这货不可能是胡亥
繁体版

第二十一章 医祖扁鹊传人(下)

    胡亥进了医馆,放眼望去,医馆内还算宽敞,边上陈设着药柜,正有小工按方抓药。

    这里的小工可不是打杂的那种临时工。在先秦时期,小工、中工、大工是对不同医术水平的医工的称谓,眼前这小工明显还是学徒水平,身旁有年纪稍长的医生指导。

    而室内中央,铺有一张方毯,上边打横放着一张长条矮桌案,前后各有一张坐席,坐席四周用锦缎包裹,算是上好的坐席了,矮案上整齐有序的摆放着毛笔、竹简以及切脉用的手托。这应该便是王世医的诊案了。

    在这诊案左右两侧又各铺设了一个诊案,应该是其他医生诊病之处。

    胡亥来到王世医与李家二郎面前,先对着王世医行了一礼:“小子见过王世医。”王世医对秦子安豪横可不代表他敢对胡亥横,那豪华马车现在可还停在门前呢,连忙笑脸相迎:“小贵人抬举。”心里边想着这小孩还挺客气。

    胡亥确实只是客气客气,见完礼直接对王世医开门见山:“李家大郎性命堪忧,王世医可否让这位秦先生出手一试,当知世间功德莫大于救人一命。”虽是商量,可话里话外透露的却是不容置疑。

    王世医听胡亥如此说,笑容变得古怪,颇有些强颜欢笑的样子:“自然自然,王某方才听说秦先生乃是扁鹊后人,医术想必也了得。”

    胡亥听王世医认怂,转身看向李家二郎,问道:“李家二郎觉得如何?”

    李家二郎也不管王世医脸色如何,立即说道:“我听过神医扁鹊的传说,秦先生即是扁鹊后人,我信得过秦先生。”说完,朝着屋外的秦子安跪地磕了一头,“还请先生原谅先前怠慢,救我大兄一命。”

    秦子安见状,马上从房外进来:“李家二郎快快请起,救死扶伤乃是医者本分,秦某分内之事,当不得如此大礼。”说着便将李家二郎搀扶起来。

    “已经耽误许多时辰了,闲话休要多说,秦某看看病患情况。”秦子安不想浪费时间,直接来到昏迷不醒的李家大郎身前,“先前,某观李家大郎身体僵直不省人事,状若昏死,头面青黑牙关紧闭,乍看似死,其实不然,细察之下尚可见极其微弱的呼吸。”

    秦子安提起李家大郎一侧的胳膊,右手三指精准的按压在腕部脉搏上,盏茶时间后放下李家大郎的胳膊,右手却是移到颈部脉搏之上,又盏茶功夫,秦子安将手放在李家大郎脚踝处的脉搏。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的王世医开口打破了此时的安静:“这是切诊中的三部九候之法,切诊病人头手足三部,每部又切天地人三候,非大医莫能为之,秦先生果真是神医后人,唉,只此一手王某便自叹不如啊。”

    我去,这是什么手法,好像很厉害的样子,后世那些老中医号脉为毛只摸摸手就行。胡亥又在脑子里自我对话了,丫的很有精神病潜质啊。

    很快,秦子安收回了切脉的手,对在场众人说:“脉象寸口沉大而滑,血气入于脏即死,入于腑即愈,脉象极细,毫不应指,或为卒厥。”

    又转身对李家二郎询问道:“令兄近日可是时有晕眩之感,伴有气血上逆,挟痰挟食,四肢时时逆冷?”

    李家二郎听秦子安如此说,不由大喜回应:“先生所言不差,家兄昏厥之前就说时有晕眩之感,手脚发寒,可不知家兄所患何疾?”

    秦子安此时已是成竹在胸了,直言道:“令兄所患乃是‘尸厥’之症,又称‘卒厥’,此症载于祖上《扁鹊内经》之中。”

    秦子安继续说道:“人秉天地阴阳二气,阴阳和合才能身体健康,令兄阴阳二气失调,内外不通,郁结体内导致气脉纷乱,从而突发晕阙。”不待众人发问,秦子安继续说着:“待秦某施以针砭,不需数刻你大兄即可醒转。”

    李家二郎听秦子安如此说,可谓是欣喜异常,朝秦子安深深一拜:“还请先生救我大兄一命。”

    秦子安一摆手,随即招呼身边少年:“松儿,取为父针砭。”少年放下身上背的木箱,从中取出一个缠绑的袋子,打开系绳交给秦子安。

    秦子安接过袋子将其铺展开来,一枚枚长短不一粗细不一的银针出现在他面前,取过烛台一一灼烧消毒,只见秦子安依次取下银针,刺李家大郎三阳五会诸穴,边插边低声向少年说着什么。

    胡亥不由失笑,这莫不是要现场教学,真是不浪费一点资源啊。

    不久,只听昏迷中的李家大郎闷哼一声,却是醒转了过来,此时秦子安将银针做了一些调整,取下一些,又扎上一些,很快,李家大郎已经可以坐起来了。

    “好了,李家大郎已无大碍。”秦子安将银针悉数取下,而李家二郎早已在兄长醒来时便热泪盈眶,此时扶住兄长,就要行大礼感谢秦子安,秦子安手疾眼快,先一步扶住李家大郎。

    “病初愈,不可激动兴奋,救死扶伤乃医者分内之事,不需言谢。秦某开一剂汤液,按时服用不出月余即可痊愈。”秦子安云淡风轻,仿佛救李家大郎不过是举手之劳。

    周边的人群不断传出“秦先生了得”、“神医在世”、“医术精湛”之类的称赞,包括王世医,此刻也是由衷的佩服。

    王世医看着醒转的李家大郎,不由叹息道:“老朽素闻神医扁鹊精于内、外、妇、小儿、五官诸科,善于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疗法,今日得见神医后人,才知所著《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玄妙,平生若可一瞻,虽死无憾。”

    而就在秦子安治疗李家大郎的时候,白仲告诉了胡亥一些事情,一些胡亥自以为很糟糕的事情。

    好吧,秦子安老祖宗的死,原来还跟自己的老祖宗秦武王有关系,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怎么别人家的老祖宗都挺和蔼,自家老祖宗怎么就这么能作呢。

    从白仲话里得知,扁鹊曾经在咸阳行医治病,当时秦武王喜欢和部下大力士举鼎玩,老祖宗喜欢作,自然少不得闪着腰扭着脚啥的,最后甚至被鼎砸死,要不然你看现在外国人为啥这么少,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这不,武王在一次日常举鼎比赛中扭伤了腰背,当时的太医令叫李醯(xi)各种汤药针砭治疗,就是不见效,而且武王感觉好像更疼了。后来有大臣便向武王进言说神医扁鹊来了咸阳,武王便传令扁鹊入宫。

    扁鹊当时在咸阳已行医一段时间,在咸阳老秦人眼里颇有声望,神医不愧是神医,扁鹊看了看武王的面色神情,按了按脉搏,用力在武王腰间推拿了几下,然后让武王稍稍活动几下,武王立刻感觉好多了,接着扁鹊又给武王开了几副汤药,武王马上就活蹦乱跳的又可以举鼎了。

    武王不由大喜,于是便想封扁鹊为太医,然而李醯却百般劝阻,说扁鹊不过是乡野游医,他只是走了狗屎运治好了武王的病。

    武王还是没打消招揽扁鹊的念头,李醯嫉妒扁鹊医术,暗派刺客刺杀扁鹊,想永绝后患,却被扁鹊弟子发现,扁鹊只好离开咸阳。可悲的是,扁鹊最终还是没能逃脱李醯的毒手,在骊山被李醯手下劫杀。

    胡亥听到这里不由对这个叫李醯的恨得牙痒痒,什么玩意儿啊,嫉贤妒能到这种程度,将人逼走也就罢了,还下死手赶尽杀绝,回去后定要禀报便宜老爹让他遗臭万年,否则……还怎么拉拢秦子安嘿嘿。

    但是胡亥从心底敬佩扁鹊,史料记载,扁鹊及其弟子不辞辛苦,周游列国治病救人,平生辗转四千余里,正合唐代孙思邈的名言:先发大慈侧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