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朝堂当权臣
繁体版

第十章科举殿试

    眼看考生们都坐下后,李宏双手扶着龙椅扶手,一就开始轻描淡写地说起了殿试试题。

    “朕知道,外面这些书商,早就把咱大魏这些年出的题全给总结出来,甚至是他们还在预测朕今天的题目,为此肯定也出了很多书吧?收了你们不少钱吧。

    哼,但天子心思,怎么是他们这些小人能预判的?朕今天就告诉你们的,咱们这次就不从礼仪方面出题!”

    这次当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方法。记着点儿。

    “学而优则仕。

    君子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策,汝有何策,但献天子!”

    李兆想到天子的意思,不就是写得好了,直接做官。

    写得不好,名落孙山,回家耕田去,当然这话没有直接说。

    李兆揣摩着天子的意思。

    天子最想要什么?

    肯定是于万邦,扬眉吐气!

    可怎么个杨眉吐气法呢?

    李兆灵光一闪,诶想到了,李兆立马提笔,龙飞凤舞的写道。

    基础有二。

    一曰内功,一曰外功。

    内功谓国内自强之道。

    外功谓国际外交之道。

    国内自强,其要有二。

    一曰民,一曰兵。

    民者,胜利之本,载君之舟

    兵者,国之利器,攻守之锋。

    民富强,则国富强。

    兵强盛,则国强盛。

    基础,强国之正道,利民之概要。

    基础不硬,国无正道,民心无依,国不强,民不富,欲要致胜,扬眉吐气于万邦,无异于痴人说梦,水中捞月,哪怕有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

    何为富强之民?

    富强之民,必朝气蓬勃,如旭日东升!

    富强之民,必自强不息,如强弩初发!

    富强之民,必正道直行,如长河奔腾!

    民者,天下之民,自然之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老病死,莫不遵从自然规律。

    富强之民非自然有之。

    天子强以为之。

    天子强本手,必要得力措施,使民富,使民强!

    任民自然,非善治。

    自然放任,无为而治,民无远虑,必有近忧,舒适处不知害之将至,祸之来仅思暂去,而不知备大患倾覆之时。

    他国强盛,列强环伺,我民如猪,前途可知!

    天子为万民计,必强令民富民强!

    令民富者,令民经济强大。

    令民强者,令民身心俱健。

    富民之策,但行利民之事。

    人之欲,民之需,正常之需求萌发经济之动力。

    重实业,兴商贸,市场之伟力实现富裕于无形。

    一管,民之营养。

    天子不可不重万民之营养。

    饥荒之民,揭竿而起。

    温饱之民,乃知礼仪。

    营养之民,方才健康。

    二管,锻炼。

    营养造民,空有躯体,未经锻炼,不足为用。

    锻炼全身,优化肌体,强健筋骨,提升素质,民少病而安康。

    以兵练民,全民皆兵,闲时为民,战时为兵,民壮如兵,其国乃强。

    三管,精神。

    人文精神,如天行健。

    有向上之歌,无靡靡之音。

    有振奋之词,无颓废之诗。

    有鼓舞之文,无沉沦之作。

    精神丰,则民有托。

    天下之民,精神强健,人人如龙,何愁万邦不服!

    何为强盛之兵?

    全民皆兵是为基础,精选尖兵以为正规,专业训练务其特长,实战演习如上疆场,军功晋升赏罚分明,战具精良如虎添翼。

    民富强,兵锋盛,上下一心,天子所指,弹指可灭!

    此乃国内自强之道,本手之内功。

    本手之外功,外交之正道。

    外交之道,在于利益。

    伙同利者共进。

    抵异利者自存。

    联同志者共图存,攻敌对者不幻想。

    当强硬时,不畏虎狼之国。

    当夺利时,不务虚有之名。

    天朝和万邦,如吃饭菜。

    吃饭菜,唯大唯利。

    吃饭菜,唯多唯好。

    然为长久之计,合理分人,方能久远。

    内外兼修,本手强硬,是为妙手之本。

    既强本手,可思妙手。

    政策,需智慧。

    一人之智有限,天子当以天下人之智为智,故能妙手天下。

    人之智虽有天生,更靠后天教育。

    天子当兴教育,培养智慧之士。

    智慧之士遍天下,天子之智方无穷。

    选智士之士治国理政,拔天下最杰出之士成智库。

    天子之政,出于智民,精于智库,成于智士,能不妙手连连?

    退而论之,人皆有失,俗民与智士皆同,不求俗手之全无,但求俗手之极少。

    俗手出,当思补救之道。

    天子有错,当立改之,虽一招之失,不足改全局之大观。

    容错而行,及时修正,俗手教训,鞭笞后来,棋艺必日精进,治国必日有得。

    如此三次实施,我朝,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盛世。天朝之振兴,国人之扬眉,必指日可待!

    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这是写作的最高状态……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完美的文章一定会一气呵成……

    李兆挥舞着毛笔在纸上龙飞凤舞,除了中间停下来蘸蘸墨水,别的时候他都沉浸在自己的文章中。

    嘿,说来也奇怪,刚才不知道怎么写时,他咬着笔杆子就是写不出东西来,可如今有了方向后,竟然想停都停不下,刷刷刷地写的无比顺利。

    呼……

    终于写完了啊……

    一气呵成的感觉太棒了……

    这就是妙笔生花的快感……

    眼看已经全部写完,李兆长长地舒了口气,就把手中的毛笔放下。他自己都没想到。

    这篇文章写起来会那么顺利,仿佛瀑布倾斜而下一般,根本就毫不费力,自己被什么推动着,转眼间就已将其完成。

    嗯,很好……

    “哗啦!”

    而就在考生们惊恐不安的表情中,李兆就已经下了决定,只见他把桌上的笔墨纸砚收拾收拾,跟着拿着卷子拽开凳子就站了起来。

    紧跟着,他就在其余考生震惊的目光中,抱着卷子气定神闲地,缓缓地走到了李宏面前交卷了!

    “来,卷子给我吧!”

    当李兆拿着考卷来到李宏面前,看到他身旁没有桌子,正不知道该把卷子放在哪里时,李宏身旁的戴权赶紧站出来,他走过来亲切地把考卷从李兆手中接过去。

    “既然你已经交卷,就先退下回去吧!三天后贡院会出结果,到时候你再来!”

    “戴权,你找两个人把他送出宫去。

    多谢陛下!

    多谢戴公公。

    学生便退下了。

    哼!

    行不行啊。(细狗)[手动狗头]

    写的那么快,是不是真的?

    朕出的题那么快就写完了?

    这简直是不把朕放在眼里啊!

    他的表情十分轻蔑,他的态度十分挑剔。因为他十分怀疑,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李兆这小子是不是真能写出好文章?他是不是在乱写一气?是不是仗着会试写出的文章,膨胀了。

    哼,毕竟只是个初出茅庐少年

    说真的,他还真不抱多大希望。

    李宏渐渐发现,这李兆并非是在乱写一气,只见他文辞优美,立意深刻,结构完美。没想到,这竟是一篇难得好文章?

    好小子啊!

    这他还真有点东西!

    他那先前不屑的神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副匪夷所思被惊到的神态……

    他最开始只是想略略看看就算,可谁知现在却越看越认真,越看越投入。

    他的表情开始有些不正常,他拿着卷子的手开始抖起来,一直到最后,当他看完李兆最后一句后。

    再也承受不住心中的震撼,他一个不注意竟没有抓住李兆的文章,就这样让其哗啦啦散在地上!

    天才之作!

    旷世奇文!

    我的天,厉害啊!

    通篇一气呵成,毫无痕迹!

    立意深远精确,直击他内心!

    此等文章肯定能流传千古!

    怕就算是王吴(李杜)再世也无法复刻!

    看完这篇文章。李宏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锋芒毕露。

    古今多少人都不知道藏锋。

    最后导致自己死在了锋芒毕露之上。

    杨修便是如此。

    李宏决定为了保护他,戴权,你去和王智说,这篇文章绝不可得状元,只可得榜眼。

    此次事后,朕会亲自召他入宫给他一个解释。

    是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