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唐有点妖
繁体版

第十三章 第一次面见千古大帝李世民

    老鼠精走了,再也没有出现。

    李简恢复了一个人的修行,没有了老鼠精在身旁,李简的修行速度更快了几分。

    不过。

    李简也关注着太子李承乾的事。

    正如历史记载,唐王李世民回宫后,召集了所有御医,听过御医们的诊断,然后招来了太史局的李淳风,李淳风看过后,立刻推荐了道门中的道士秦英。

    秦英查看过太子李承乾的情况,心中顿时有了数,却不敢说破,回去后,与各位师兄弟商量。

    两三天过去。

    秦英向唐王李世民推荐了佛门。

    之后,以秦英为首,和佛门高僧,为太子李承乾祈福,太子李承乾得以康复。

    太宗大喜。

    道门和佛门同时得到赏赐。

    双赢的局面。

    太子李承乾苏醒。

    李简得到消息,思前想后,决定去看一眼,顺便见识一下这个时代的高人。

    这天早上。

    李简沐浴更衣,用过早膳后,吩咐绿竹道:“太子哥哥醒来,身为弟弟的我,没道理不去看看。让曲亨备轿吧,去一趟东宫。”

    “是。”

    绿竹收拾了一下,退了出去。

    很快。

    曲亨备轿等候。

    李简走出屋。

    上了轿子。

    ……

    东宫。

    房间里,太宗皇帝、长孙皇后和太子李承乾正在谈心。

    这时。

    一个侍卫走了进来,跪在地上:“陛下,十二皇子殿下在外求见,说是听闻太子殿下醒来,过来探望。”

    “哦?”

    太宗皇帝顿时来了兴趣:“有意思,这小家伙也懂这一套?”

    长孙皇后笑道:“陛下可不知,承乾病倒,这小子不知从何处听来了消息,大老远跑来探望。据说坐在承乾床前良久,久久不肯离去。”

    太子李承乾吃了一惊:“不会吧,这家伙那时都病着,竟然还来看我。”

    “嗯?”

    太宗皇帝听出了弦外之音:“发生了何事?”

    太子李承乾说道:“好像是十二弟听学回去时,想要去御花园看看,十二弟偶然注意到湖里莲花娇艳,一时失足落水,据说抢救上来几乎没有了呼吸……”

    “有这事?”

    太宗皇帝沉下了脸。

    长孙皇后道:“十二皇子年龄还小,住在西内苑,距离听学老远的地方,或许是听学累了,才会一时失足。不过,幸好御医们抢救及时,保住了一条命。”

    “嗯。”

    太宗皇帝点了点头,对侍卫说道:“让他进来吧。”

    “遵命!”

    侍卫告退了下去。

    很快。

    李简走了进来。

    只见屋里只有三个人,长孙皇后和太子李承乾认识。

    至于另一位。

    记忆里,模糊有些印象。

    李简连忙跪在地上:“儿臣拜见父皇、皇后娘娘,拜见太子哥哥。”

    太宗皇帝道:“起来吧。”

    “是。”

    李简爬了起来,恭敬道:“父皇,儿臣听到太子哥哥苏醒,过来探望,打扰了你们谈心,还请父皇不要怪罪。”

    “一片兄弟之情,你何罪之有?”

    太宗皇帝打量着李简,这是他的第十二个儿子,却并不是嫡出。

    由于大唐统一初期,国内未稳,太宗皇帝过于忙碌,根本就没有过多的时间关注儿女们。嫡出的几个儿女都不能做到公平对待,何况一个小小的第十二子。

    或许,根本没有见过几次面。

    太宗皇帝温柔道:“听说,你住在西内苑?”

    李简道:“回父皇,是的。”

    太宗皇帝道:“西内苑哪座宫殿?”

    “呃?”

    李简愣了一下,连忙回应:“回父皇,是听竹轩。”

    “听竹轩?”太宗皇帝疑惑。

    太子李承乾解释:“父皇,西内苑有一片竹园,竹园旁边有一处看守的院子,后来父皇让人改建,成了今日的听竹轩。”

    “哦。”

    太宗皇帝老脸一红:“咳咳,国事繁忙,记不太清了。嗯,这样吧,朕回头给你换一住所,离听学近一些可好?”

    李简摇头:“回禀父皇,儿臣在听竹轩住了很久,已经习惯了,不想换地方。”

    长孙皇后皱眉:“你不想去听学?”

    李简道:“儿臣今天是来看望太子哥哥的,儿臣的事不重要,改日再谈不迟。”

    “不行。”

    太宗皇帝断然拒绝:“承乾是朕的儿子,你也是朕的儿子,这件事必须说清楚,你是不想去听学,所以想住得远些?”

    李简道:“儿臣不敢。”

    李简心中崩溃,小爷过来是看望太子李承乾的,顺便见识见识道门和佛门的高人。

    可惜。

    道门和佛门中的人都不在。

    还碰到了太宗皇帝李世民,此时的李简,最不想见的就是李世民了。

    李简想了想道:“父皇,听闻看出太子哥哥症状的人,乃是太史局的将仕郎李淳风李大人?”

    太宗皇帝点头:“不错。”

    李简硬着头皮道:“儿臣不敢隐瞒,这次过来探望太子哥哥,其实还想见见这位李大人。”

    太宗皇帝问:“为什么?”

    李简道:“我大唐这么多御医,一个都看不出太子哥哥病因,然而这个人却能看出,那说明这人一定是个有本事的,儿臣想学这样的本事。”

    长孙皇后脸色僵住,似有深意看着李简。

    太宗皇帝沉默了片刻问:“你可知太史局是个什么地方?”

    李简道:“儿臣不知。”

    太宗皇帝再问:“你是因为李淳风看出了承乾的病因,所以才会想学这样的本事?”

    “正是。”

    李简声音很低:“这件事透着蹊跷。所以,既然有了第一次,或许还会出现第二次,儿臣不想太子哥哥再受一次这样的折磨,只要学了这种本事,或许可以避免下一次。”

    并非是李简危言耸听。

    关于李承乾的事。

    这的确并非最后一次,似乎是贞观七年,太子李承乾再次病发,那时太宗皇帝好像是下旨请了天竺高僧,为太子李承乾祈福。

    也正因如此,佛门在大唐威望更盛。

    太子李承乾身受感动,走过来,握着李简的手:“十二弟,你果然是我的好兄弟,我能有你这样的兄弟,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不过,你也别太担心了,我已经没事了,不信你看。”

    太子李承乾笑着,在原地转了两圈。

    看上去的确很健康。

    可是。

    当太子李承乾握住李简的手时。

    李简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一点点沉了下去,暗道了一声果然,佛门当真是好算计,只不过是将太子李承乾体内业力包裹压制。

    将业力逼至角落。

    太子李承乾体内的业力,是一种转嫁的手段。

    业力并非只有一些,随着时间流逝,业力会随之暴涨。

    到了那时。

    被压制的业力冲开,反弹的后果非同小可。

    李简面上挂着笑意:“太子哥哥,别闹了,你身体刚刚好一些。”

    唐太宗皇帝沉默着,一言不发注视着李简,这个只有三四岁的孩子,看上去普普通通。可太宗皇帝是什么人,那可是从年幼就带兵杀敌的狠人。

    他的直觉比任何人都敏锐。

    长孙皇后也注视着李简。

    半晌。

    长孙皇后和唐太宗皇帝两人对视了一眼。

    唐太宗皇帝微笑道:“好,朕准了,以后你可不去听学,也可在听竹轩住下去,至于将仕郎嘛,朕明日就让他去见你。”

    李简大喜:“儿臣叩谢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