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朝堂当权臣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行路难

    平康坊整个江南城最大的一家妓院。

    此时已经是傍晚时分,坊里的楼阁上已经是挂起了红灯笼。

    涂抹着胭脂水粉的娇俏女子,已经在门口、阁楼上招手揽客:“大爷,进来玩嘛。”

    而且这红杏坊的生意可不差,车水马龙,进出之人全都是锦衣华服富贵之人。

    街道两侧还有不同的场景。

    蓬头垢面的百姓,举着破烂的碗,跪着向进入青楼的富商豪绅们行乞、“老爷,行行好,赏口饭吃吧?”

    面对这些乞丐,富商们无一不露出鄙夷的神情,命令家奴拳打脚踢暴力驱赶。

    而这些家奴,也是下层人,下层人何苦为难下层人呢。

    挨了一顿毒打,乞丐们又带着满身伤退回了街角等待着下一个富商。

    其实这都算好的,要是遇到些心理变态的富商,撒上一把钱让他们抢,他们自己打的更狠,撒钱的人不知道这种情况吗?当然知道但这人并不是心善,而是以作践他人取乐。

    都你以为这些钱都归那些乞丐了,不不不!那些乞丐抢多钱之后,他还护卫把这些钱再给抢回来,抢回来之后还要吐一个吐沫,对他们说一群下贱东西。

    “看来不管什么地方,穷苦的永远都是百姓,有钱人还是一抓一大把啊。”

    李兆脸色冰寒随后又突然变了脸色露出笑容。

    “走,我带涨一涨见识去。”李兆说着就大步朝着坊内走去,“今晚的消费,全由李公子买单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孝清。”

    被叫做孝清的正是他表弟王勇忠这是李兆给他起的表字

    李兆面容俊朗,刚一到青楼门口,一群花枝招展的女子就迎了过来,“大爷,快快里面请。”

    李安也不客气,左拥右抱,嗅着俏佳人们身上的芬芳。

    倒是王勇忠,女子们围上来的时候,他一个凶狠的眼神给人瞪得站在了原地。

    嘿你小子,你婆娘不会知道的,放心大胆的玩儿。

    不了,我不能做对不起玉梅的事。

    你小子倒是实诚你不要我可要了。

    美人们调转方向朝着李兆蜂拥而去,簇拥着李兆进入平康坊。

    坊内,除了淫嬉的声音不断传来,还有悠扬动人的琴声。

    随后他们来到了二楼雅间。

    雅间居高临下,大厅一览无余平康坊,依湖而建这里正好能看见旁边的湖倒是个好地方。

    小厮端上酒食,几个身着暴露,更显娇艳女子进入雅间。

    娇软的身躯卧在李安怀中,摘下一粒葡萄,衔在红唇间。

    这葡萄还没有吃就有一些甜,真不错!

    不一会李兆的衣服已经被扯开些许,露出的胸膛显得有些放浪不羁。

    “公子应该是个读书人吧?”

    “那肯定啊,我李某人是读春秋的。”

    “读书人都会作诗的,公子不妨赋诗一首?”

    古代的青楼可比现代的会所高档多了,在这里的头牌们,不光要长得好看身材火辣,还得会琴棋书画诗词歌赋。

    所以文人墨客达官显贵们,才喜欢来这种风雅场所,像现代会所那样的,在古代只能称作瓦,毕竟青楼也是有等级的。

    “今日未有灵感,改日吧。”

    美人们瞬间愣住,“呵呵~”一个美人尴尬的笑了笑,举起酒杯朝着李兆送去。

    正喝着酒却陡然间闻到一缕香味,自河岸边飘了过来。

    那香味不是姑娘身上传来的胭脂水粉味儿,也是不情到浓烈之时的腌臜气味,而是一股了药香。

    李兆不由得向窗外探出头去并用力吸了吸鼻子,闻了一下,味道传来的方向,自然知道这香味是来自那小小的游船之上,正是那背着身的姑娘。

    咳咳咳!

    李兆还未看到那姑娘的真容,却是先听到了几声咳嗽,又听到她叹道:“这劳什子的病症,每到春分秋时,总要数犯的,何时才是个头呢?”

    说完久久的注视着河面,与那天上的月儿,成了一对和谐的倒影。

    过了许久,她才缓缓的转身,好似已经收拾好了心情,不免得朝着李兆所在的岸香小筑,微微的一瞥。

    脸上似嗔非嗔,似喜非喜。

    月落河中,与美人儿相映,林黛玉那不期然的一顾,似有意似又无意。

    那眼神含羞带怯了,似都藏在她那薄薄的嘴唇,弯弯的眉眼,和那娇花照水,弱柳拂风的身段儿里了。

    这一瞥,也不过匆匆,也不过一瞬。

    而站在楼上的李兆平静的心湖里面,似有锦鲤跃出,一汪湖面被搅扰的波澜微兴。

    像真像太像,像谁呢?像他青梅竹马一样的含羞带怯一样的我见我怜只不过她更漂亮。

    哎喂!你认识她吗?

    王勇忠探出头来说道:哪有什么人?我不认识。不过看船,好像是林御史家的。

    “林御史?”李兆想着这是不是林黛玉?

    “对林如海林御史。听说他正在招夫子,你可以去看看。”

    你们不是说要做诗吗?我与你们做一首。一边说一边想着自己的经历。一念至此,李兆不由得吟诵出声,稍稍改动的名诗

    “古人有言,饮酒必做名篇,今日我斗胆一试。

    “今值景顺五年,昔日受贬犹在昨日,特作此明志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开封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不免得字字如珠玑,铿锵有力。

    那游船之上的林黛玉却是已经停了脚步,心底下一惊一震,她本就聪明绝顶,更是擅长诗词,可却从未听过这般的形容。

    这在楼上的人何等的狂妄,自比韩信贾生等人林黛玉想着向楼房看了看想要认清做这首诗的人的脸,刚刚看了几眼就被来送药的小丫鬟打断了。

    小姐外边风凉,不如咱们服了药去船舱里休息吧。

    听闻此言,林黛玉这才做罢点了点头端起药再回头看了一眼走向了船舱。

    而平康坊内一个美人笑了笑,举起酒杯朝着李兆送去:公子好文采。

    …………

    天色渐晚,李兆不打算留宿,唤来小厮结账走人。

    第二天一早李兆变向林府出发。

    嘿嘿,我这个人最喜欢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绝不是为了什么林黛玉。

    走到那里,林如海亲自见到了他。

    听说你是来应聘教书先生的。

    正是。

    你来了不巧,我找好了教书先生那是进士出身拿什么跟他比?

    那个什么我是景顺五年榜眼。

    咳咳咳,他曾任过五品知府。

    那个什么,我曾经四品虚官五品实官,兼任华盖殿大学士。

    嘶就你了?。

    我?

    没错,就你了。

    就这样李兆成了林黛玉的教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