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王权
繁体版

第四十五章 和解

    盛京将军全称“镇守盛京等处将军”,清军八旗军制中,八旗的军队中分为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禁旅八旗就是驻守在北京的禁卫军,俗称京营,最初有骁骑营、护军营、步军营、前锋营。护军营与前锋营平时警卫宫禁,皇帝外出时扈从行营,是八旗兵的精锐。以后陆续增设虎枪营、火器营、健锐营、善扑营为特殊兵种。而驻防八旗则是被清政府派驻到全国各地扼要守险的八旗军,最高长官称为将军,一共十四个,即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绥远将军、江宁将军、成都将军、西安将军、宁夏将军、荆州将军、杭州将军、福州将军、广州将军。

    八旗军制是军民不分,也就是说,盛京将军是上马领兵,下马管民。这样说来,盛京将军也算是军权在握的封疆大吏。但实际上随着清朝不断迈向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顶端,盛京将军虽然排在众多将军之首,但是这种职务,比较军机大臣等中枢职务,逐渐变成了地位高而实权不大的职务。更多的时候,盛京将军是作为培养威望的跳板或者干脆就是退休前体面的存在。

    肃顺辞去顾命大臣的职务,请缨担任盛京将军,这是在向两宫求和了。

    这两道奏折如果被准了,结果与政变成功的结果一致,但效果却比政变来的要好。

    然而在场的都是政治场中的大佬,深知政治斗争如你死我活般残酷。纵然在场大佬想妥协,却也吃不准肃顺是不是另有算计。

    端华看众人沉默不语,心中不由安定了许多。他孤身进宫本来心中还是有些忐忑的。但是“肃顺派来的人”曾详细说过进宫的情况以及在场诸人的反应,这时看来竟然丝毫不差。

    端华看众人依然没有说话,知道时机到了,按照嘱咐又拿出一封奏折,道:“臣还有一本。”

    在场众人不由乍舌,竟然还有?

    “臣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两江等处事务曾国藩上奏。”端华说完将奏折高高的举了起来。

    奏折的内容大抵是对太平军的战斗中又吃了亏,算是日常军务的通告,但是曾国藩在这个时候上折子似乎是表明了什么立场,或者说,此时说打了败仗倒是有点威胁的味道。

    湘军目前是对抗太平天国的主力队伍,算是全国范围内战斗力最高的队伍之一。湘军绝对的头目曾国藩的态度是至关重要的。政变前,所有人都笃定的认为尽管肃顺对曾国藩有知遇之恩,但曾国藩不会趟满人权贵斗争的浑水。可现在看来却又不是那么回事。

    “哀家倒是觉得这肃中堂劳苦功高,跑到关外当个盛京将军是不是有点委屈他。”圣母皇太后开了口,这话虽然看似把话题引到肃顺之前的奏折上,但却是定下了与肃顺和解的调子。

    恭亲王赶尽接过了话茬道:“皇太后所言极是,肃中堂是大清栋梁,怎可到关外受苦。”这话看似是关怀,但内里的意思自然是想给肃顺个京城的虚职,放在身边看着。

    端华却道:“恭亲王此言差矣,关外乃我大清龙兴之地,能替先祖守业也是肃顺的福分。另外咸丰十年关禁新开,关内有的百姓已经开始向关外迁徙,盛京乃出关首冲之地,肃顺怕也不会闲着。”端华这话自然是明确的提出了条件,非盛京将军不干。

    圣母皇太后想了想,若说官位,肃顺已经做到了一人之下的位置,若辞了顾命大臣,在京里另派差事,怕他也没脸面干。盛京将军听起来威风,实则是个没实权的,让他干也无妨。于是她开口说道:“肃中堂现在仍是顾命大臣的身份,他本人去留何方,自己自然应是说了算的。”转头又对母后皇太后说道:“姐姐,肃中堂的话我们姐妹一向是信的。”

    母后皇太后点点头道:“如此,一切就按肃中堂和诸位王大臣的意思办吧。”

    圣母皇太后要比母后皇太后还大上两岁,但是从位份上来讲,母后皇太后是原来的皇后,圣母皇太后自然是要叫她姐姐的。现在两人处理政务的模式已经逐渐确定,主意一般都是圣母皇太后来出,但是最后一定是从母后皇太后嘴里说出来。这也是两人地位的体现。

    算起来两人今年才都二十多岁,说白了就是两个小寡妇,但在政治上两位寡妇却越发的成熟,从结果上来看两人成功的斗倒了权倾朝野的肃顺等八个顾命大臣,随着肃顺的奏折的上奏,两宫垂帘听政只怕很快就要开始。两位太后,母后皇太后是原来咸丰皇帝的皇后,为东宫之主,宫里俗称东太后,当然她的徽号——慈安,也是在后世响亮的存在。而圣母皇太后是原来咸丰皇帝的懿贵妃,同治皇帝载淳的生母,因住在西六宫里的储秀宫,宫里俗称西太后,当然她的徽号更是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中响彻天际——慈禧。

    端华很快告退,今天开始,他就是真正的闲散王爷,作为****,这也许是件好事。而他来不及思考太多,上了轿子才算松了口气,整个后背早已湿透,在他硬着头皮拿出曾国藩的奏折的时候,后背上的汗就止不住的往外流。毕竟就算是****犯了欺君之罪也是要死的。

    当然奏折也不算是伪造,只不过是从近日曾国藩小败的奏折中挑了没有上奏的一个,顺便改了落款时间而已。

    改了落款时间呈到御前也是妥妥的欺君之罪啊。

    好在结果两方都很满意。端华总算松了口气。

    而此时,载恒却并不满意。因为肃顺表示他要绝食了。载恒看了看一脸视死如归的肃顺,又看了看厨房刚烙出来的大饼,摆了摆手喊了声:“十一、十二。”

    两个少年赶尽跑到他身前打千道:“奴才在。”

    “喂肃大人吃饼。”

    “嗻。”

    载恒不管肃顺生气的叫骂转身出了门,很快他的叫骂就变的断断续续,像是嘴里不停的被人塞上东西。

    门外宫友道像是等候多时,上前打千请安,载恒一摆手,宫友道弓着身子到了载恒身边说道:“我找了八卦教的人,他们说教主闭关了。你要找的那个张辰似乎是拜了捻军赛诸葛为师。”

    载恒摇了摇头道:“那赛诸葛就一土匪师爷,张辰哪会看上他?看来公孙云故意躲我,你说他躲就躲,还非得扣下张辰当人质,就这么信不过我?怎么说我也……算了不说了,你原来是八卦教卦主,听说你们有验证公孙云身份的方法,他第一个肉身真的是唐赛儿?那他现在多大了?真能长生不老?”

    宫友道想了想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才对载恒说道:“验证手段是真有,我们艮卦的是块玉佩,上边有个引字,只要是公孙教主的真身碰到那块玉,那玉就发光,别人就不行。八个卦主各有传承,方法也全然不同,交错验证下应该不会出错。”

    “哦?这么神奇?那你那块玉现在在哪?”

    宫友道脸上露出了痛苦的神情道:“本来我辞去卦主之位应当将玉交还的,但是因为继任者一直未出现,玉还是我暂时保管的,只是,我将那玉一直放在我儿子身上,我家变故时,那些人……那些人放了火,家里人的尸身都分不出来,玉自然也找不到了。”

    “报仇的事情不用着急,快了。”载恒身手拍了拍宫友道肩膀,示意他直起身来。

    所有人和载恒说话都十分的谦恭,毕竟猫着腰跟四岁小孩说话,想不谦恭都难。

    宫友道直起身来,更谦恭的人便飞奔而来,李福离着老远就掸了袖子,跑到跟前咕咚一声跪了下去大声道:“奴才给主子请安。”

    载恒摆了摆手,李福便跪着凑过来,低声说道:“宫里的事情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