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风如歌
繁体版

第三十六章

    因不放心即将分娩的许倩,初六上午,一辆崭新的别克商务面包车和一辆吉普车离开了聚义村。

    归途中,高歌要刘娅翠抽空去学驾照,最好叫上吴美兰一起。现在家里人越来越多又经常外出,仅靠他和沈秋怡开车不是长久之计,刘娅翠美美一笑马上答应,反正高歌不管说什么她都是言听计从不打折扣。

    许倩像是等待着高歌回来,回家才两天,女儿就顺利诞生。几天后,高歌看着女儿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给她取名为——许婉婷。岳母直夸名字好听,反正只要是姓许,哪怕后面是两个数字也行。随来的师父师母也是整天的眉笑颜开,看着孙女笑容不停。待许倩出院回家,岳父母坚决不同意两位亲家住回高歌以前的家,必须住在一起,家里房间多的是。

    所有知情人都瞒着高歌,也是不想他心增负担。梁咏丹在四个月前生下一男孩,已取名为高风。许倩的分娩再次刺激到吴美兰,让她有种莫名的失落与危机意识。想到自己即将25岁,她不愿再继续与高歌冷淡下去,这本就是一种自我折磨行为,不仅伤了高歌更是伤了自己,必须与高歌重归于好来实现自己的夙愿。

    很多厂家都被金逹医药集团这匹黑马震惊,尤其对该企业的诚实守信高度赞赏,促销让利活动频繁。今年,一感冒药、胃药、抗病毒口服液和钙片生产企业,以最好的市场投资条件被金逹集团选中,作为拳头产品走向全省市场,仅仅是市场拓展费投入就高达500万。财务报表已显示今年为开门红,枫林堂大药房的进度与经营状况继续看好。高歌正全神贯注、喜形于色地看着报表和各地新出的方案,尤其是非典以来使得两家公司业绩猛增。

    吴美兰走近他办公桌前时才被发现。“哟,吴总经理来了,请坐。”高歌不敢与她开玩笑和说工作外话题。

    “今晚陪我吃饭,再一起回以前的家。你放心,十一点之前会放你走,不会耽误你陪许倩和女儿。”吴美兰说完优雅转身离开。

    晚餐时,高歌与许倩并未谈其它话题,仅仅只谈她和刘娅翠一起去学驾之事,高歌只是委婉建议她考虑买一辆车。只要确定好品牌与车型,剩下来就是他的事了。吴美兰一点也不惊喜,一直相信这个男人处处为她们着想,只恨自己分身乏术。

    彼此冷战一年多,吴美兰终于对高歌流露出以往温柔与爱恋的目光,紧紧挽靠着他漫步回家。家里已被她下午打扫干净,朦胧的灯光里有一股淡淡清香,重温爱河缠绵结束,吴美兰将梁咏丹的事情告诉了高歌,要求他必须承担起做父亲的责任。高歌瞬间沉默了,他并不是害怕,而是深深的内疚,在香烟的浓雾中思考着该怎么办才好,有没有更好的两全之策。这件事对他而言是绝不会允许他出现逃避,只能勇敢面对。

    夜间,默默思考很久的高歌对许倩说:“明天我要去趟安东县城,也许晚上回不来,希望你见谅。”

    “你去吧,别为难自己。沈秋怡一再对我说能瞒你多久算多久,我也不好相告与你了。高歌,请记住我是你的妻子,我希望你轻松快乐。不要让太多的包袱压在自己身上,还有我呢。”许倩担心地宽慰着他。因为了解和理解对方,怨恨自然是不会出现,只有更多的包容。

    次日上午,安排好工作事宜和接待完两位负责人到访,高歌携带20万现金开上吉普车驶向安东县城。连续三天的春阳非常煦暖,戴上墨镜的高歌却是感觉如同千针在刺,下一步该怎么面对呢?

    县城较为僻静的一处小院内,一对母女正坐在空旷处晒着太阳,一同笑逗着跟前婴儿车内的孩子。不一会,一辆熟悉的吉普车开进院内停下,笑声和婴儿的哦哦声随之停止。

    “妈,咏丹,我来了。”高歌努力保持镇定微笑点头招呼。

    “你怎么来了?集团那么忙,你看看你都瘦了。”梁咏丹起身走近高歌,轻抚他的脸说。“哎,董事长。下次安东县城再开大药房就通知我,我想试试当店长。”

    “你要是不觉得屈才就没问题。身体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适感觉?”高歌关心问,梁母听后微笑离开。这家伙要不是有其他女人,还真是百里挑一的好女婿。她心里无奈地感叹一句。

    梁咏丹一家人都很喜欢和赏识高歌,半天一晚的接触大家相谈甚欢、其乐融融,只是两个嫂子从此以后总爱在外显摆高歌是她们家里人。这次来看梁咏丹不仅打破了她的禁令,也被要求每周一或周二来看她们母子俩一次。

    一年时间,高歌在公事、家事与情事的忙绿中一晃而过,整体的和谐是他最大的欣慰。念祖、山娃、山梅和东东一晃就上了小学二年级,还是同校同班。东东是六岁差两个月上的一年级,好在还跟得上。山娃和山梅在户口迁移过程中,学名被改为高进和高雅,刘娅翠非要将婉儿的学名高雅转给山梅。

    秀秀已被安排在成人高校学习两年制财会专业,许倩考虑她接受不了大专英语才做了这样安排。好在她有三年中专学习基础,数学成绩还能勉强跟上;刘娅翠与秀秀同班,她也是想强迫自己实现文化与能力的提升,计划毕业后专门啃两年英语。红颜知己中刘娅翠是最努力的,一生都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看书习惯。

    女儿许婉婷已过周岁,怎么看都像是替代了以前的婉儿,高歌恨不得将她含在嘴里就好。不说别的时间,只要是没有外出在家睡觉,女儿必会是睡在他怀里和身上。岳父母和许倩总是感叹,不知这个宝贝女儿今后会被爸爸宠成什么样子。

    张念祖虽然十分喜爱妹妹许婉婷,但远不及山娃和东东,两个小家伙简直就是地地道道的“护妹狂”,只要是周末和假期,必是守护着妹妹,写作业也是在她摇篮边进行。师父在去年已开始教他们三兄弟武功基础,后来由高歌辅导陪练,这让师父有了在永陵市开办一所武校的打算,大哥和二哥也是赞成。

    去年三月初,沈秋怡在陵园买下五个集中墓地,她预感高歌很可能会将爷爷奶奶的骨灰迁来,自己父母年纪也大了,还有其他人的父母,不如集中好一些,反正人人都会有这么一天到来。果然,因北梁山要开发为地方旅游风景区,所有坟墓必须搬迁。今年清明时,高歌又将爷爷爸爸和奶奶妈妈的骨灰迁到婉儿旁边,也算是他们团聚了。

    金逹房地产和建筑两家公司是进展迅速,四处楼盘已销售一空,两处已销售过半。现在不仅有市区两大市政工程、三处房地产开发工地,还有五处县城新楼盘开发项目在进行中。有了金逹医药集团的担保,彭大喜非常顺利地在银行贷款了两个亿,计划明年进军省城,以省城为中心向全省发展。

    高歌勉强同意他的打算,再次向两家公司输送10名专业人才。

    岳父看中了一处由金逹房地产公司开发的大门店,全资购买后新增了一家老家味餐厅。吴美兰的父亲被说服协助他工作,配合管理五家大中型餐饮店。

    梁咏丹已在安东县城一家枫林堂大药房任店长,工作很有成色,高歌对此不足为奇,他太了解梁咏丹的潜能了;吴美兰于这年3月5日生下一子,取名高剑。鉴于她即将上班和工作所需,高歌为她和梁咏丹各送了一辆同款宝马;沈秋怡不想换车,继续开着那辆夏利;刘娅翠坚持每天步行和骑自行车一公里上班,拒绝要车;许倩很理解高歌对她们的好,从不过问也不干涉这些事。

    永陵市连接两区的国道已扩为城区六车道主干道,另两条连接两区的四车道马路也在修建中,两区距离由以前的二十公里缩短为现在的五公里。为了配合师父建武校,高歌在城市主干道旁临潇江处征购了30亩地。师父和大哥带人专程来看后非常满意该地方,笑说就按聚义村的建筑风格来修建武校。谈起聚义村,师父随即悲从心来,大哥他们也是表情沉重。

    “歌儿,聚义村保不住了,我愧对先祖啊。”师父黯然道。“我们一直没告诉你,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商讨这件事了。现在最终结果是保留100亩稻田,油菜和棉花地只能保留50亩,大片果树林只能保留一半。总之,近1600亩地方只能保留300亩不到了,若不是属于地方文物保护单位,绝对会全部拆毁。征收的1300多亩地补贴款为1.2亿,再给全村人办理好社保,但医保需自理。抽空回家看看吧,待到早稻收割完,就再也看不到聚义村的全貌了。

    好在能尊重我们的传统,允许我们将亡人的骨灰继续撒向河湖中;允许养殖不超过10头牛马;不超过30只羊;生猪不得超过10头;鸡鸭不得超过100只。从明年元月一日起执行。”师父说完已蹲在地上痛泣,然后猛地仰天洒泪大笑:“1.2亿,哈哈哈!就是给我千个亿我也不会卖呀!”

    师父这次因心情沉痛仅待了两天就回去了,商定好武校三方为栅栏式围墙,四周呈长方形修建平房再加上一个聚义堂;校内修建一个3米宽400米环形跑道加草坪;其它区域为绿化带、篮球场、停车处和休闲地。临街平房一栋为10个门店对外出租,一栋为对外经营式健身房;校内两栋宿舍附带食堂和澡堂;另两栋为教室;聚义堂作为武功切磋和表演地。

    枫林堂连锁大药房虽已完成350家连锁店,但为了抗击竞争对手,已逐步增加到363家店。大药房公司经理、几个大店店长和钟华与朱相源分别提议,为了加强市场竞争力度,牢固夯实市场基础,枫林堂大药房连锁店全省数量应在500家左右为好。省城和永陵为重点市,每市总店数怎么也不能少于70家。高歌仔细分析后觉得很有道理,随即做了整体布局和安排。

    聚义武术学校已开始动工修建,气候的炎热提醒高歌时间已到了七月,若不及时赶回去,怕是再也看不到完整的聚义村了。孩子们刚放暑假,高歌便和亲人们开上两辆车回家。尽管田野稻谷飘香、一片金浪滚滚,棉田一少半长势喜人,但无人再有丰收喜悦。

    一帮人每天都是迎着朝阳、顶着烈日和西落的晚霞细看聚义村广阔之地,留下了无数张最后照片,但还是留不住时间和阻止不了施工队伍的到来。回家第五天,联合收割机在两天内就收割完所有早稻,仅一天空隙,施工队伍便开进了聚义村。全村男女老少齐聚在湖边下跪,请求先祖原谅未能保住聚义村。

    施工速度是快得惊人,当高歌他们离开那天,漫长的围墙基脚已经按规划线挖好,即将修建园林式风景墙,让聚义村出现从未有过的围墙,也成为历史残存的一页。

    村里的1.2亿补偿款并未瓜分,而是落入到聚义村集体账户上,只是每人象征性发放一万。聚义村继续实行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由村里出;所有人的医疗费用全部由村里负担;村里有医务室、娱乐室、老年人活动中心、图书报刊室和幼儿园。武校、超市、餐厅、糕点坊和农作物其它收入等,依然上交至村财务,每半年按人头做一次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