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巫师生活
繁体版

八十二 宗门游学

    学校不允许学生留校,张易只好按照陈向教授的安排去游学。

    瞬移到了潭州长沙,现在是1996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席卷三湘大地,南下,南下。

    火车站人群川流不息,摩肩擦踵之间,身上的钱包就不翼而飞。

    张易瞬移到了火车站,这里人多,行色匆匆,没人会注意到多出的一个背着双肩包的少年!

    “满哥,住店波?”一口大黄牙,嚼着槟榔的大叔叫住了张易。

    “大叔,你的钱掉了!”

    大黄牙忙低头找钱。

    “没有掉啊!”抬头一看,眼前哪里还有人,环顾四周,更没有那背双肩包少年。

    “见鬼了吧!”车站人多,自己找不到也正常,大黄牙不再理会,接着拉人去了。

    潭州自古人杰地灵,长沙更是千古名城。仅此一地,就有鹅羊山,洞真墟两处福地。

    福地自有乾坤,寻常巫师无法移形换影,无法标记,无法窥探。张易只得像一个普通游客一般,慢慢向洞真墟走去。

    行至岳麓山顶,见一道观名曰“云麓宫”。

    宫内有松,柏,桐,梓及篁竹数千。前殿为关圣殿,中殿祀玄帝,名玄武祖师殿,后殿祀“三清”。

    几位年轻人在三清殿内捐了几毛善款,取香参拜。口中念念有词,无非是考试不要挂科云云。当是岳麓山下的大学生。

    张易亦取了三根香,不为拜神,实为见礼。心无所求,自心为神。

    一名乾道见此,便主动向张易攀谈。

    “先生是从朱陵洞天来?”

    “正是朱陵洞天青玉坛弟子,来访洞真墟福地!”

    乾道指了一条路,便让张易去了。

    那几位学生见到,便问乾道:“他怎么就能进到里面去?之前不是说不让我们进去吗?”

    后面乾道怎么劝的的张易一概不知,入了殿后,只是一处孤寂的院落,原来是道士们起居之所。

    张易眼前却是不同,只见竹林曲径通幽处,沿着青石板的小路走了数里路,豁然见到竹林中许多修士打扮的巫师,席地而坐,或对弈,或三五成群激烈的争论,有人调素琴,奏广陵旧曲,有人按碧箫,吹《忆故人》以和。

    更有甚者,袒胸露乳,纵酒作乐,浑然不觉世事。其他人亦司空见惯,不以为然。

    “有外人来,莫要失了仪态!”一位夫子模样的白须长者,呵斥道。

    众人才发觉一位少年,闯进了竹林。

    “那后生,何以来此!”袒胸露乳男子呵道。

    张易闻言,稽首道:“弟子玄易,奉师命回宗门学习!”

    “明钰君休得无理,此乃问真师叔祖座下弟子玄易师叔,你需得唤一声师叔。”又有一位青年呵斥道。

    至此众人才知,原来是新入门的人。

    那白须夫子这才走到张易面前道:原来是师弟到了,愚兄玄齐,是问道老师座下首徒,日前收到师尊传信,说是问真师叔座下弟子归来宗门修行,特意让我等备下洞府以待师弟。

    而后,又招呼竹林中的其他人一一见礼。

    张易这才知道陈向教授在洞真墟的辈分是如此的高。

    这竹林中众人,最高也就是几位师兄,其他人等均是自己师侄,侄孙辈。

    见了礼,玄齐师兄便带领张易去准备好的洞府,一路上向张易介绍洞真墟的情况。

    洞真墟祖师爷乃是西岳真人韩终所治之处开宗立派至今已有四千年。至今一千年的字辈有:“道德大命新,清虚问玄明,空灵见自心”中的虚问玄明空五代弟子。

    现在的宗主是虚度真人,常年在不远处的鹅羊山福地清修,不问世事。座下问道,问法,问真三大弟子。首徒问道便是代管宗门的代门主,也是玄齐的师尊,除却玄齐,还有一位道号玄紫的弟子。

    问真便是陈向教授,张易的师尊,虚度师祖闭关修炼前两年收的弟子后来由问道代师授法,所以两人极其亲近。

    问法师伯早年入洞真秘境历练,至今尚未出来,生死未卜,门下也有几位弟子,分别为玄元,玄武,玄真。

    玄字辈还有几位师祖一辈的师叔祖的弟子,如今大多在昆仑任职,不在宗门。

    玄字辈在宗门的现在只有玄齐,玄元,玄武以及张易自己。洞真墟号称炼器第一宗门,其实真正的门人上上下下不足半百,最年长的虚度师祖与最年幼的张易更差了一个明清两朝,算是人丁不兴。

    张易入门时,问道在昆仑办事,问法在迷境,所以都是其他虚字辈及问字辈的宗门长辈做见证。玄字辈以及以下的弟子是不能为长辈收徒提什么建议的。

    两人走了许久,才走到一处洞府,玄齐道:“师弟,此处便是宗门为你准备的洞府了,洞真墟最讲究自食其力,一应衣食,都需自给自足,师弟尚未辟谷,愚兄早早为你种下了些蔬菜,养了畜禽,你且自行料理。洞真墟外的云麓宫常有凡人游玩,师弟切记不要泄露了巫师身份,常有灵觉高的凡人,误入洞真墟,要及时驱逐出去,今日我门下明钰失态,冲撞了师弟,也是饮多了酒,误以为师弟是误闯进来的凡人,还请师弟莫要见怪!明日便叫他来给师弟赔礼道歉!”

    张易那好意思计较这些,忙道“不必计较!”。

    自己年纪不过十五,玄齐乃是前清生人,那明钰说不得百八十岁的人,论起来都能做自己祖父,自己仗着辈分也不好初来乍到就不依不饶的对人家!

    送走玄齐,张易才打量起这座“洞府”,说是洞府,实为木屋!一间卧室外带洗手间,一间茶室,一间炼器室,一间厨房。

    木屋外竹篱笆围着一块地,种了几垄菜,三两株桃树,几只鸡鸭在菜地里刨虫子,角落里一个小棚子还养着一头羊。原来巫师是如此的田园风!

    把护树罗锅,小舞,山鸡都放出来透透气,有防护罩在也不怕它们乱跑!寻宝鼠在储物袋安了家,抱着它的宝贝们不肯挪窝,张易也随它去。

    翌日,明钰赤膊,背着荆条,上门来搞了一处“负荆请罪”。

    “弟子万死,不识得师叔,口出不逊,冲撞了师叔,请师叔责罚!”

    荆条搁在背上,划出血痕,他背上早已血肉模糊,定然是遭了玄齐一顿打再来此。区区一句“那后生,何以来此”便遭此一顿打,洞真墟上下尊卑秩序,可见一斑!

    “速速愈合”

    张易去了他的荆条,又治好了他身上的伤口才道:“你不认得我,自然不知者不怪!小事而已,莫要挂在心上!”

    又请了明钰到茶室喝茶,攀谈一会,把此事揭过。

    这明钰也是个妙人,凡人出身,清末遭遇战乱,湘军打太平天国,年纪不过七八岁的明钰偶然相遇了下山治病救人的玄齐,丹道器道不分家,明钰本是个小巫师,虽然未曾入学,自然也有几分灵异,看破了玄齐的法术,当时惊为天人,抱着玄齐的大腿不撒手。

    甩又甩不脱,赶也赶不走,无奈收下做个记名弟子,带着行走江湖。后来返回洞真墟,发现他有几分天赋于是收下做了正式弟子。

    明钰为人洒脱,不拘小节,同门也喜爱他,唯独爱饮酒,且每每饮醉,弄出的无关痛痒的闲话,都是同门,也不会记怪他。他酒醒就被他师傅打,打的皮开肉绽,再又负荆请罪一番,其他人都当是看个热闹。所以洞真墟内有一景,“明钰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