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态
繁体版

第二章 物理学奇迹

    ~~一个月后~~

    何郑涛终于完成了所有的课程,这一个月他每天起早贪黑,却依旧压制不住精神的亢奋。因为每次课,刘桀都能拿出一些颠覆他三观的事物。因此,即使是他要用一个月去学习其他人十几年学习的东西,他也没有丝毫疲态。上级在得知何郑涛的表现后,对他的身体状态十分担忧,于是批给了他四天的假期。

    在假期的最后一天,何郑涛碰巧在走廊里遇到了总指挥官。

    “你好啊,何教授。”总指挥官亲切的到招呼。

    “你好。”

    “我想我有样东西要给你,”总指挥官说着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了一封信并递给了何郑涛,“这是你父亲留下来给你的,在我们找到你之前,先去了你的旧的家。在对你家进行红外扫描时,在地下的一个狭小的酒窖里找到了一个上了锁的盒子。打开后就找到了这封信。因该是你父亲留给你的。”

    何郑涛一时有些愣神,在他16岁去上高中后,他就再也没有见过他的父亲了。在他拿到博士学位的那一年,他原本是准备要回家的,但是可惜,战争爆发了,太阳系大战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爆发了。而就是这场战争永远分割了他已经九年未见的自己的父亲。上一次有人提起他的父亲已经是不知道多少年前了。何郑涛也不知道是什么力量驱使着自己用颤抖的手接过了那封信,然后在总指挥有些迷惑的目光中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里。

    太阳系大战:

    太阳系大战的战争起点时间被定为3092年。

    那一年,位于土星背侧的一个XX国战舰编队突然袭击了在附近的一艘##国的资源开采船“海岛号”。由于“海岛号”上没有配备任何的武器,只有一些简单的防御陨石的小型反导武器,很快就被XX国的战舰编队给占领了。

    “海岛号”的全体1354名船员用船上仅有的300支用于紧急情况的激光手枪和登上舰船的XX国士兵抗战到底并全体壮烈牺牲了。

    因为这件事和XX国对##国其他开采基地的不断骚扰,两国开战。现在的伤亡率和战斗规模都相对较小,两个国家都很保守。

    但是距那两国开战仅仅一年后,三艘西帕罗飞船袭击了嘉伦在冥王星的开采基地,之后西帕罗,**国等各大国家相续参战。

    在这种太空战争和地球战争相续进行的情况下,许多国家都动用了如核武器,激光武器,伽马射线,次声波,电磁炮,震荡波,高能粒子束等高科技武器。这种武器打中一炮就能炸沉一艘像20世纪的“林肯号”这样的航母,其破坏力可想而知。

    太阳系大战于2103年结束,各国都被彻底透支,98%的太空战舰,飞船,基地,设施全部被摧毁,地球人类文明差点退回到了工业革命时代。

    地球上,由于使用高科技化学武器,环境严重破坏,食物短缺,民众流离失所,饿死,战死的人员不计其数。

    据估计,死亡人数达到了一战和二战的总死亡人数的4倍。

    呆坐在那张地球式的小凳子上,何郑涛已经没有了悲伤,在战争中经历的岁月已经使他做到不再哀悼任何人的离开。

    但是,手里拿着这封信,他却迟迟不敢拆开,仿佛那是一个一拆开就会引爆的炸弹。

    何郑涛此时担心的不是信中父亲的谴责,他活该被骂;不是可能要接受父亲已经离开的现实,多年的战争经历已使他忘却了悲伤。是他的自责。他责备自己为何当时离开了家,离开了父亲。他责备自己为何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没想过家人。他责备自己直到在考博士的时候都没有回家去看过一次。他责备自己直到这时总指挥把信交给他他才再一次想起了父亲,好像他之前已经完全将父亲遗忘了一样。

    即使是十余年后,何郑涛仍清晰地记得,在那个离开的黄昏,自己背上沉甸甸的包裹,与父亲告别。在走上门前的大路时,他回头望了父亲最后一眼,看到父亲正向他挥手道别。那时的他绝对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

    终于,何郑涛在一股莫名其妙的力气的支持下用手一点一点地拆开了信封,又用手一毫米一毫米的抽出那张已经发黄了的信纸。

    只见信上写道:

    我的儿子,何郑涛,

    我实在无法相信你真的能看到这封信。但是现在你看到了它,也许相信佛教是正确的。

    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可能已经不在了。爸知道你看到这行字的时候你会很伤心,但是没人逃得过死亡。现在,爸只想告诉你一件事。爸知道你肯定已经考上物理学博士,即使是爸没办法看到你被授予证书的那一刻,但是爸知道你肯定行。

    儿子,这个世界太小,人们已经把这个世界榨干了。在这样的乱世当中,我们要么不相会,要么在另一个世界相会。

    现在看来你离开家去上学的那一刻也许真的是和爸的永别。

    爸知道现在你一定很悲伤,没关系的。最近发生了太多难以置信的事情,即使我讲出来你也不一定会相信,所以在这里我就干脆不说了。

    但不论怎样,你已经选择了科学这条路,一定要坚定地走下去。爸为你感到骄傲。

    父亲

    在这短短的十几秒中,何郑涛的心仿佛经过了千转轮回。

    攥着那张历经岁月沧桑的信纸,在这战火纷飞的十余年里,即使是最艰难的时刻,何郑涛坚毅性格都没让他留下过一滴眼泪。但是此时此刻,泪水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了他的眼眶。

    第二天,联邦政府把何郑涛调配到了“紫色极点号”太空城。那里是许多科学家梦寐以求,却又望而却步的太空城。通常只有最顶尖的科学家才有机会在那里工作。太空城的一号实验室里,何郑涛正在进行复杂的微观层面上的计算,原子,分子,质子,中子,电子,阿尔法粒子,量子……

    经过了一个月的复杂计算,何郑涛的研究项目有了很大的进展,在这期间,他做了无数的研究和阅读,同时与技术物理实验室的诸多研究员保持着相当量的沟通。利用这个机会,他快速地了解了星河联邦的许多先进技术。

    在来年的大会上,何郑涛再次来到“农场”太空城,公布了自己的实验研究结果。

    经过一年的生活,何郑涛早已不像最开始那样扭扭捏捏。看来战争也是有好处的。它赋予了何郑涛超群的适应能力。

    此时的他站在讲台上,手里握着话筒,向联邦的所有高层汇报这自己项目的进展。

    “我所负责的部门研究的项目是微粒,经过这3个月的研究和与技术物理实验室的合作,我们发现了一些较为突破的新理论。其中之一是原子的碰撞和移动并非完全随机的,它是可以被预测和控制的。目前虽然我们还做不到100%控制原子的运行轨道,但是我们发现,电子在围绕原子旋转时,其实是会自转的,而大家也知道电子决定了电流的方向,这样的话,我就与技术物理实验室合作,用多次的实验总结出了公式。之后,我们又与技术物理实验室进一步的研发了可以控制电子自转的机器并把它植入到了电子中。在实验结束后我们进行过的3462次不同环境中的实地实验中,有约2600次试验成功了。也就是说有将近80%的成功机率。这是星河联邦科技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掌声。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从地球来的教授能做出这样的成绩。

    何郑涛此时心中也对自己感到十分骄傲。他向台下扫视了一圈,只见总指挥也坐在第一排的椅子上,面带微笑地看着他,为他鼓掌。

    会议结束后,何郑涛独自一人向他的实验室走去。

    这时,吴岳从后面赶了过来。也许是因为两人同样作为原本地球上的中国人,何郑涛与吴岳的交集最多。

    “老何,看来你的研究进展挺快啊。”

    “也没有,只不过是做了些在地球上时已经想好却没有条件去做的事罢了。”

    “哈,我的项目是没啥进展,前几天总指挥官找到我说让我停止空间跳跃的研究项目,与你合并,做副负责人。看来现在联邦对你的这个项目十分重视啊。”

    “那真是太好了。”

    “是啊。对了,来之前,我和技术物理实验室的研究员克尔聊了一下,发现你对原子轨道运行的公式在所有其他粒子,分子啦,质子啦,都符合。但是唯独有几例对于量子的测试不符合这个公式,在这几次的试验中,发射出的量子会突然消失,在一段时间后又突然出现,而再次出现之后的位置完全无法判断。”

    何郑涛的心晃了一下,不过他还是掩饰住了惊慌,勉强平静地回答。

    “因该只是误差和观测错误吧?”

    “我也不确定,只是来跟你报告一下。”

    这时,他们已经走到了实验室的门前。

    “好了,我知道了,你可以先回去休息了,我再处理一些细节的事情,如果还有更详细的信息,我可以去技术物理实验室找克尔谈几次。”何郑涛说着,拍拍吴岳的肩。

    “好的。”

    吴岳走后,何郑涛再次独自一人走进了实验室,里面的拐角处堆放着大量的文件和计算。何郑涛把他们全部拿了起来,接着又搬了一大叠回到自己的卧室。

    在卧室里,何郑涛一张接着一张的检验着自己的计算,计算的最终公式到步骤中的每一个小符号都被何郑涛揪出来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

    就这样过了大概3个小时,何郑涛揉了揉疲倦的眼睛。这三个小时里,他已经无数次的检验了他的公式,做了无数个思维实验,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现在我用的脑容量可能比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时还要多,”何郑涛不假思索。

    “也许明天可以去一趟技术物理实验室来观察他们的量子实验,”他又自言自语道。

    说着,他看了一眼自己的表。1:30了。他打了个哈欠,向自己的小床走去。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轨迹都可以预测啊,你们上次的实验结果是不是错误的?”何郑涛半疑惑半生气的问。

    “不可能,”克尔一口否决,“我们的实验结果是绝对精确度,现在可能只是该出现的现象没有出现而已。”

    “最多再做5次实验,否则我将会在一年一度的招待会上公布你们的错误的实验结果。”何郑涛不耐烦的说道。

    克尔用袖子擦了一下汗,和他的团队再次开始了测试。

    第一次靶标被放在了右下侧,测试完毕,设定路线,发射。被发射出的量子正中靶心。

    第二次靶标被放在了左下侧,测试完毕,设定路线,发射。被发射出的量子再次打中了靶心。

    克尔的手心开始出汗。

    第三次靶标被放在了右上侧,测试完毕,设定路线,发射。被发射出的量子不偏不倚,打在了标靶上。

    克尔的头上,身上都开始出现汗珠。

    第四次次靶标被放在了左上侧,测试完毕,设定路线,发射。被发射出的量子仍然射中靶心。

    克尔的衬衫的背上被汗水浸湿了。

    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靶标被放在了中间。这最后一次,克尔和技师团队对测量进行了无数次的检查,谁也不想失去这最后一次的证明实验。测试完毕,设定路线,发射。

    克尔的心凉透了,何郑涛却露出了微笑。

    “看吧,没有一次是不中的,这证明你们之前的结果是误差。此外,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证明我的理论是错误的。”何郑涛半自豪,半轻蔑地说道。

    克尔的脸涨的跟个要爆炸的栗子一样,满脸通红,说不出话来。

    “好了,我也没有什么时间闲聊了。今天下午的全体会议上,我会澄清整个事件,并宣布这个理论的完全正确。”何郑涛低头看了看表,“我现在要走了,在我的基础物理实验室还有一个关于原子碰撞的理论公式需要完善呢,告辞。”

    说着,何郑涛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吴岳也悄无声息地跟了出去。其他的技术人员也都或成双成对的交谈,或一个人自言自语,散开了去。只留下克尔一个人呆呆地站在原地。

    还剩10分钟招待会就要开始了,联邦各分区的元首已经聚集了一部分。何郑涛被安排在第十五个发言。

    台下,何郑涛紧张的擦了一把汗,低头看了一下上场时间表,还有三个人就轮到他了。之前给他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水牛基地的武器负责人格尔拉多所研制出的反物质子弹。

    反物质子弹:

    反物质子弹是星河联邦水牛基地研制出的太空武器。

    这种武器的原理是基于黑洞的,其中部分也借鉴了20世纪的霍金的理论。这种子弹由纳米金属制成,纳米金属内部含有复杂的电线,可以远距离遥控爆炸。

    这种子弹爆炸后将会产生一个很小的黑洞把周围五十至一百公里内的所有物质吸入黑洞。

    这种子弹的造价极其昂贵,因此并未大批量生产。仅仅产出约60000枚,但是其强大的破坏力足以弥补这点。

    大部分这种子弹都在量态危机(后文阐述)中被使用或摧毁了。

    另一个则是由阿朗·穆比斯与技术物理实验室所研究的激光跟踪设备。这种设备其实在公元世纪,即三战前就有人研究过可是一直没有成功。

    激光跟踪技术:

    激光跟踪技术是是基于阿朗·穆比斯发现光子可以携带少量的特殊辐射,这种辐射会随着其接触到的物质元素而变化。

    因此只需要提前将这种辐射在需要跟踪物体上的表现记录下来,便可以更具从各种方向传来的光所携带的辐射来确定跟踪物的位置。

    这种技术在台下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过,在何郑涛看来,这几项技术都无法超越他的发现。虽然短期内出现了对于他的发现的谣言但是他将会在这次会议中澄清事实。

    只剩下一位演讲者了,何郑涛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紧张,手心里出了汗。

    这时,吴岳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

    “老何,你一定要来看一下这个,克尔有一个天大的发现!”

    何郑涛一脸疑惑,可是吴岳不容他思考,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就跑。何郑涛在后面步履蹒跚,好久才稳住了身体。这时,他们来到了技术物理实验室的门口。吴岳打开门后一下冲了进去,何郑涛也紧随其后。

    克尔和他的同事们正紧张地趴在实验玻璃前。其中的一个人正拿着摄像机录象。没有任何人注意到了何郑涛的到来。

    何郑涛也走上前去。他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

    发射器以每秒130颗的速度发射量子到直径为50cm的靶标上。可是三十多秒过去了,一颗量子也没有击中靶标。

    在超高倍纳米电子显微镜的帮助下,何郑涛和其他人看到,被发射出的量子在移动不超过1微米后就消失了,在万分之一秒后出现在了靶标的后方。这无疑震惊了何郑涛,震惊了克尔,震惊了吴岳和在场的所有人。

    此时,所有人都清楚这项发现的意义。

    可是没有人想到,现在看来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的发现正是未来人类最黑暗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