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之孙吴
繁体版

第1384章 曹魏武帝(四)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开辟玄武池训练水军。

    六月,曹操废三公,恢复丞相制度,自任汉朝丞相。

    曹操基本平定北方后,兵锋转而南向。

    七月,进军南征荆州牧刘表。

    八月,刘表病死,其子刘琮接任。

    九月,曹操大军进至新野,刘琮以为无法抵挡,举荆州之众投降曹操。

    曹操进军江陵后,下令荆州官民,“与之更始”。

    同时,封降服者十五人为侯,任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引用荆州名士韩嵩、邓义等。

    益州牧刘璋也遣使向曹操致敬,并开始接受征役,派兵充实曹军。

    这时,官渡之战后投奔刘表的刘备屯驻于樊城,听说刘琮投降,便率军向江陵撤退。

    江陵为荆州重镇,存有大量军用物资。

    曹操听说,怕江陵落入刘备之手,遂亲率五千骑兵从襄阳疾驰三百里。

    在当阳长坂将刘备追上,大破其军,随后进占江陵。

    曹操在击溃刘备后,乘势想一举鲸吞江东。

    孙刘两军在鲁肃和诸葛亮等人的努力下,结成联盟。

    孙权命都督周瑜率军三万,与刘备的两万人马组成联军,一起抵抗曹操。

    曹操自江陵东下,至赤壁与孙、刘联军接战不利,暂驻军于乌林,周瑜等人在南岸,双方隔江对峙。

    周瑜用诈降之计,命大将黄盖率小战船十艘,上装柴草,灌以膏油,船头钉上大钉,假称投降,向北岸而进。

    至离曹营二里之处时,各船一齐点火,然后借助风势,直向曹军冲去。

    曹军大败,舟船被烧,曹操率军从华容道陆路撤回江陵,撤军北还。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攻取南郡,孙权借南郡予刘备,孙刘联盟进一步得到巩固。

    为防范孙权,曹操强制内迁淮南的民众,引发江淮十余万户百姓惊慌,使其尽皆渡江归附孙权。

    同时,为稳定内部,曹操下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

    同年,亲临合肥,设置了扬州郡县的长吏,修治芍陂屯田,年底回到谯。

    赤壁之战后,天下三分的局势已经奠定。

    自此以后,曹操虽时有征伐,但主要精力用在经营曹氏势力之上。

    建安十五年(210年)春,曹操下《求贤令》,提出不拘品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目的是尽量把人才收罗到自己身边。

    同年冬,修建铜雀台。

    建安十六年(211年)正月,曹操的三个儿子被封为县侯,世子曹丕成为五官中郎将,设置官属,为丞相副。

    太原人商曜以大陵起兵,曹操遣夏侯渊、徐晃将其击破。

    三月,曹操遣司隶校尉钟繇讨伐汉中张鲁,并令夏侯渊等出兵河东,与钟繇会合。

    西征汉中要经过关中,关中诸侯马超、韩遂、杨秋等十部心生疑惧,一时俱反。

    曹操立即派大将曹仁讨伐他们,马超等人屯据潼关。

    曹操对诸将说:“关西兵勇敢强悍,你们坚守不得与他们交战。”

    七月,曹操率大军亲征关中。

    八月,曹操到达战场,与马超的军队隔着潼关对峙。

    曹操拖住马超的部队,暗中派徐晃、朱灵等将乘天黑渡过蒲阪津,占领河西,安营扎寨。

    闰八月,曹操在潼关北面强渡黄河,渡了一半,马超赶来,猛攻曹军船只。

    校尉丁斐见情况危急,放出大批牛马引诱贼兵,敌军争抢牛马,队形大乱,曹操才得以渡过黄河,沿河边向南修筑通道。

    敌军败退,占据渭口抵抗,曹操多设疑兵,暗中用船将部队送入渭水,架设浮桥,乘夜分兵在渭水南岸扎营。

    敌军于夜间偷袭曹营,曹操派伏兵将他们击败。

    马超等人驻守渭南,派人送信,以割让黄河以西为条件求和,曹操不许。

    九月,进军渡渭水,马超等人多次挑战,曹操并不应战。

    马超等人再三请求割地,并让自己的儿子做人质求和,曹操听从贾诩之计,假意答应。

    韩遂请求与曹操会面,曹操与韩遂的父亲同一年被举为孝廉,又与韩遂是平辈。

    因此,两人马靠马在阵前谈了很长时间,不谈军事,只叙朋友旧事。

    说到高兴处,二人拍手大笑。

    会见结束后,马超问韩遂:“曹公说了些什么?”

    韩遂回答:“没说什么。”

    于是,马超等人对他产生了猜疑。

    后来曹操又和韩遂等人阵前见面,众将劝道:“您和敌人见面交谈,不可大意,可设木行马防备敌军。”

    曹操照办。

    两军见面,敌将都在马上向曹操行礼,秦、胡士兵都来看曹操,前后数层。

    曹操大笑着对他们说:“你们想看曹公吗?他也是个人,没有四只眼睛、两张嘴,只是多了点智慧而已!”

    胡人前前后后挤上来看。

    曹操又列五千铁骑为十重阵,铠甲精光耀日,敌军更加震恐。

    过了几天,曹操又给韩遂写了封信,上面故意涂改许多地方,假装成是韩遂改的,马超等人因此对韩遂越来越怀疑。

    于是,曹操与他们约定日期会战,先用轻兵挑战敌军,打了很长时间后,曹操派出精锐骑兵夹攻,大败关中联军。

    韩遂、马超败走凉州,杨秋则逃回安定,曹军阵斩成宜和李堪等叛将,关中自此平定。

    战后,诸将问曹操:“当初,贼军守卫潼关,渭水以北没有防守之兵,我们不从河东出去攻打冯翊,反而在潼关与敌兵对峙,拖延许久才北渡黄河,这是为何?”

    曹操说:“贼兵占据潼关,如果我军进入河东,贼兵必将带兵守住各渡口,则我军不能渡到河西;因此我以重兵逼近潼关,贼兵全力来守南边,西河的防备空虚,因此徐晃、朱灵二将才能轻易攻取西河。然后我带大军北渡,贼兵不敢与我们争夺西河,是因为有二将的军队。连起战车,树起栅栏,做通道向南前进,既是创造了敌军不能取胜的条件,同时又向敌人示弱。渡过渭水后深沟固垒,敌军挑战不应,是为了使敌军骄傲自大;所以敌军不造营垒只求割地讲和。我顺着他们的意思答应下来,之所以依着他们的意图,是为了使他们安心而毫无防备,然后蓄精养锐,一旦出击,就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兵之道,本来不能墨守成规,只求一种方法。”

    当初,敌军每到一支部队,曹操就面露喜色,战后众将问他高兴的原因。

    曹操回答:“关中地域辽阔,如果贼军各自依险阻抵抗,征伐他们,没有一二年的时间不能平定。如今都聚集于此,虽然人数众多,但都彼此不和,没有统一的主帅。这样,消灭敌人容易成功,我所以高兴。”

    十月,曹操进军包围安定,杨秋投降。

    曹操恢复他的爵位,让他留在这里安抚民人。

    曹操撤回后,命夏侯渊督众将继续西征。

    夏侯渊在两年内,逐马超、破韩遂、灭宋建、横扫羌、氐,虎步关右,使凉州地区基本平定。

    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曹操回到邺城。

    汉献帝准许曹操“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如汉丞相萧何故事。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曹操起兵南征孙权,号称步骑四十万。

    次年(213年)正月,曹军进至濡须口,攻破孙权设在江北的营寨,生擒其将公孙阳。

    孙权亲率军七万,前至濡须口抵御曹军。

    两军相持月余,曹操的水军作战失利。

    由于春雨瓢泼、江水上涨,曹操见难以取胜,遂撤军北还。

    三月,复《禹贡》九州,天下十四州并为九州,此时的冀州拥有三十多个郡。

    五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定国都于邺城。

    魏国拥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将军等百官。

    七月,曹操建魏国社稷宗庙,又在魏国内设置尚书、侍中。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汉献帝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

    此时,曹操名义虽非天子,但实际已经有天子之实。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汉献帝又赐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曹操以五官中郎将曹丕为魏王太子。

    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见刘备已取得益州,而汉中是益州门户。

    “若无汉中,则无蜀矣”,刘备必然要攻取汉中。

    于是,曹操抢先一步,率十万大军亲征汉中张鲁。

    四月,曹操自陈仓出散关,到河池,氐王窦茂恃险不服。

    五月,曹操击破窦茂,西平、金城诸将斩下韩遂的首级,将其献给曹操。

    七月,曹操大军进至阳平关。

    张鲁的弟弟张卫与将领杨昂据守阳平关,横山筑城十余里。

    曹操不能攻克,引军撤还。

    张卫的军队守备松懈,结果高祚军在夜间迷路闯入敌营,敌军退散。

    曹操也趁机攻击张卫,张卫连夜逃走。

    张鲁听说阳平关失守,奔往巴中。

    曹操进军南郑,尽得张鲁府库珍宝。

    九月,巴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举巴夷、賨民来附。

    曹操以两人为太守、封列侯。

    十月,曹操设置名号侯至五大夫,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以赏军功。

    十一月,张鲁出降曹操,汉中遂为曹操所有。

    十二月,曹操回军,留夏侯渊屯汉中。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春,曹操再次南征,率军攻破居巢,猛攻濡须口,击败孙权。

    孙权派都尉徐详求降,曹操同意,并允诺重新结为姻亲。

    曹操主力退出汉中后,刘备向汉中发动进攻。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亲率大军进至阳平关,夏侯渊等人与刘备夹关对峙,曹军多次击退刘备军猛烈攻势。

    四月,乌桓的无臣氐与鲜卑的轲比能联合侵扰边塞,曹操命曹彰、田豫北征,大破乌桓鲜卑联军。

    七月,曹操亲率大军西征刘备。

    九月,曹操坐镇长安,以便随时指挥汉中战局。

    十月,宛城守将侯音起兵反曹,劫掠吏民,保守宛城,曹操令曹仁围攻宛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曹仁斩杀侯音。

    刘备自阳平关南渡汉水,依山而进,驻军于定军山。

    夏侯渊出兵与刘备争夺地势,被黄忠斩杀,曹军战败。

    之后,曹操亲率大军来夺汉中,但是刘备坚壁不出。

    曹军与刘备军相距数月,无利,遂放弃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