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之年
繁体版

龙胆银枪

    云烨城的歇雨楼一如既往的安谧,胡淤终于扯了幔帐,二楼的房间瞬间明亮了不少,往日里如梦似幻的人来人往真切了许多,小影虚弱的靠在窗口,阳光撒在结实的身体上,小影的背白皙光洁,一杆长枪刺青栩栩如生,要不是刺青显眼,胡淤差点都忘了他是一个气血方刚的男子。

    “小影,你背上的长枪刺青是怎么来的?”

    吃力的系好纱带,小影咧了咧毫无血色的嘴唇,微微一笑。

    “儿时,娘亲带我去纹的,我还记得当时她老人家小心翼翼的从怀里掏出一张发黄的纸来,再三叮咛那位纹身的师父,且不可纹错了!”

    “你就没有打听过这个纹身的由来吗?”

    “我也想问呢,可母亲总是闭口不提,后来,阳国入侵,母亲惨死在阳国铁蹄之下,就连我...当年要不是大人收留,早就饿死了!”

    小影故作轻松的模样恍惚间勾起了胡淤的往事,那段苦难的日子仿佛就在昨日,永王言敷语,眨了眨泛红的眼睛,胡淤开口问沈一扬的事。

    “临行前你不是安排人查沈一扬吗?有什么结果?”

    闻言,小影的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大人...”

    “行了小影,我已经不是什么大人了,大势已去,只是牵连了你。”

    “大人...”

    “好了小影,我明白你的心意,说说沈一扬吧。”

    小影沉默了一会儿,这才幽幽的开口。

    “手底下有一个叫司马青的,博古通今,有过目不忘之能,我安排他去盯这件事了,此人能力不俗,想必有些收获。”

    “叫进来吧。”

    一个干练的少年推门而入,神采奕奕,双眼出奇的明亮,胡淤一看惊叹不已,多少年没见过这么精神的少年了,想起那些峥嵘岁月,不免感叹岁月不饶人啊。

    “你查到了什么?”

    “回大人,卓修把沈一扬掩护的很好,至今我还没有明确证据证明此人是阳国细作,不过...”

    “无所谓了,沈一扬是阳国大将军王雾雷的儿子,你说不过?怎么还有别的什么发现?”

    “我查了查沈其心,此人背景干净,倒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其妻叶云和安民府大将军叶音多年前失散的妹妹同名,似乎是同一个人。”

    “当真?”

    “我查证过,虽不能确定,但八九不离十,此外,我查了一下叶音的出身,当年北境漠人族发生叛乱,兄妹两联袂出逃,直至息壤神谷叶音这才和叶云走散,后来先帝登基,亲巡边境,这才有了今天的安民府大将军。”

    “这能说明什么?”胡淤听的有些不耐烦,忍不住问。

    “大人有所不知,武英军于义乾帝元年初建,第一任统帅名叫朱文,后来北境漠人族犯境,人王耶亓之帅军与武英军在息壤神谷大战,此一役双方不分上下,耶亓之与朱文英雄相惜,定下盟约,双方统帅把对方的兵器纹在了自己以及军队的身上,以此为证!并言明只要对方的军队还有一人,便永不犯境。”

    “你是说叶音的身上也有我武英军的标志?”

    “不错!”

    胡淤突然想起了小影背上的刺青,看了一眼已陷入呆傻的小影,激动的问司马青。

    “那你可知当时朱文使的是什么兵器?”

    “一杆龙胆银枪!”

    胡淤一把拉过一旁呆若木鸡的小影,指着背上的刺青问。

    “可是这个形状?”

    司马青也是一愣,不顾双手冰凉,轻轻的贴上小影光洁的后背。

    “难道小影大人是...”

    胡淤恍然大悟,一切都明白了。

    “你下去吧!”

    “大人还有一件事,我一直想说。”

    看着司马青欲言又止的模样,胡淤觉的有些好笑,收拾了一下震惊的心情,温和的说。

    “讲吧!”

    “当年捡叶音回来的人叫许然,如今的调令司总司大人,而且回京之后,他就在先帝欧阳石的支持下创立了白灵卫,可奇怪的是白灵卫成立设立了正副两个统领,目前只有副统领一职由然担任,我核查过近几年白灵卫的调动,除了许杰明面上的调动之外,白灵卫有几次大规模的调动并没有经过许杰的许可,可许然却没有追究,这很不正常!”

    “你想说什么?”

    “方外四府之一的岁寒府也就是在那一年由程倦也正式执掌,我怀疑,白灵卫的正统领一职或许就是程倦也!”

    “可有实据?”

    “我在广宣会的来往的信件中发现,白府灭门案发之前,阳国细作在不知城发现有白灵卫活动的痕迹,还有上一月的长虹堤决一事,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程倦也肯定是提前收到过消息,至于他为什么没有声张,我想他肯定有别的目的。”

    胡淤出了一身的冷汗,要真是这样的话,自己以前的每一步谋划都在程倦也的算计之中,就像猫逗老鼠一样,悠闲的看着自己上下折腾。

    小影更是吃惊,喃喃的说。

    “可有一点我不明白,既然程倦也明知道我们想让他武功全失,为什么会那么乖巧的配合呢?他程倦也到底想干什么?”

    胡淤摇了摇头,问一旁的司马青说。

    “你还知道什么?”

    “大人,我在露台山野闻中看到过,当年程储登境之时也曾武功全失,在露台山枯坐三天三夜,后感悟天地,这才登境。”

    “你是说程倦也早就知道这件事,他武功全失是故意配合我们演了一场戏?”

    “不错!”

    “可他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难道他想自己做皇帝不成?正好假借花银丹之毒,让皇帝对他放下戒心?”胡淤说。

    “我看不像,习武之人一身气血是最宝贵的,稍有不慎便会身死道消,犯不着冒这个风险。”小影沉思说。

    “你怎么看?”胡淤问司马青。

    “大人,我认为程倦也此举意在灭国!”

    “你说什么?”胡淤和小影顿时大吃一惊,这孩子当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

    “大人细想,十年前广宣会成立,几乎在同一时间,白灵卫在先帝的支持下也正式成立,按理说,广宣会作为阳国卧底的立身之所,以白灵卫的实力不可能察觉不出其中的异样,可这十年来广宣会的发展一帆风顺,这导致阳国细作越来越猖狂,再后来,王之仁投资广宣会,禹城买官,这桩桩件件似乎都是白灵卫有意为之,我想其目的是为了让阳国放松戒备,花费大量人力在我华朝布置。”

    胡淤顿时豁然开朗,他接着司马青的话头说。

    “再接着,我武英军介入,无形中又让阳国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也为之后鱼龙亭的消息做了铺垫,这说明程倦也对我们的行动一直都是一清二楚,他不仅知道我们在寻找四鬼仙玉的下落,而且还想借我们的口把这个消息透露给阳国人,他深知这些事太过机密,随便泄露出去阳国人不一定相信,所以他有意营造我们两方相斗的局面,让消息更加可信。”

    “大人英明,如此一来阳国人必定不惜一切代价,把培养的高手想方设法的送入我华朝,直到鱼龙亭浮出水面,阳国大将军王雾雷范险深入我华朝,甚至引出了深藏不露的严庸,这位不争境巅峰的高手!鱼龙亭一役之后,阳国高手死伤殆尽,届时我朝挥兵东进,灭了阳国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突然,胡淤面色一冷,缓缓坐下,目光灼灼的盯着司马青。

    “分析的不错,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你在向程倦也通风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