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谈皇家贾敬破局
一直到了晚饭之后,太和殿的大门才再次打开。
皇帝带着满脸的愤怒离开,好似他对几儿子的气还没有消失。
等皇帝走后,涂承钰兄弟五人也依次出来。
走出太和殿时,每个人还都装模作样的揉着膝盖,好像他们真跪了一下午一样。
皇宫看似守卫森严,其实却是个筛子,不过一晚上的时间,白天在太和殿所发生的事情,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落在京城各处,成了京中各府的谈资。
此前已经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贾家,也在谈论这次皇帝教子的事情。只不过这次他们没有在贾府,而是躲在城外贾敬出家的道观之中。
贾家东西两府主事之人。东府的贾珍,西府的贾赦还有贾政,围坐在贾敬身边。
由贾赦将近一段时间贾家发生的事情,一一说给贾敬听。
贾赦说完之后,便喝茶歇息,换成贾政接过话题,他问道:“敬大哥,咱们贾家,这一段时间发生的情况。你也现在知晓了。新皇不知道为何,对咱们贾家似有成见。自从登基,皇帝除了处置几个不开眼的文官,第一个处置的勋贵便是咱们家了。可是,我们在府中,思来想去。也不知道咱们家在什么地方,得罪了新皇。敬大哥,以你对皇帝的了解,可有猜到是什么缘由?”
贾敬听完贾政的话,略微思索后说道:“此事怨不得府中,也怨不得你们,乃是我做错了事。”
贾赦说道:“可是那天晚上动乱的缘由。?”
贾敬点头说道:“的确跟那晚动乱发生之事有关。”
贾敬的话没有超出贾政几人在府中的猜测,可是他们心中有着很大的疑惑,此时,贾政便将这个疑惑问出了:“敬大哥,动乱发生之前,你已经辞去太子府中的职务有两年之久。这两年中,你闭门谢客,从不与外界交往,可是,为何那夜却突然出去见了前太子?”
贾敬叹了口气说道:“那两年,我看似游离于朝堂之外,没有牵扯到任何事情之中。其实我一刻也没有脱离那个漩涡“
贾政问道:“这是为何”
贾敬说:“只因为我入局太深,早已经是身不由己。你们也知道,当初前太子刚被确立,太上皇便派我前去辅政教导。后来前太子从宫中搬出,在宫外建立太子府,我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前太子的谋主,在身后为前太子出谋划策。当时,我和叔父以为,只要辅佐好前太子,我们贾家便有几十年的荣华富贵,因此,我全力谋划,帮着前太子建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谁能料到,两年多前,平王突然出来争位。原本,皇子之间争位,乃正常之事,我也没放在心上。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短短一段时间,平王竟然在朝中拉拢起相当大的势力,几乎就要威胁到了前太子的地位。当时我就觉得此事必然有猫腻。因为我对太上皇太了解,如果没有太上皇的暗中支持,平王根本不可能这么短时间有这样的势力。”
贾敬说了这么多的话,有些口干舌燥,他端起茶杯一边喝茶,一边思考接下来如何说。
这时,坐在他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贾珍出言问道:“父亲,这么说,储位之争乃是太上皇故意为之。?”
贾敬放下茶杯,继续说道:“确实是太上皇故意为之。我当时正是觉察到了这点,知道太上皇必然在谋划什么,而能让太上皇舍出两个皇子做诱饵,谋划的必然是很大的事情。哎,只是可惜了前太子,硬生生被太上皇做成棋子”。
贾敬深深叹气,似乎在为前太子可惜,又或者为自己的半生心血付之东流而感慨。
感慨完,他接着说:“知道了太上皇的谋划,我就知晓,辅佐前太子之事不可为。便借着身体有恙,需要静养为由,辞官回到府中闭门谢客,希望能摆脱朝中漩涡。可是我做了这么多年太子的属官,已经深陷其中。前太子和太上皇,都不愿意放我离开。为了保住我们贾家,不被前太子牵连。我只能躲在府中,一边暗中帮着前太子做事,一边又将前太子的消息报告给太上皇。”
其他三人听到贾敬说的这段,都是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每次想到,贾敬竟然能在太上皇父子之间左右逢源。
贾敬不管这三人的惊讶,继续说道:“我夹在太子和太上皇之间,本就难做。可在此时,京中勋贵也察觉到了太上皇暗中的谋划,各家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也一起参合进来。他们一来,便将整个局势,搅合的更加复杂。前太子感受到了局势对自己十分不利,又受到了别人的挑唆,便想起兵,做最后一搏。我在府中,听到太子要造反的消息,连忙赶过去阻止,可是前太子已经铁了心要造反,我怎么劝说都没用”。
听到贾敬这样说,贾政疑惑的问道:“既然前太子造反前,敬大哥已经极力阻拦了,太上皇为何事后还要怪罪敬大哥?”
贾敬回答说:“我虽然不赞同太子造反,也阻拦了。可是太子造反,对当时的勋贵们来说,却是好事,所以我就存了私心,将前太子要造反的消息没用及时的禀告给太上皇,导致太上皇面对前太子的造反,仓促应对,最后不得不宣告退位,才将事情平息下去。”
按照贾敬的说法,太上皇之所以退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贾敬造成的。怪不得太子造反失败的当天,贾敬连家都没用回,就灰溜溜的跑到城外出家了,原来是躲避太上皇的怒火。
可是贾敬躲了,贾家却没有那么容易躲。前段时间,贾家被皇帝折腾的灰头土脸,成了京中笑话,就是因为太上皇说的一句话,贾家女儿可为太子妃。
想通这其中的关联,贾政既为自己的女儿感到难过,也为贾府的前途感到担忧。有个记仇的太上皇在暗处虎视眈眈的盯着,又有个喜欢权谋算计的新皇帝在前面折腾,贾家迟早要败落啊。
贾政唉声叹气的说道:“这可如何是好啊”。
贾敬说到:“你们也不必过分担忧,如果我所料不差,咱们两家还有一线生机。”
听到还有生机,贾政连忙问道;“敬大哥,这生机在哪里?”
贾敬说道:“生机便是,大丫头没有成为太子妃。”
贾政疑惑的问道:“大丫头没有成为太子妃,难道还是好事不成?”
贾敬说到:“原先我也以为,将大姑娘送进宫里,不管是成为后妃,还是成为太子妃,只要与皇家扯上关系,家中便多了一份援助。再加上有王子腾在朝中,为家中奔走,或许便能保住两府。”
贾赦这时插了一句话,说道:“我们在家中商议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因此还托了好多老关系,到处奔走,幸好当时没有办成”。
贾政也附和的说道:“这也算是咱们两府的运气,不过我还是想不通,为何会如此?”
贾敬回答道:“一开始我也没想那么多,可是后来,当我知道,是太上皇提出来要将大丫头许配给太子为妃,我便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以我对太上皇的了解,他记恨一个人,只会将这个人打压到底,绝不会帮着给他一丁点好处。由此我就知道,太上皇提议大丫头做太子妃,定然包藏祸心。后来我细心思索,便恍然大悟,太上皇如此做,有两方面的谋划,一来是对我们贾家使骄兵之策,让我们两府逐渐失去警惕之心,好露出更多把柄,二来是,抬高府中地位,故意让我们凌驾于其他勋贵之上,使我们两家自绝于勋贵之中,到了此时,无论是大丫头在宫中又何等地位,又或者王子腾坐到何等高的官位,都抵不过太上皇一句话,我们贾家抄家灭门的日子也就到了。”
贾敬与太上皇年岁相仿,贾家又是开国功臣。因此,在两人年轻之时,他们时常厮混在一起,所以对太上皇的心思,贾敬揣摩的还是比较清楚。
所以贾敬刚才说的话,贾家的另外几个人听了也很信服。
贾政便问道:“既然敬大哥知道了太上皇的谋划,为何不派人回府中告知一声,也可免得家中落到现在的地步”。
贾敬回答:“等我想通太上皇的谋划之时,你们已经钻进了太上皇的圈套,我说出来也为时已晚。再有一条,太上皇既然盯上了府中,绝不会忽略了我的身影,当他知道我要是暗中帮你们出主意,家中立马会迎来雷霆怒火”。
贾敬说完,他儿子贾珍又问道:“父亲,儿子还有一个疑惑,既然太上皇想要利用大妹妹进宫来谋划咱们两家,为何后面又不让大妹妹进宫了。”
贾敬回答说:“原因有二,第一是因为慈安皇太后意外出来搅局,打乱了太上皇的计划;第二是,因为皇帝发现了更大的好处,便暂时舍弃了整治咱们两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