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涂
繁体版

第四十六章 “道”解人心

    “看来这老大爷说话真的是不带打草稿的。”李一欢自言自语,“说自己从几百年前困于洞中之后就再也没出去过,可是人有三急,这老头看起来又不像是貔貅幻化成的。可是看这石洞内虽说不是非常干净,却一点儿也找不见人类的排泄废物,难道说这家伙是自给自足了不成。”李一欢不由得一阵儿反胃,差点将在棋人空谷外吃的干饼都吐出来了。

    看着李一欢不停地干呕,那老者并无多大反应,多年行医的经验告诉他,这小子的身体并没有什么不适。他闭上眼睛,端坐蒲团,闭口不言。

    干呕了一会儿,李一欢也没从五脏庙里吐出什么东西。他直起身来,目光被悬浮在空中的那块儿石头给吸引住了。这老头张口闭口都是以百年作为计时单位,想必不是仙体也是真人,定有莫测的修为,可是竟然还被一块儿石头给困于石洞三百余年,可见这石头必然不是凡物。索性刚才这老头也同意了让自己一同参悟天地原石,倒不如一起参悟罢了,说不定万一参悟出什么道理,说不准还能获得绝世武功呢。

    李一欢走到那所谓的天地原石前,只见石头通体乌黑,大小约莫一人就可以抱过来,初看这石头也没有什么稀奇之处。

    李一欢围着石头转了几圈,也没有看出有什么值得参悟的,不得不怀疑起自己灵根不高了。正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看见在石头表面仿佛有一层若隐若现的丝线在流动。

    定睛观察,果然在那石头上看到一些丝线呈环状旋转着,因丝线极过细小,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李一欢循着丝线一遍又一遍地观察着天地原石,还别说真的有发现。在这环形丝线的里边竟然还有一环接着一环的金色丝线在涌动,这些丝线仿佛从最外边的那条丝线中衍生出来,一条连着一条,不见其终。可这些丝线每一根却又独立成条,仿佛与别的丝线毫无关联。

    金色的丝线金灿灿,好似融化后的金水,李一欢不由得眼睛都看直了,不自觉的嘴角缓缓地流下一道长长的哈喇子。

    老者见他这样子,还以为他参破了什么玄机,立刻问道:“怎么样,小子,你是不是从天地原石上看出来什么门道了?”

    李一欢哪里看出什么门道来了,只是总不能对不起人家前辈高人的“不耻下问”吧,所以就算胡诌也要诌出来个答案来,他眉头一皱,说:“莫非这是道!”

    “什么?道?”那老者掩盖着内心的急切,声音尽量显得有些平和。

    先前他看李一欢悟性不高,虽然同意他一同参悟天地原石,也没期望他能从中真的能参悟出什么东西来,毕竟自己作为真仙参悟了几百年尚无结果,更何况是这么一个毛头小子呢。

    可是如今看这小子才观察了这石头一会儿好像就已经悟到了其中的道理,不由有些震惊。

    但是震惊之余他也不得不问一下这小子所谓的“道”是个什么东西,不然万一被这小子耍了可就丢了大人了。

    “前辈,我看这天地原石上的丝线花纹涌动,首尾相连却又独立成一,并且看似它们还是均发源于这第一个圆环,可又生生不息,连绵不绝,由此便想到了道。”

    “有意思,有意思,可是究竟什么是道呢。”老者之前也注意过那天地原石上涌动的花纹,可是并没有参透其中蕴含什么道理,现在听李一欢这么一说,还真感觉有那么一点儿道理,语气里也不再掩盖那份急切了。

    “道起始于无名,乃变化之本,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含,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却又亘古不变。”李一欢庆幸上一世曾粗略看过几遍《道德经》,虽说里边的句子并非都记得,但是自诩用来忽悠着老者已经足够了。

    “哎呀呀,真是妙哉,妙哉。老夫先前也曾思考过这秘密是否就在这丝线上,可是苦苦求索百余年而不可得,真是白白浪费时光啊。今日听你小子一言,顿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还是你小子厉害,一下子就参透了其中的道理,哈哈哈……”老者听李一欢所说的道深合天地之至理,并且确实符合这天地原石上丝线运行的道理,不由得激动地拍起手来。

    李一欢有些担忧,这些关于道的东西都是他背下来的,基本上都只是了解表面的意思,里边包含的意义并不明了。万一这老头再往下深入问的话,自己恐怕就要露馅了。所以李一欢只好准备实话实说了:“不瞒前辈,晚辈何德何能能猜透这天地原石的玄机呢,这都是我老家的一位叫做老聃的哲人悟出来的。”

    “老聃?老夫修行多年,还从未听闻世上有这号人物,不得不承认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小娃娃,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可否帮我邀约一下老聃先生,我好当面仔细地请教他关于道的更为深入的东西。”老者说罢,想到之前自己对李一欢态度恶劣,担忧他万一记仇不会帮助自己,于是又连忙说道,“小兄弟,你也不必谦虚,依你所说道虽然是老聃先生所悟出来的,不过这天地原石所蕴含的道却是你悟出来了,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啊。”

    李一欢脑门直冒冷汗,但是老者的马屁却让他心里热乎乎的。可是老聃毕竟不是这个世界上的人物,并且就算是在之前那个世界,也已经仙逝两千多年了。你让我帮你邀约,我去哪弄这么大的本事去我。

    “唉,晚辈恐怕难以达成前辈的愿望了。不是晚辈不帮前辈邀约,实不相瞒,老聃先生已经仙逝两千多年了。”

    “什么,已经仙逝两千多年了,唉,怪不得此人修行如此高深,我却从来没说过,原来已经仙逝那么久了。罢了,我看呐这道还是我自己去悟吧。”

    老者听李一欢的言语诚恳,脸上也看不出半点变化,知道这小子说得并不是骗他的话,只得无奈地叹了口气:“唉,不过,老夫还是要谢谢你,几百年前我与别人在此赌注,不参悟出天地原石的秘密就不出洞。小子,你可能不相信我已经在这洞里呆了几百年了吧,你看我脸上毫无血色,一点儿也不像个人了吧。如今你帮老夫参透此中道理,既然原石奥义已破,老夫终于也不用继续在这个破洞里困着了。走,咱这就去外边看看你刚才说的风和丽日,阳光明媚,凑着谈一谈我的过去和青春,哈哈哈……”

    老者说着,一把抓住李一欢的胳膊轻飘飘地向洞外走去。

    走到洞口,老者停下来了。

    李一欢心想这老头银发白须,轻功又高,竟能被人在这洞中困上几百年,想必洞口必定有厉害的禁制。这老头现在匆忙停下,应该是要作法破除禁制了。

    然而令李一欢没有想到的是,那老头在门口呆了不到三秒钟,突然仰天大笑几声,大模大样地走出洞外。

    李一欢站在原地,呆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原来这洞口并没有什么禁制,老者三百年来一直都是困于自己的诺言!何其伟哉!

    只一会儿,老者的踪影已不可寻,李一欢赶紧也朝洞外走去。可是到了洞外,别说那老头了,就连一根人毛也没有,原先站在洞口的皮囊也不知道去哪里了。

    “前辈,前辈,您老人家跑到什么地方去了?”李一欢站在洞口边张望边喊着。

    “我就在你前面呀,哈哈哈哈……”老者的声音不是在李一欢的正前方而是在斜上方传来。

    李一欢顺着声源望去,只见在自己斜上方的天空中,飘着一个人影,那人影白发银须,宛如飘荡的风筝,正是那老头。

    “前辈,你怎么跑到天上去了?”

    那老头却并不回答他的问题,飘然而下,看似速度很慢,可是眨眼之间就落在了李一欢的面前。

    “哈哈,小子,老夫这次还真的要谢谢你啊,没有你帮我参透这天地原石的奥秘,恐怕我还不知道要困在那山洞里要多久啊。”

    “前辈,哪里话。以您的聪明智慧,参透天地原石恐怕是早晚的事,晚辈只不过是稍微提前罢了。”李一欢假装谦虚道。

    “哪里,小子你也不必谦虚啦,看你呆头呆脑,还生有一张丑脸,没想到还能参透天地原石的秘密。好啦,我要练功啦,你先干点自己的事情吧。”说完,老者就盘膝坐在一块石头上入定了。

    风仿佛很好,吹在人身上不冷不热。

    穹顶之下并无太阳,所以阳光和煦与否不得而知,不过鸟儿的鸣叫声倒是不少,叽叽喳喳地扰得人心里烦闷。

    李一欢看那老头入定之后,自己一时也没有什么事干,眼皮就开始往下耷拉,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直到肚子饿得咕咕叫了很长时间,李一欢才醒了过来。他在四周寻找了一下,没发现什么长有果子的树,看来吃水果是不可能的了。不并非一无所获,他在一个处小土丘后找到了几株成熟的芝麻和十几棵已经开花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