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朝当皇帝
繁体版

第二百五十七章 决议通过

    这一下,不管是顾佐等御使,就连其他的官员也都跟着一起炸锅了。

    不再调任,也就意味着,只要进了都察院,可就再也没办法出来了。

    众所周知都察院是个清水衙门,所干的也都是得罪人事。

    有功劳皇帝未必会给嘉奖,但朝廷上出了大事,却往往是第一被皇帝责罚。

    像这样一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衙门,愿意主动加入,一头扎进来的人,基本上都是抱着镀金,之后外派之类目的的。

    但此时李天一句话,彻底堵死了,这些御史大夫们的进阶之路,他们会是如何的反响,可想而知。

    顾佐反而很快就淡定了下来,毕竟他天性如此,都察院也是他一直想要进入的衙门,此后会不会再离开,对他来说其实并无所谓。

    但金有德不同,一个月前,他还是刑部尚书,虽然油水没有户部那么大,但不管怎么说,也都是能捞到钱的好位置之一。

    担任督察御史这段时间,收入少了很多,已经让他老大的不乐意了,此时永远被框在这个位置上,他如何甘愿。

    于是他急忙给手底下的人打眼色。

    一个十分巴结他的年轻御使站了出来,拱手对李天说到,

    “敢问陛下,此举到底是何意,这样一来,都察院岂不是成了一个特立独行的衙门,今后愿意加入都察院的人,恐怕会……”

    李天早就想到会有人生出如此疑问,他也早准备好了措辞。

    面对群臣,李天朗声道,

    “天下贪腐之事屡禁不止,从未断绝,朕在这里,问尔等,难道天下官员都是这么缺钱吗,难道除了贪腐,他们就没办法活下去了吗!”

    众人都是脸色微变,没一个人敢在这个时候出声。

    李天继续说到,

    “朕以为,大多数贪腐的官员,根本就是为了贪而贪。顾名思义,他们之所以当官根本就是为了揽财而来。

    所谓千里当官只为财,说的就是这类人。”

    他这话也算是够狠、够辣的了。

    自古到今,哪有皇帝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李天还是第一个当着群臣说出这句话的。

    他们会是是如何的震撼,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朕也不说,所有人都是这样的,但不可否认,这样的人,在朝廷之中,定然存在的。”

    “工部中有,吏部中有,甚至礼部,兵部,朕的内廷之中,这样的人一定存在!”

    “而作为监察百官,整肃风纪的都察院中是否也有,吕震的例子就在眼前,朕也不用多说了吧!”

    “然而,负责监督的人都难免贪腐,试问,朕还敢相信谁。”

    说到此处,他目光顿时变得锐利,直刺站在最前排的几个六部尚书。

    “你们一个个都和朕说说,谁敢拿自己脑袋和朕保证,你们的部下你们负责的衙门之中,绝对不会出现贪腐之人。”

    “有一个算一个,你敢保证,朕就敢下令彻查!谁敢,就站出来说话!”

    不管是夏元吉还是钱义都是默不作声。

    这种事,谁敢保证啊,出声就是死的事,除非他们疯了,否则,谁敢在这个时候吱声。

    一句话将所有人彻底震慑住了。

    李天又继续说到,

    “都察院首先要做到干干净净,给出的调查结果,才能取信于朕,才能取信百官,以及天下百姓!”

    “然而,都察院的御使们也是人,是人就可能存在被腐化的可能,想要杜绝这一切,唯有将都察院独立于所有衙门之外!”

    “朕这么说,尔等可是理解了!”

    见没人说话,杨士奇这几个心里早有准备的人,顿时站出来,高声道,

    “陛下所思所想,皆是利在千秋,老臣支持陛下!”

    李天对他们点了点头,将目光转向了夏元吉,钱义,吴中等人。

    “维吉,之融,吴尚书,你们又觉得如何呢,是否需要朕让都察院也帮你清理一下那些蛀虫呢。”

    三人得到李天的点名,各种小心思顿时抛掷云外,连忙拱手道,

    “陛下深谋远虑,臣等远不及也!听完陛下所言,臣等也是豁然开朗,还能有什么见解呢。”

    六部尚书,已经有三个表明了态度,而内阁更是全数通过,这项决议,也算是正式通过了,再也没有收回成命的可能。

    李天的目光扫过殿中所有人,发现大部分人的脸色其实都不是很正常,尤其是那些清流言官,脸色更是惨白。

    无他,朝中官员关系错综复杂,即便独立在六部之外的都察院,也是这帮清流们下手的重灾区。

    清流们能够掌握朝政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都察院的奏疏,来为自己某求福利。

    李天这一次,可以说是彻底断了他们和都察院的联系,让他们在朝堂之上的话语权,顿时折损了大半,他们脸色不怎么好,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除了他们之外,脸色最差就数此时在职的都察院御使们。

    他们多数都是有着清流大儒关系背景的,来都察院任职,更多的是出于利益和今后前途上的考量。

    毕竟有过在都察院任职的经历,在皇帝的眼中,总是比普通官员更值得信任一些的。

    只不过这种状况,从今天开始,就彻底的改变了。

    只许进不许出,一辈子老死在都察院中。

    对那些,本想来镀金,走走过场,有背景、有抱负的人来说,他们的前途,可能就此彻底的断绝了,这种致命的打击,没让他们当成崩溃就已经不错了。

    原本只是一场商议都察院御使人选的朝议,此刻居然变成了整个朝堂的默哀日。

    六部之外少了都察院,人员流动必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只是这种变化,到底是好是坏,还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李天也不再理会,朝臣们的窃窃私语,更没把那些御使们哀求的神色当回事。

    对身边的江保使了一个眼色,江保立即扯着嗓子喊道,

    “退朝!”

    李天刚走,群臣们就争相凑到了一起,相互商议着对策。

    闹哄哄的一片,简直比菜市场还要热闹。

    杨士奇等人嘴角含笑,没有参与进去,而是跟着李天直奔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