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刀
繁体版

第一百九十九章娃娃们放羊

    在胡一刀的号召下,二十五名同学买了黑山羊羔,其中有八名同学是从自己大那里买的。

    胡一刀兑现了承诺,给二十五名同学每人补助了二百元。同学们对自己的私人羊特别精心,每天放学回家后,会把自己的羊羔拉到荒草地,一边放牧,一边做作业。做完作业后,会顺便弄点草带回家,作为第二天早上的草。当然为了让羊羔长的更快,同学们还会每天早晚给羊羔吃一把玉米。

    大人们也不反对,反正自己的娃娃没偷没抢,只要养好这一个羊羔,一年到头来,衣服和零花钱都够了,再说,黑山羊羔也好养,娃娃们也不用出多大的力气,用绳子拉上放牧三五天,人和羊羔就熟了,羊羔便会跟着人走,一周过后便不用带缰绳了。

    原本很少做家务活的娃娃们,开始养起了羊,虽然只是一只羊,但他们觉得他们在干一件大事,他们认为他们是在为尚家河村的脱贫攻坚战在出力,他们觉得他们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张嘎,当年的张嘎和小鬼子在做斗争,今天的他们在和贫穷做斗争。

    时代不同,斗争的对象不同。同学们认为他们的行为尽管没有张嘎那样惊险刺激,尽管没有张嘎那样曲折离奇,但他们认为他们这样做绝对是对的。

    同学们养羊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尚家河村,传到了驻村工作队队长张鹏飞的耳朵里,他决定和包村干部尚阿牛去看看娃娃们养的羊。

    在万家山的一个沟窝窝里,只见一个带着鸭舌帽的瘦小孩子坐在荒草地上,膝盖上放着一个本子,脚旁边放着一本书,山风轻轻吹过,传来了笔尖摩擦纸面的“沙沙沙”声。

    一只通身黑色的羊羔在廋小孩身边不远处的绿草地上,低着头吃着草,不时抬起头,朝着廋小孩咩咩咩叫两声,随后低下头,继续吃起了草。

    张鹏飞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幕,瘦小的孩子听见了手机“咔嚓”的响声,抬起头,站了起来,带笑问道:“张叔叔,尚叔叔,好!”

    张鹏飞问道:“在山里一边放羊,一边做作业,你有什么感想吗?”

    瘦小孩道:“也没有什么感想,就是在山里做作业,放在膝盖上写的字没有放在桌子上写的好,如果风大就写不成了。”

    张鹏飞问:“如果风大,你放羊便做不了作业,这样是不是耽误你学习?”

    瘦小孩道:“如果风大,我不放羊,我会用镰刀割一抱草,把草抱回家喂羊,然后坐在房子写作业。这羊羔吃的少,有一抱草就够了,割草、抱草加起来最多半个小时,所以不耽误学习。”

    张鹏飞问道:“你为什么要养羊?”

    瘦小孩道:“胡哥说了,面对这场脱贫攻坚战,人人都应该冲锋陷阵,我也不想做缩头乌龟。”

    张鹏飞问道:“谁是你的胡哥,他还对你说了什么?”

    廋小孩道:

    “胡哥就是胡一刀,他给我们这些养羊的同学每人给了二百元,号召我们拿出自己的压岁钱,买一只黑山羊羔养。

    胡哥说,脱贫攻坚战要对付的敌人是贫穷。虽然贫穷没有小鬼子那样可恨,但同样是可恶的。

    胡哥说,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驻村工作队、乡村干部都在没日没夜的奋战,我们这些娃娃们,绝不做温室里的花朵,我们要冲锋陷阵,要与贫穷斗争到底,直到取得最终的胜利!

    胡哥还说,尚家河村整村脱贫的那一天,就是胜利的那一天,那天,他一定带着我们在学校的五星红旗下,列队向五星红旗敬礼!”

    张鹏飞感慨万千,告别了瘦小孩,和尚阿牛来到了李家庄,远远听见了一个小女孩的歌唱声:

    “太阳当空过,师父放我学;

    师父放学我回家,路上不敢有耽搁。

    出了学校门,快步加马行;

    走如飞,来到家门口。

    书包不离身,匆匆开了羊圈门

    妈妈门前锁鞋口,佯装而不瞅。

    羊儿咩咩叫,山风轻轻吹;

    轻轻吹呀吹,吹开我的小书包。

    盘膝而坐绿草地,膝盖为桌忙把字字写;

    路人问我放了几只羊?

    不要笑我只有一只羊。

    一只羊?哈哈哈!

    路人路人,你莫笑;

    路人路人,你莫走。

    我不走来,你个娃娃要说啥?

    路人路人,你坐下,听我给你慢慢说。

    尚家河村要变天,人人都憋一股劲;

    驻村干部忙乎乎,乡村干部急乎乎;

    爷爷奶奶下了炕,爸爸妈妈忙通霄。

    都在干啥呢?

    聚精会神打那脱贫攻坚战!

    大家都在干,怎能少了娃娃兵?

    地包天胡一刀,吹响了冲锋号;

    娃娃们齐上阵,背起书包把羊放;

    把羊放来把羊放,誓与贫穷做斗争!

    ……”

    张鹏飞看见一个身穿红色上衣的小姑娘在路边的绿草地上唱着歌,歌声嘹亮,两个小辫子在风中摇摆不定,一只黑色山羊羔低着头吃着绿绿的小草,羊羔不远处的草地上放着一个发旧的花书包。

    小女孩发现有人看她,停止了歌唱,冲着张鹏飞和尚阿牛笑了笑,转身朝着放书包的草丛走去。

    尚阿牛道:“这个小女孩是李延怀的女儿,比胡一刀高一个年纪。”

    张鹏飞道:“她的歌喉挺好的,这歌诗不知是谁写的,尽管不怎么押韵,但也有信天游的调子。”

    尚阿牛喊道:“李小芳,过来,问你个事?”

    小女孩转身走了过来,问道:“两位叔叔好。”

    张鹏飞道:“你刚才唱得挺好的,那歌诗是谁写的?”

    小女孩道:“那都是我瞎编造的,让两位叔叔见笑了。”

    尚阿牛道:“李小芳,你不简单呀!一个五年纪的学生,竟然能自编自唱。”

    小女孩被尚阿牛夸的不好意思,低头,用脚踢着小草。

    张鹏飞道:“李小芳,那歌词的确不错,你能把那歌诗送给我吗?”

    小女孩跑到放书包的草地上,弯腰从书包中取出一个本子,从本子上撕下一张纸,拿着纸,跑了过来,把那张纸递给了张鹏飞。

    张鹏飞看了看,把那张纸装进了文件包,道:“李小芳,你很有音乐方面的天赋,如果加以专业辅导,将来一定前途无量。”

    小女孩道:“谢谢叔叔夸奖。”

    张鹏飞和尚阿牛告别了小女孩,便没有继续去看娃娃们放羊,乡政府刚来了个紧急通知,要求他们一个小时后到乡政府开会。尚家河村离乡政府所在地36公里,多弯道,要想在一个小时内赶回去,不但要车技好,而且在路上片刻不能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