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走出来的枭龙
繁体版

第五十二章张少杰

    张宗涛派了自己的小儿子张少杰和一名金丹中期的护卫亲自来到岩堡村,这名护卫是张家陪养的死士四十多岁,名叫张喜。

    来岩堡村的目的是想了解于焕南是否如信中所说的拥有逆天天赋!另外就是订购一些武器装备。

    不巧的是于焕南并不在村里。张少杰只能留下来等待!并把对岩堡村了解到的情况反馈回国公府。

    张家有三子,老大张少雄,老二张少华分别领兵驻守北边重镇榆关城和燕海关。张少杰也曾屡次到过北方参与燕海关阻击之战。

    了解于焕南的目的是想笼络人才为张家所用!就算笼络不到,把关系打好也会对家族有很大好处,管家金海天特别叮嘱,要放下身段,千万不能与之产生矛盾更不能做他的敌人!管家金海天的话连国公张宗涛都很重视!

    为了表示诚意!张家才派嫡子张少杰亲自前来!尽管于焕南不在岩堡村!但张家对合金武器却是实实在在感兴趣。张少杰代表张家军订了一万支合金长矛,三万把合金刀,一万套钢材甲胄打算用来装备燕海关守军,两万把合金刀用来装备榆关城的守军。

    张家还从军器监拿到了征用诰敕文书,将岩堡村炼铁厂纳入军器监外廷作坊张家所辖的打铁铺。

    武世祖期间军器监下设弩坊署和甲坊署,前者“掌出纳矛消、弓矢、排弩、刃镞、杂作及工匠”,后者“掌出纳甲胄、筋角、杂作及工匠"。可见弩坊、甲坊两署皆辖有诸多作坊或工场,称为“作”,弩署诸作生产各种杀伤兵器,甲坊诸作分工制造甲胄。两署长官“各掌其所修之物,督其缮造,辦其粗良。

    后来到了宇定宗又分内廷作坊,外廷作坊。内廷作坊直属皇帝,不受外廷机构管辖,在兵器生产和工匠分配方面,内廷作坊和外廷作坊之间矛盾由来已久,内廷作坊里往往集中了全国各地的精湛工匠,这些工匠多是由外廷作坊的工匠中抽调而来,由此给外廷作坊的正常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内廷、外廷作坊之间倾轧由来已久。

    重文轻武的影响下,为了利益文官宦官开始渗透参与军器监的运作!军器监起初属于工部,但实际上却由文官与宦官提领,其隶属关系几经变更,到了宇文帝又将其隶入兵部,但由于文官的过多干涉,贪腐、怠工、以次充好,拨款不足等等问题一直存在,军器监混乱已久所制兵器质量越来越差!一度到了不堪一用的地步!曾发生过士卒拒绝使用军器监所制武器。

    因为问题实在严重,国公张宗涛向宇文帝建言,军器监必须完全归兵部掌管文官不得插手,并由张家参与监督和经营。张家军作为宇国的重要柱石,对自己所使用的武器必须要有保障。最终宇文帝答应了张宗涛的提议。张家在军器监外廷作坊也拥有着绝对话语权,将岩堡村炼铁厂征为外廷作坊也就一句话的事,张家还可以为下辖外廷作坊向户部申领经费打造兵器装备。

    张少杰调来大量矿石供给炼铁厂,另外每把长矛还给定价三两银子,一把战刀二两银子,一套甲胄十两银子。这个价格要是普通刀剑已经算是高了一点,但合金钢与甲胄打造不易。这个价格张家已经占了很大的便宜。

    宇国为了应对北方鞑虏对边境的骚扰每年都拨出巨额军费!但大部分落入了高层的口袋。军队所釆购的军需装备却是问题不断,损耗也是非常大的!岩堡村的炼铁技术如此之高,张家必然要将之纳入自己的阵营,并保护起来。不然落到那些文官手里迟早会毁在其手上!

    能与京城国公府搭上关系对于啸天和村长程大山来说却是岩堡村占了便宜,麻山城李家也极力支持岩堡村与张家的合作,并派李清风陪同张少杰来到岩堡村。

    张李两家本就关系非浅,李家兄弟都曾在张家军驻北境部队历练,是以李清风与张少杰很久以前就熟悉。

    当听说小小的岩堡村也有高手,年少轻狂的张少杰叫嚣要与虞毛毛切磋功夫,结果被虞毛毛揍的三天起不了床,后面见到虞毛毛都躲的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