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灵歌行
繁体版

第一章 战争以逝,帝国大统

    世间红尘百态,皆是匆匆而过的虚妄,回首往事,落叶皆随风去

    ——子玉先生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公元前221年,秦国攻破齐国,自此,天下诸侯皆灭,秦国最高统治者嬴政建立大秦帝国。史称秦始皇!

    天下正式大统,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秦王朝因为吞并了其他六国,所以人们之间的交流融汇不到一起,所以始皇帝下令车同轨,书同文。自此“华夏”这个大家族正式融合,成为了日后矗立千年不倒的“华夏族”

    然而因北方的某些势力渐渐强盛起来,胡人,匈奴人这些游牧民族时不时的侵扰边关,始皇帝随即派大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夺去了甘肃河套地区,匈奴往北撤退。

    又令大将军蒙恬领民夫七十余万,修筑长城,阻击匈奴胡人的南下。并非始皇帝害怕匈奴,而是因为秦朝时期,北方广大的草原地区,不适合大秦帝国的人们生活居住,所以一向被视为荒蛮之地,人们也不愿进入荒蛮之地。大将军然又转战千里,甚至在茫茫大漠和草原上寻找匈奴作战。始皇帝的目的便是不让匈奴进入中原就足够了。这场跨越百年的战争也是时候落下帷幕了……

    “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同年,始皇帝于泰山之巅封禅立誓。

    因为常年的征战,纵然庞大的大秦帝国也需要休养生息。

    在秦国边关长城的一个三不管地界,有一座小城“大行城”,与其说城,不如说是一个大型的交易地点,这里的人们鱼龙混杂,有秦国通缉的重犯,也有异族胡人,匈奴人,更多的还是因为曾经七国征战的原因,而停留此地的。

    就在前不久,这里爆发了一场罕见的瘟疫,街道上人不见人,鬼不见鬼,到处透漏出一股凄凉的悲景。

    一老一少两个行路人便来到“大行城”的城脚下,就这么看着上面用木棍绑着的一大片黑布。(因为瘟疫的原因,那时候的人们通常会在瘟疫爆发的村口或是城门口挂一块黑布,警示后来人。)

    老人满脸皱纹,穿着麻衣,但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倒不输壮年小伙,反倒是那小的,少年儿郎一身洁白长衫,十五六岁,模样倒是挺俊俏,就是因为背着一个比他人还高的大箱子,走起路来七扭八歪,看起来很是滑稽。与老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唉,战乱太多,血染天地,这是天发怒了啊……”老人拄着用来赶路的木杖,叹息到。(墨渊:诸子百家幸存后人,一身奇门遁甲显得神秘莫测,最擅墨家机关术,师从鬼谷山,筑基期后期)

    旁边的少年郎背着一个大箱子,不知里面装了什么,他费力的把箱子从背上拿下来。

    “天天说,天天说,耳朵都起茧子了,老头子你就不能换个别的讲讲嘛,我看你就是耗子磨牙,没话找话。”说着便从箱子的挂钩上取下水壶,猛灌了一大口。长期的旅游,纵是少年身也吃不消。(金羽:鬼谷山药王阁传人,身世复杂,背负弘扬药王阁的使命,练气期初期)

    “哎,师弟啊,现如今都敢取笑老夫了啊,好你个小王八蛋,看我不揍死你!”说罢便要拿木杖揍人。想不到这两人的关系竟是同门师兄弟。

    那少年郎急忙躲闪,“好了好了,这么大岁数了还以为是跟我似的,是十五六的少年啊,也不怕闪了你那老腰。”

    打闹完,老人摆摆手,招呼那少年郎近前来,“城墙上那黑布,便是我们的最后一站了,治好这里的瘟疫,我们就可以启程回山门了。”老人说道,一双混浊的双眼却是布满了怜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受苦的还是最底层的人们啊。

    “师兄啊,不是师弟说你,你现在可真是癞蛤蟆打哈欠,你好大的口气啊,麻烦也抽空用下你那大眼睛看看,黑布挂在哪了?”

    “城墙上啊!”老头回答,一点不犹豫。

    “……所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要救治一城的人,你就算是把师弟我累死也救不完啊……”说着说着那少年便情不自禁红了双眼,嘴上不停的说自己怎么这么倒霉。

    “好了好了,师弟啊,就这?”老人手指着这座城镇,随即说道

    “就这还能难倒天纵神武的师弟你?哼哼,我看不然,依老夫看,师弟的医术直追师尊,普天之下,伦医术,除了师尊,还有谁是咱师弟的对手?怕是找不出第二个来的。”老人一顿捧少年。

    少年倒是也吃这一套,拿白如玉的袍子胡乱擦了擦粉红的脸蛋,“那是,就,就咱这医术,怕是没人比得上。哈哈哈……”老人这一顿马屁倒是拍的恰当,哄的少年直咧嘴笑。老人也跟着乐了,这位小师弟啊,还是太嫩了,心里琢磨着。

    说罢两人收拾收拾准备进城。

    大白天的,城门紧闭,两人叫喊了半天也没人来开门,无奈两人拿出随身携带的火药,倒出一些在城门门缝处,撒上其他的绿色粉末,拿出火筒点着,离远一点然后等候片刻,显然两人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不然也不会这么干脆利落。

    等候时期,少年掏出两个面罩,递给老人一个,老人也不磨叽,深知瘟疫的可怕之处,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护住口鼻之处,边带边问少年“师弟啊,这面料哪来的,这么好的绸子可不便宜啊。”

    “嗨,没啥,就是从行李包找出来的,好像是你从沛县那买的锦华绸缎。对了,师兄啊,还没问你呢,你一大老爷们,岁数这么大了,还是老光棍,买这玩意儿干啥。”

    “……羽师弟,这这这,这可是我要尽孝给……”少年的话气的那老人吹胡子瞪眼。

    “别扯蛋了,我还没抱怨什么呢,快看门开了。我先去了,师兄你尽快哈。”那少年快步走去,不给老人讲话的时间,生怕老人找他算账。

    ……

    “大行城”这个几经战争的城池,目睹了战争的无情,城墙上的刀枪剑雨所留下的痕迹,侧面诠释了一个帝国崛起的代价。

    推开厚重的黑红色城门,一大一小走了进去……

    映入眼帘的不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而是满目疮痍,大街上的尸骨都臭了,也不曾有人清理,远处的几只乌鸦呱呱呱的叫唤,且还在进食,吃的便是那早已腐烂的尸骸,残破的街道仿佛在告诉两人:这里已经没人了,从此成为了一座边关空城……

    两人小心翼翼的走着,稍不留意就会被残橫瓦片绊住。

    两人相视无言,看来白费了几天的路程了……

    “师兄啊,我在云中郡的时候就说了,指定白跑一趟,你呀,非不听,看看,应言了吧,不听,这谁有办法。”说罢那少年郎摆摆手,双手叉腰,对这位大师兄的执着表示气愤,加无奈。

    “师尊常说,命者,不由分也,你我二人出山来这天下历练,既已听得这里的疫情,便不应有这种事不关己的想法。”老人看着满城的尸体,闭上了眼,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早已满头苍发,岁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天下大统固然是千古功绩,但代价太过可悲可叹。

    “行了行了啊,别搁着咬文嚼字了,你现在叹气有什么用,还不是死的死,伤的伤……别想太多,凡事尽力既可。”说罢少年郎装出一副老成持重的态度,竟还想着蹦着想要拍拍老人的肩膀,安慰老人。奈何身高差太大,无奈作罢。蹲坐在一旁的石头上休息生闷气,(或许闷的是自己的一身医术无处施展)顺便捣鼓自己的行李。

    “嗖”的一声,有一道黑影从两人身边飞过,因为太快,两人都没看清。

    “看见了没,师弟?”老人回过神来。

    “我又不瞎。”少年郎翻了个白眼。

    “看来这城中还有幸存者,走吧,你我二人瞧瞧去。”老人不顾少年郎回话,便大步追了上去。

    “这老爷子……刚还在感慨呢……嘿,瞧他这倒霉模样,唉,那就去看看吧……”少年郎目瞪口呆,又叹了口气,倒是不紧不慢的收拾东西,慢悠悠的跟了过去。

    残破的房屋下,临时用木棍竹子搭建的棚子,下面放着一张破旧的草席。

    草席上面躺着一个大肚子的孕妇,看着岁数也有三十来岁,衣着一副粗麻衣,脸色苍白,头发一团糟,正痛苦的呻吟着,

    在草席旁,蜷缩着两个五六岁的小丫头,用草绳随便绑起的辫子,她们衣服破旧,脸上脏兮兮的,畏惧的不敢看刚赶来的老人家,或许因为太过自卑,便把头深深埋进双腿之间。还有个十来岁的小男孩用一个破碗正在喂食给躺着的孕妇,细看破碗里面装着半碗黑色的……(或是死去人的血水)

    看来刚才的黑影便是这个孝心的小男孩了。

    “…………孩…孩子……莫……”老人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满是皱纹的脸上止不住的流泪。

    纵使他去过天下很多地方,却都不曾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世上有人过着无忧无虑,锦衣玉食的人上人生活,也有每天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下等人生活。可是这里的景象,就连活着都成为了一种奢侈。

    “这人啊,一上了年纪,总是多愁善感,动不动的触景生情。我说师兄啊,你……”后赶来的少年羽还想着嘲笑师兄几句,却被眼前的景象也惊住了。

    生不逢时,所到之处,皆是命数!

    ……

    “我呢,便是大名鼎鼎的鬼谷派最强医术传人,鬼谷山第七代弟子金羽是也,你们呀,算是捡漏了,遇见我这么帅的大夫……”少年羽嘴上不停的跟那四人说着,手上也没闲着,一直鼓捣大箱子,时不时的从里面拿出各种工具,磨药。不时还会叫那个像是哑巴的小男孩帮下忙。

    下午,两人算是正式在这里住了下来,也了解到这里所发生的事,因为这里常年是三不管的地界,所以来这里的人们很杂乱,但也形成了一套体系,各不干扰。

    但在五个月前来了几个二十多岁的风尘女子,便是那瘟疫的源头,没人清楚她们的来历,刚开始还算正常,过了几天便开始有人莫名的发高烧,发疯,眼睛通红,见人就咬,被咬之人便会传染。渐渐的瘟疫扩大,有人逃走,有人乘机掠夺财务,随后便爆发混乱,最后变成了一座空城。

    而几人正是一家人,孕妇是孟氏人家,夫君外出贩卖皮毛,不知所踪,留下有身孕的她跟三个孩子。混乱爆发时一家人躲在家里的枯井中,所幸逃过一劫,未被祸乱。随着孕妇的肚子越来越大,不得不出来寻觅食物,所以才有了两人来时的景象。

    少年羽负责治病给几人,老人负责修整房屋,照顾几人。

    “孩儿,莫怕哈,爷爷会治好你们的……孟氏丫头,你也莫要流泪了,既然我等来到了这里,定然会帮你们的。”老人安慰着孕妇。

    “不知……老先生…如何称呼,将来日后,民妇也好报答恩公。”夫人挺着大肚子被安顿在刚搭建好的床上。两个小女孩站在母亲的两侧,扣着脏兮兮的小手,不知所措,不敢正视老人跟少年羽。也难怪,年龄这么小便经历了这等悲剧。

    “不妨事不妨事,此等善行,何求报答,老夫鬼谷山墨家墨渊。那位少年是我师弟,鬼谷派正式传人金羽。”老人的身份正是墨家残存后人墨渊。(因为当年之战,百家独尊儒术,墨家又经历了战争之乱,所剩无几了,其余很多家族亦如此,后有鬼谷山到处收留百家后人,同处鬼谷山。百家融汇。这种情况,在大秦帝国各处都有或多或少的景象,六国被灭,其中多少人早已没了家乡,只剩下残垣断壁……这也是帝国刚开始的现象,最终却只能依靠时光来磨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