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我是个正经人
繁体版

第029章:我清贫的家

    苏家村距离黄塘镇不到三公里,平时到学校或者放学,想要回家,直接走路就可以。

    苏亦一走就是好几年。

    过去的几十年,周边村子的学生,离校返校基本上都是靠步行。

    周五下午或者周日下午,周边的乡道都是背着书包的同学。

    成群结队,打打闹闹,好不欢乐。

    不过这种现象越来越少了,随着大家的生活水平变好,家里或多或少都有摩托车,要不就是舍得花钱乘坐摩的或者三蹦子。

    对于苏亦来说,却没啥改变,每一次返校回家都是靠着双腿,也不会有家人过来接送,因此,每一次走在路上,看着同村子乘坐摩托车回家的小伙伴,他都充满了羡慕。

    在路上,遇到同龄人打招呼,就更加尴尬了。

    没法子,还是因为家里穷。

    舍不得花钱。

    当然,他家肯定不是最穷的。

    然而,他内心确实最为敏感的存在。

    当然,这种现象,随着堂哥退伍回来,基本上也不存在了,这不,他现在一个电话就能够让堂哥过来接他。

    也不需要一个人拖着行李走路回家,再不济花几块钱拼车回家,也没啥问题。

    以前的他,孤僻却敏感,自卑到骨子里面。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跟他的家庭有关系,爷爷跟爸爸都是苏家村小学的老师,同龄人天生就排斥老师家的孩子,再加上,爷爷性格耿直,看不惯村子的事情,就爱说一两句,教书几十年人,但是在村子口碑好坏参半,因此,从小苏亦就被同龄人排斥。

    此外,加上家里两大劳力都是乡村教师,经常被欠薪,又在学校花费大量的时间,没法务农,家里孩子多,开销又大,还供着孩子上学,老爸腰部有伤,干不了重活,长年累月,变得越来越懒了,除了在学校上课以及一些必要的农活,家务活基本上不干。

    那怎么办?

    当孩子的,肯定要累死累活了。

    苏亦记得去黄塘一小上学之前,中午十一点放学以后,还要出去放牛,中午太阳最辣的时候,他还要出门放牛,这时,村子的老人都已经把牛赶回来了。

    然后,在外面晒了两个小时,等下午上课铃声响起来,才着急忙慌把牛从山坡赶回来,因为还要回来上课。

    在农村,一头牛就是一个劳力。

    苏亦为啥皮肤这么黑?

    就是因为小时候放牛的时候晒的,当时,根本就没有防晒意思,不晒成黑炭已经是万幸。

    从小被同龄人排斥,此外,又太忙了,根本就没有时间跟小朋友玩,性格不孤僻才见鬼。

    小学二年级,班上要交2两块钱去郊游,他回家跟妈妈说的时候,直接就被拒绝了。

    一是老妈舍不得花钱,二是他去玩了,就没人去放牛了。

    他全家,五个孩子。

    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他倒数第二,不上不下,累死累活。

    小时候,他搞不懂,为啥家里那么穷。

    明明人那么多,家里的地也那么多。

    为啥偏偏没人干活。

    有时候,太辛苦了,一边干活一边偷偷哭,然后不断地骂爸妈没本事。

    那是小时候,不懂事的怨念。

    但,父母确实也没啥本事。

    他爸爸苏运成是长子,从小被他爷爷奶奶以及家里的长辈宠溺,因为他太爷爷老来得子,长子长孙,恨不得天天捧在手心那种,造成他老爸苏运成长大以后,好吃懒做,性子懒散,老爷子又是劳碌命,啥事都帮老爸操心,老爸就更不愿意管事了。

    苏亦五个兄弟姐妹从小都是爷爷带大的,这就很离谱了。

    因此,苏亦从小就跟父母不怎么亲。

    再加上他爸妈两个性格都不怎么好,动辄打骂孩子,造成他家兄弟姐妹几个,也没谁会去依赖爸妈,从小啥事都自己处理。

    要论对父母的怨念,真的是一箩筐。

    主要是小时候太苦,父母也不靠谱,干啥都要自己去处理,受尽白眼,没少被嫌弃。

    偏偏长辈都是教师,还很爱面子。

    因此,再次回到苏家村,苏亦感慨万千。

    今天是周一,他是下午四五点回家的,家里根本就没有人,老爷子退休以后,跟奶奶到隔壁镇跟二叔一起生活,帮忙接送堂弟堂妹上学。

    现在,村子就只有他爸妈跟小妹在家,哥哥今年刚刚毕业,留在外地上班,姐姐三个都在大陆打工。

    家里的农活,都靠老妈一个人,因为小妹今年也六年级了,所以,通常他回家,老妈一个人在农田里面都是待到晚上七八点才回来。

    老妈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辈子只会干农活,偏偏动脚慢,干啥都慢。

    农活又多,老爸又不靠谱,生活压力太大,脾气就很暴躁。

    因此,不管学校有多热闹,回到家里,永远都是冷冷清清,而且还充斥着一股寂寥。

    跟苏放分开之后,苏亦开始把行李放到后面的小屋,换上旧衣服,就开始忙活。

    家务活太多了,他不干,一会小妹回来就地要忙,甚至,老妈还要忙到凌晨才能睡觉。

    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把在院子晒的稻谷搬回屋子,这些都是来不及经过风车筛的稻谷,虫子尸体稻杆碎屑特别多,用簸箕搬运,沾到身上,痒得不行。

    苏亦从小就讨厌晒稻谷。

    但这玩意,不搬回屋子也不行,晚上雾气太大,第二天就湿透的。

    这种重复性的家务活,很烦人,又没法子不干。

    看着放满屋子的好几堆没筛糠的稻谷,苏亦就知道这些活都是老妈等他房价才一块干的。

    一看到这些玩意,他就头疼。

    家里农活太多了。

    然而,他暑假又很宝贵,不能像以前一样都窝在家里跟老妈干农活。

    一时半会,他没有想到一个好的办法解决。

    除非不种田,不然,家里远远都是脏兮兮的,充满田园诗意的农家小院只存在抖音。

    花了十几分钟把院子的稻谷都搬回屋子,事情还没完,还需要搞卫生。

    家里的卫生,平时除了小妹弄,他爸妈两个基本上不弄,祖屋正厅的座椅板凳都满是扬尘,他找旧衣服简单擦拭一下,也没用湿布擦拭,不然,刚擦拭完毕又沾满灰尘。

    前段时间,才收割稻谷,家里除了谷堆,就是稻杆,各种飘飞的碎屑,空气之中都充满着瘙痒感,待在家里特别难受,又不能不待。

    把乱扔的稻杆堆归拢好,太过于乱糟糟的,苏亦就开始点火烧起来了。

    老妈肯定是不舍得烧的,要留下来垫牛棚。

    苏亦也不管这些,其实,每一年的稻杆都留得很多,然而,来不及晒干放入屋子,堆放在外面,被风吹日晒,很快就腐烂,除了长蘑菇之外,没啥用。

    也不对,腐烂的稻杆堆还要用牛车拉到农田当肥料。

    物尽其用,完美循环。

    但,这些都是活,只要待在家里就永远都在忙。

    别说创业了,要是光待在家里处理这些杂活,整个暑假都过去了。

    然而,他不干,母亲生气了,就开骂,而且特别轴,非要自己干。

    一边干一边骂。

    倒是跟他们小时候,没啥两样。

    人家重生回到家中,看着父母就两眼通红,满是感动,还有浓浓的鸡汤喝。

    他重生回家,啥都没有。

    只剩下一堆农活。

    但,苏亦现在也不埋怨了,这就是他的家,清贫的家。

    如此清贫,却依旧愿意把他供上大学,甚至掏空家底,也让他复读,最后还愿意花高额的学杂费给他读个三本。

    子不嫌母丑,狗不厌家贫。

    他有啥资格埋怨?

    花了大半个小时,搞好卫生,院子终于有能够放下小板凳的位置了。

    别以为完事了,活还没完,还很多。

    先舀稻谷喂鸡,等小鸡喂完,还要垛猪草,然后开始烧猪食,准备喂猪。

    这些活,他不干,等他老妈回来,磨磨蹭蹭,基本上都干到三更半夜才能吃晚饭了。

    不把家里这些祖宗伺候好了,鸡屎遍地不说,饿极了,还会冲到厨房自己找吃的,不围栏的母猪,破坏力极强。

    拆除房门都有可能。

    做完这些,苏亦开始淘米做饭。

    淘米是真的淘米,沙子太多,一不小心,崩掉牙齿,而且,还是用自家种的葫芦瓢子来淘米,很考验技术活,要搁前世,都可以个短视频或者一场直播了。

    淘好米,开始烧火做饭。

    从五岁开始,他就需要烧火做饭,以前还需要垫着小凳子,十年过去了,厨房的灶台,依然如故,但他的个子已经有好几个灶台的高度了。

    然后,又开始翻看厨房还有什么菜。

    其实也没啥东西,就是各种家里种的瓜菜,比如南瓜,白萝卜以及苏亦也叫不出来的青菜,因为没有冰箱堆放,都焉了。

    苏亦找了一个比较小的南瓜,就开始切半,刨皮,切块,然后跟他从市场买回来的五花肉菜炒在一块,他知道家里没肉,特意买回来的。

    白萝卜嘛,拿来煮排骨汤就可以。

    青菜,直接清炒就好。

    再加上一道罗非鱼,差不多了。

    弄好晚饭,差不多就是六点多了。

    小妹率先回来,就算是六年级,很快要升学考试了,她还是要回来做饭。

    一回来,见到苏亦在家里忙活,还看到如此丰盛的晚餐。

    小丫头就开始哇起来,“二哥,你一回来,就做那么多好吃的,太厉害了。”

    苏亦笑道,“饿了吧,洗手准备吃饭。”

    小妹有些犹豫,“不等爸妈?”

    “我一会骑车过去把老妈接回来,老爸就算了,他肚子饿,就从小学回来了。”

    苏亦也饿了,直接跟小妹两人开吃。

    小妹边吃边说,“二哥,你现在烧菜这么好吃了?”

    苏亦笑,“因为长大了啊。”

    吃完东西,小妹才反应过来,“二哥,你怎么有钱卖肉回来的?”

    苏亦笑,“中考,爷爷不是回来一趟,给我钱嘛,省下来的。”

    小丫头恍然,满是羡慕,“我明年也读中学了,到时候,就有钱攒了。”

    “现在就可以。”

    说着,苏亦抽出十块钱递给她。

    小妹有些不相信,“真的给我的?”

    “是的,不用怀疑。”

    看着小妹欢快的接过钱放进口袋里面,苏亦满是感慨。

    他读研三年,已经工作的小妹,可没少给他钱花。

    还生怕他没钱,不好意思跟她,就找着各种理由给他发红包。

    一想到这,苏亦满是心酸。

    这几年,就小妹跟爸妈在家里,要多累,就可想而知了。

    整个人就一个小黑碳。

    以前,哥哥姐姐们都在家里的时候,她最小,也最受宠,基本上不需要干农活。

    但,苏亦跑去黄塘一小读书,留在村子的小妹,基本上就包揽他的部分了,放牛做饭都是常事。

    但凡有农活,一放学就到田里干活。

    也因为如此,小妹的成绩不怎么好。

    当然,也不是说苏亦去镇上读书,就啥也不用干了。

    想多了,一旦家里忙了,老爸骑着摩托车就把他从镇上拉回来干活,第二天早上再把他送回学校。

    这种事情,一直到初中也还持续的。

    他真正的不需要干农活,还是上高中以后,宁江市区太远了,不可能随时随地拉回来干活。

    一个乡村教师,微博的工资根本养活不了偌大的家庭。

    更不要说动不动就被欠薪,还有各种人情支出。

    再加上,家里长辈常年劳累,体质弱容易生病,高中之前的家里,一直都很穷。

    又穷又累。

    让苏亦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厌恶。

    这也是为啥,他长大以后不愿意读师范专业的原因之一。

    好吧,以他前世糟糕的成绩,想读也考不上。

    揉了揉小妹的脑袋,苏亦也不让她继续忙活,“赶紧回学校晚自习吧。”

    “我还想洗澡呢。”

    苏亦笑,“吃饱洗澡不好,简单擦拭一下吧,下晚自习回来再洗。顺便把老爸喊回家吧。”

    把小妹送回学校,苏亦就骑着自行车自家的农田找老妈。

    稻谷到收割回家了。

    但其他瓜、菜苗却刚刚种下,需要除草。

    除草就是他老妈的爱好了。

    根本闲不下来,没事干就到菜田帮这些瓜菜除草,一待就很晚。

    而且都是蹲下来,一根根的拔草,她担心伤到柔苗,不愿意用锄头除草,效力极低。

    通常就是一片菜地,后面的杂草清除完毕,前面就已经长出来了。

    没少被他们说,但,人就是固执,根本不听,大量的时间都花费在这些上面。

    一直都在忙,却没啥效率。

    家里的事情也不怎么管,天天就伺候这鞋菜地。

    然后,老爸也不管家里的事情,一回来,没人喂鸡喂猪,这些嗷嗷待哺的小生命,吵得让人心烦,两人就容易吵架,吵架多了,老爸就更不愿意着家了。

    不出意外,苏亦赶到菜地的时候,老妈还蹲在上面拔草。

    见到苏亦出现,还满是意外。

    要搁以前,苏亦就要蹲下来,跟她一起拔草了,现在,没有这耐心了,直接把她的锄头跟扁担一拿,跳着箩筐,就把人拉回家。

    等回到家中,看着被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家里,看着老爸一回家,啥也不干,只顾着看新闻,老妈罕见的没有骂人。

    也对,要不是被生活的重担压着喘不过气来,谁又愿意成为一个泼妇呢。

    吃晚饭的时候,夫妻俩还关心起来苏亦的成绩。

    得知,他稳上省一中,都高兴的不得了。

    然而,等苏亦告诉他们,他明天就要出去打暑假工,要挣学费,夫妻二人就开始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