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乐解言
繁体版

第四章 生辰

    “你怎么坐在这里发呆,我瞧着黛眉那丫头兴高采烈的冲出去了,可是有什么喜事儿?敲了半天的门你也不应一声。”发呆的功夫,母亲走了进来,见她没反应,轻拍了拍她的肩。

    “啊,母亲何时来的,我竟没发现。”说着起身给母亲行了个礼,复又坐了下来,挽起了母亲的手:“黛眉的母亲生了重病,她那不争气的哥哥根本顾不上老母亲,我那日无意间瞧见黛眉跟着翠竹诉苦,哭的跟个泪人一样,我实在于心不忍,便求了父亲给她母亲找了个大夫,刚刚又给她拿了银钱,许她十日假,让她回去照看母亲,这些日子她心里惦记的都要发疯了,这会儿能回去了,自然高兴的跟什么是的。”

    “难得这孩子如此孝顺,这样的品行,日后定不会辜负你对她的这份好。只是这么一来,你身边岂不是没了贴身的大丫鬟伺候了?不然,我把刘妈妈留给你,她是老嬷嬷了,自是惯手的,我也放心。”

    “哎呦母亲,我都多大的人了,这屋子就我一个人,能有多少事儿忙活,不过十日而已,一晃就过去了,好几个长随大丫鬟,随便挑拣一个机灵的用着就好了,何必劳烦刘妈妈,刘妈妈可是跟惯了您的,留在我这,回头万一想您想的闹出相思病来,我可没钱给她请大夫。”说着她拿起帕子捂着嘴咯咯的笑了起来。

    “快瞧瞧这小皮猴,真真是把她惯的没个样子了,赶明出嫁到了婆家可如何是好,岂不是让人笑话我们乐家的女儿没规矩!”乐母嘴上虽这么说,却把女儿搂的紧紧的:“只是母亲总是舍不得,想多留你两年,想让你多陪陪我,可你父亲跟大哥却老是打趣我说我太过溺爱你,回头怕是留的你成了老姑娘,想嫁都嫁不出去了。”乐母望着面前如花似玉的女儿,满眼都是不舍,不知从何时起,怀里抱的那个小娃娃竟长大成人,要嫁人了。

    “那我就不嫁了,永远陪着我的美貌娘”

    “傻丫头,哪儿有姑娘大了不嫁人的,爹娘把你生的如此美貌,若是因为舍不得把你硬生生留成老姑娘,岂不是糟蹋了老天的一番美意。”就算给自己找一万种理由安慰自己,乐母始终舍不得小女人离开自己的身边,要知道自己32岁才盼来这么个女儿,怎舍得她离开。

    的确,她的美貌娘给她生了一副倾城倾国的容貌。乐言还记得,12岁那年,第一次由梳头嬷嬷帮她梳了成人髻,撩起流海那一瞬间,一双皓月明眸露了出来,她发誓,活了这么久,这双眼睛是她见过的最美的眼睛,深邃明亮。都说美不美看双眼,这双眼早已完胜。12岁,原本在乐言眼里只是个小孩子,可看见镜中的自己,她发现她错了。12岁的乐言,身量早就到了一米六五的样子,纤腰玉骨,丰乳翘臀,樱桃小嘴两旁还有两个大大的酒窝,微微一笑如雨后彩虹般摄人眼眸,连梳头嬷嬷都看呆了,半晌才尴尬的一笑继续麻利的为她梳头。

    起初乐言刚得知这个朝代15岁就开始议亲的时候,她曾一度无法理解,15岁啊,简直就是两个小屁孩在过家家。可自从12岁笈礼,正式审视过自己之后,她才真正的明白,古人所说的十几岁便以亭亭玉立倾国倾城是真的。年少时,她跟着父亲去宫中赴宴,曾亲眼看见十来岁的小皇子为了讨圣上欢心,机关算尽的样子,甚是可怕。古人成熟的还真是早的骇人。

    说话就到了乐言16岁生辰,那天正巧赶上五哥的儿子满月,五嫂本是德皇贵妃的亲外甥女,深得皇贵妃娘娘的宠爱,这次她产子,娘娘特意求了圣上来府里探望,给小少爷过满月。圣上还赏赐了越南进贡的赤金石,着工匠按照皇贵妃娘娘的意思打造了一套象征着长寿如意的脖圈,娘娘还特意拿出了先皇后赏赐她的赤水珠,就着赤金石一并镶嵌到了脖圈上,价值连城不说,这份恩典便已很是珍贵难得。

    一时间,乐家又成了京畿众人羡慕议论的焦点。

    为了好生招待这位皇贵妃娘娘,乐父索性请了咏熙堂的当家头牌来家里唱堂会,光是亲戚朋友就请了百来人,还有些是未下帖子但是听闻皇贵妃娘娘亲临,自己凑过来沾喜气的,算上各家主子带的丫鬟随从老嬷嬷,把偌大的太保府填了个满满登登,几乎走到哪里都能遇见三两个点头问安的人。

    因是生辰的缘故,早半月前,母亲就拉着乐言去裁缝铺子挑了布匹选了样式,做了新衣。还去玉凤楼置办了套时兴的首饰。甚至连手里拿的扇面都亲自挑了与衣服搭配的样式,还额外加了银子,嘱咐绣娘加急赶制。

    “哎呦我的小姐,今儿可不能贪睡了,今儿可是大日子,高朋满座,可不能丢了老爷夫人的脸。还指望着您体体面面的出场,给咱们乐家长长脸呢!”刘妈妈毫不留情的一把将乐言从床上给拉了起来。黛眉去照顾生病的母亲,这样大的日子,母亲怕她身边没有得力的丫鬟服侍,特意一早就把刘妈妈派过来为她梳妆打扮。

    迷迷瞪瞪的坐了起来,任由小丫鬟帮着她沐浴更衣,梳妆打扮,全程假寐,连眼睛都懒得睁开,闭着眼睛问小丫鬟翠萍:“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小姐,辰时三刻了。”

    “啊?刚辰时,这么早就把我喊起来,难怪我困得紧。”乐言不禁在心里翻了个大大的白眼,神啊,辰时三刻,差不多7点40,收拾了这么半天了,难不成6点钟就把我喊起来上妆梳头了,要不要这么紧张。

    “我的好小姐,您可别不当回事,各王公大臣都会携着家眷来凑热闹,明着说是凑热闹,暗地里都在较劲呢,谁不知道先皇后去年薨逝后,中宫至今悬空,德皇贵妃是最有希望成为继后的人选,一旦她成了继后,她生的几位皇子就成了中宫嫡子,这几位嫡子至今都未娶,谁家小姐要是能得皇贵妃娘娘青眼,嫁与皇子为妻那岂不是头等好事。何况娘娘能出宫一次已是不易,这样难得的机会,各家的小姐定是要使出吃奶的劲儿来一教高下,这一招飞上枝头当凤凰的机会可不是人人都能遇到的,要不然那宾客名单上怎么尽是携着自家小姐来赴宴的老爷夫人们,这其中的道理明眼人怎会不知。”

    “入宫有什么好的,一辈子与人争斗不休,我宁可像我父亲母亲这样,寻一知心人,一辈子普普通通,踏踏实实得过。刘妈妈,以后宫中的事情,你切莫再随口胡诌,皇上的事儿宫中的事儿自有人去操心,不是我们能操心的上的,也不是我们能议论的起的,祸从口出,莫要给自己惹麻烦。”别说嫁入皇宫,就连皇亲贵胄乐言都懒得去结交,自古皇族多是非,想要在这一世安安静静的过日子,远离这些机关算尽的人才是真理。

    “老奴失言,下次不敢了。”刘妈妈从小看着乐言长大,深知这位大小姐并不似寻常人家养在深闺不谙世事的花瓶一样,她知她极有主见,虽是金尊玉贵的人,却没有半分大小姐脾气,如若不是到了至关紧要的当口,是不会这般语气训斥她的,默默的在心里记下了小姐的嘱咐,说着扶起乐言的胳膊示意她起身,乐言困意未绝,依旧闭着眼睛任由他们摆弄,不一会几个人手脚麻利的替她穿好了衣服,刘妈妈从锦盒里拿出了先前定制好的扇面,递与了她:“小姐,已经收拾妥了,您抬眼看看,可还有不满意的地方,老奴再帮您改。”

    触手的是一股冰凉凉的感觉,她睁开了眼睛,低头一看,这扇面的扇柄竟不是寻常木质的,竟是和田玉雕成的,入手微凉,久握升温,尾部还嵌了白银流苏珍珠坠子,好生别致。

    抬眼看时,发现映入眼帘的这张熟悉的脸,在刘妈妈的巧手下更添了几分妩媚,眉间填了一朵淡玫红色的梅花钿,梳了垂鬟分肖髻,只坠了长长的百合白玉流苏簪,发间无规则的点缀了些许淡黄色杜鹃花小甸花,并上白玉流苏梅花耳坠,素雅中不失俏皮。

    身上穿的是母亲特意选的云凌锦做成的襦裙,通身以淡黄色为主,上身是白色儒衫,下身是绣了点翠满屏的淡黄色长袍,外面罩了素罗纱做的透色纱衣,腰间系上了母亲亲手为她绣的蜀锦长绦,配上百宝玉如意吊坠于腰间,小丫鬟一人一边为她披上了淡黄色青蝉翼的薄纱披帛,披帛还特意不规则的点缀了些许白宝石珠子,阳光下闪闪发光,煞是好看。

    脚下的鞋子出自京畿一品绣娘之手-软罗烟做的镂空纳香如意鞋,鞋面以软罗烟为主,配以苏绣的白蝶穿花图,并上了鸽子血宝石点缀其中,后面坠上了小巧的如意流苏结,然而,这都不是最有新意的地方,最值得一提的是鞋子中间一层是镂空的,里面别出心裁的加了白梅味道的粉色香粉,并于底部挖了三两个梅花形状的凹槽,附以细网纱,每走一步不光会漏印在地面上一朵梅花,还会有淡淡梅花香扑鼻而来,真真是一举一动都如弱柳扶风,摇曳生姿。

    再搭配上这精致的和田玉扇面,这一身,简直把乐言衬成了仙女下凡,不不不,仙女下凡也不及她四分,刘妈妈望着镜中的小姐满意的不得了,不住的对着镜中的她点头。一屋子的丫鬟嬷嬷都看呆了神。

    一个女人再美,光让男人看呆了也许并不是什么真的美。能让一屋子同性都看呆了,那才真的是美的惊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