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朝堂当权臣
繁体版

第十九章衣冠禽兽

    随后李兆随着灾民来到了陇西。

    进城之后,李兆转了一圈,在全城,只找到了四间赈济灾民的粥棚。

    凉州几百万饥民,仅有这四间粥棚,一人一粒米也不够分啊!

    四间粥棚赈济全省,凉州大小官员真是贪到了骨髓里。

    他随处一眼望去,墙根下面倚着不少人。一个个面黄肌瘦,拿着空碗望眼欲穿,倒是灾民模样。三两步上前,向一名老汉询问情况。

    “老乡,你怎么不去领粥啊。”

    “领粥?”

    老汉抬头看一眼李兆,见是从外地来的,无奈的摆摆手。

    “领不上。”

    “大家排队领粥,怎么还领不上呢!”

    粮食总共那么一点儿,能领的都是有些家产的,能买得起这些粥。

    灾粮是皇上发下来的,怎么,能随意买卖呢?

    那些禽兽可不会管上我们,像我们这些灾民,那些禽兽哪会管得上我们饭呢。

    老乡,你说这句话可就不对了,文臣衣服上纹的是禽。武将衣服上纹的是兽,要像你这么骂,那满朝文武都是衣冠禽兽。

    哼,看你也是个富家子,我们饭都吃不上了,还管这些干什么?能活下来再说吧,说不定他还没治我的罪,我就先饿死了。

    听到这些话。李兆大概明白了是什么情况。

    算算日子随行众人也该到了,李兆只好,先退出城去以免打草惊蛇。

    陇西城门外,巡抚许振江,率领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以及各地知府、知州、知县,从远处看一片花花绿绿,都是各级官员身上的补子,有白鹇,黄鹂,熊罴,犀牛倒缘一群动物来迎接李兆

    圣旨到!

    众官员呼啦啦跪了一地,就在这城门口,恭迎圣旨。

    圣旨内容,无非是李兆代天巡狩,督办赈灾之类。

    徐振江开口说道:李大人。

    还请移驾,轿子已经在门外等候多时了。

    诶,不用那么麻烦。

    其实我的工作也简单,就是替皇上来瞅瞅。我寻思看看赈灾的账本明细,看看赈灾落实的怎么样了。

    许振江转向布政使说道

    “去!把账本拿来给李大人过目。”

    布政使掌管一省财政、民政,这赈灾的账本,也都由布政使掌管。

    “是。”

    布政使点点头,接着转身离开。

    过了也就片刻,布政使返回,带着十几本厚厚的账册。此次赈灾钱粮,在各府县的调度支用,以及总账纲目,全部在此。

    李兆接过账本,一一翻阅查验,写的真好,详细的连哪一个米用在哪一个粥棚里都记的清清楚楚,若不是他提前进城明白了真相恐怕这本帐真能以假乱真。

    好!马正元收好了。

    是大人。

    李大人,请吧轿子备候多时。

    阳春楼五楼,居高而望,湖景尽收眼底,只接待达官显贵。

    陇西官员近百人,足足摆了十七八桌,在五楼包场,为给李兆接风洗尘!

    鸡鸭是煨汤的材料,鱼翅燕窝不过漱口的清汤,熊掌驼峰算不得主菜,鸭舌鱼筋也只是吃个新鲜。

    花炊鹌子、炒鸭掌、鸡舌羹、鹿肚酿江瑶、鸳鸯煎牛筋、菊花兔丝、爆獐腿、姜醋金银蹄子不过是下酒菜。

    桌上还摆着四干果,四鲜果。

    专门从南方运过来的南方人参化州橘红还有用几十位名贵中药材卤制的汉味九九鸭。

    光是这一桌,怕不是得白银一百两。

    像这样的这里有十几桌。

    “这未免太丰盛了。”

    中央主桌,巡抚做东,三司作陪。看着满桌的酒菜,李兆落座,一个劲的咂舌摇头。

    “薄酒小菜而已。”

    徐振江淡定的摆摆手,这满桌珍馐在他看来,不过寻常。

    “薄酒小菜?”

    李兆看向徐振江,怔了半晌,忽然问一句。

    “大人如此薄酒小菜,可知凉州百姓现在在吃什么?”

    你又管这个干嘛,咱们吃咱们的,这些人朝廷自会管。

    李兆有些愣神随后说道:唉,倒是我多虑了,巡抚所言即是,所言即是。

    这时有名官员说到:巡抚大人最近忙于赈灾,需要好好补补。”

    “对对对,说到补补,赶紧去春红院,把姑娘全叫来,让头牌给李大人解解乏!”

    对,给李大人解解乏。

    今日我等,不醉不归,吃好玩好。

    对不醉不归。

    我先干了这杯。

    好!

    马大人,你也吃好喝好玩好。

    在鄙人的地界鄙人要好好进一下宾主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