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脐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失踪

    这种主动兼被动的技能,辛辰一开始很不习惯,经常因为图像重叠而产生晕眩。后来,使用次数逐渐频繁,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一种本能。

    可惜天眼有距离限制,只能笼罩方圆两米的范围,两米之外一片黑,什么也感知不到。

    因为范围太小,所以对危险的预警作用并不大。两米距离,要是野兽偷袭,神经反应能跟上,身体速度也跟不上,所以要靠天眼预警,做出防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天眼还有一个十分实用的功能:夜视。在没有任何光源的情况下,也能清晰视物。这对于现在的辛辰来说,有着莫大的作用。

    “也许,瞎子陈也有这种能力。”自从领悟天眼技能后,很多时候,辛辰都会想到神奇的瞎子陈,不知道他是如何通过听觉和嗅觉,达到这种程度的。

    对于修炼方法,辛辰并没有藏私,将自己的心得结合医书中的记载和盘托出。辛空和吴涯也开始修炼,只是两人始终找不到感觉,各种药材天天使用,也没见任何效果。

    一段时间后,两人十分气馁,都想要放弃。辛辰也不强求,只是闭上眼睛,施展出几个小手段,然后两人又被勾起了浓浓的兴趣。

    辛辰之前计划的各种物品,早已准备好,迟迟没有提出离开,是因为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让他不得不慎重,以至于寻找出路这个计划,一直没有提上日程。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三人的战斗力。在近两个月的狩猎中,他们碰到无数强大的动物,不管是食草类,还是猎食类,都比他们强大太多。与原始人协同作战还行,一旦三人单独行动,只能用找死来形容。

    部落中的原始人战士很强壮,孔武有力,在辛辰三人跨时代的武装下,面对凶猛的野兽,还是不够看。何况他们三人,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

    辛辰亲眼所见,就有三个原始人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猛兽击杀。一人死于剑齿虎,一人死于丛林猎豹,还有一人被河中的鳄鱼拖走。全是偷袭,一击毙命。同伴们也想搭救,却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有,只能眼睁睁看着三人被拖走。

    这都是群体狩猎时发生的事情,如果辛辰三人现在离开这个营地,可能一天时间都熬不过,就会化成野兽的粪便。

    辛辰呕心沥血制作的反曲弓,看着非常犀利。结果却是,三人没有一个能够拉开。部落中的战士,能够轻松拉开,可他们射箭的水平,简直不堪入目。

    辛辰只能退而求其次,制作了半月弓。这次,三人都能拉开,就是威力和准头着实令人头疼。

    弓没有问题,所用材料,都是上好的紫衫木。箭支的制造,却是一大挑战。

    普通木箭,箭头通过碳化,能够提高一些硬度,不过射程有限,只在十米开外。这个距离,还不如投掷短矛。

    木箭不行,那就制作羽箭。箭头用打磨好的锋利石片代替,箭尾镶嵌鸟羽。测试发现,射程提高了很多,是木箭的三四倍。只是准度,却很难掌控。原因出在箭头所用的石片,对称性不均匀。这一点,不是长时间打磨能够消除的工艺难点。没有长时间的浸淫,是无法解决对称问题的。

    后来辛辰利用模具,烧制出硬陶箭头,只需要打磨刃口,问题看似得到解决,但这种箭支是一次性的消耗品,射中目标后,硬陶箭头会碎裂,准度也只比石片箭头稍好一丢丢。

    这诸多的问题,让辛辰三人暂时打消了离开的念头。

    抛开这些不说,两个月的原始生活,在三人的努力下,还是过得相当充实。不但沉浸在制造与教导的快乐中,还能体验狩猎带来的强烈刺激。让三人很多时候,都忘记了要寻找出路这回事。

    辛空基本都呆在营地附近,教授原始人各种技术。而辛辰和吴涯,各自带领一支原始人小队外出狩猎。

    吴涯不愧是杀猪匠的后人,对于狩猎情有独钟,胆子也比原来大了很多,营地大部分的食物来源,都是他带领着小队获取的,剥皮抽筋对他来说,一点难度都没有。

    辛辰的目标,主要是绘制地图和寻找资源。因为营地之外的夜晚,充满危机,他带领着全副武装的小队,也不敢在外露营,必须在一天之内往返。以至于绘制地图的进度,非常之慢。

    以森林营地为中心,北面和东面是连绵起伏的草原。北方草原之外,能看到一座巍峨的高山,目测距离非常远。东面草原中有一条横贯的河流,蜿蜒通向北方的高山,水流是否来自高山,不得而知。西面和南面都是繁茂的森林。在西边步行三个小时左右,有一个巨大的湖泊,是否与东面的河流汇通,不得而知。因为上次的鳄鱼袭击事件,打消了辛辰制造木排的计划。南面的森林仿佛没有尽头,随着地势逐渐增高,裸露的岩石也随处可见。有的岩石呈现赤色,低洼的地方,甚至积攒着锈水。附近应该有含铁量很高的矿脉,要是找到煤炭,辛辰下一步计划,将是冶铁。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辛辰在南面发现了矿盐。因为有动物在舔舐岩石,辛辰好奇地过去查看,发现一些褐色的岩石,含有白色的晶体。辛辰也学着动物上前舔了舔,惊喜地发现,这正是辛空念念不忘的矿盐。

    采集矿盐很容易,裸露的盐矿储量很大,暴力开采就能得到很多。盐矿距离营地也不算远,来回搬运,大概需要四个多小时。

    提炼能食用的精盐有些难度,不进行提纯,谁也不敢吃。辛辰只能想到最简单的方法,先将矿石尽可能地敲碎,泡入纯水之中,用猛火蒸干水汽,最后剩下微微泛白,含有各种杂质的结晶,将其刮下后,再次泡水,用细沙和木炭进行过滤,再次蒸干水汽。反复多次后,根据结晶的洁白程度,来判断是否还要继续。

    盐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原始人的饮食结构。每一个原始人,都将这种洁白的粉状晶体视为神物。这比当时吃上第一顿烤肉,还要让人兴奋。

    自从有了盐,狩猎带回的战利品就不再浪费。咸肉自从诞生。吃不完的鲜肉,全部进行腌制、晾晒,能保质很长的时间。

    部落的饥荒,在资源如此富饶的时代,成为历史。

    辛空的口腹之欲得到满足,变得精神焕发。他的左臂早已康复,每天带着五个小原始人学徒,背着手装腔作势,一副老夫子的模样。再也不提回家的事。除了变着法弄吃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小溪边。那里有他亲自督建的几座土窑。不知何时,他已经迷上了烧制矿盐和各种奇形怪状的陶器。

    土窑的位置,在营地偏东三百多米的地方,为了不影响营地取水,特意选择了溪流下游建窑。

    五个小原始人是首领特别安排,为辛空打下手的。

    在辛空的调配下,五个学徒各有各的分工,有的负责挖土和泥,有的打磨硬陶箭头。总之,辛空的手往哪里指,就有小原始人屁颠颠去执行。这大大满足了辛空为人师表的虚荣心。

    为了烧制更好的陶器,辛空挖空心思,用树桩做了一个转盘,彻底解决了陶器厚薄不均的问题。

    溪流水底,不深的淤泥下,有一种白色偏蓝的黏土,十分细腻,烧出来的陶器也最好。可惜土窑温度有限,每每烧出一窑,开裂破碎的失败品,总会占据一大半,大大降低了效率。

    辛空绞尽脑汁,想找到木柴的替代品。最近他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烧制木炭,然后继续将烟囱加高。

    有工作热情是好事,到了傍晚不回营地,就有些奇怪。这一天,辛辰和吴涯两支队伍都相继回到营地,辛空却迟迟没有回来。

    辛辰觉得奇怪,有些担心地找了过去。

    四座土窑高高的烟囱都在冒着青烟,附近却是一个人影都没有。辛辰心中一紧,拿起别在腰间的号角,吹了起来。

    号角是辛辰灵机一动,想出来的信号传递工具。材料当然还是可怜的野牛牛角。这玩意声音低沉,能传出很远,一旦有人遇到危险或者猎杀大型猎物,需要人手时,只需吹响号角,听到的人都会迅速赶过来,非常好用。作战时,也能用来发起冲锋信号。

    原始人只能听懂一种信号,就是集结。

    而辛辰三人,相互约定了好几种信号。比如长号,间断的短号,长短相间等等,都能代表不同的意思。

    辛辰此时吹的信号,就是在寻找辛空。可是部落中的人不明所以,听到号角声,以为是集结号,全部赶了过来。

    吴涯本来想吹号回应一下,但他知道辛辰是去找辛空,肯定不是在呼唤自己,就跟着大部队来到了土窑。

    辛辰吹完号角,没等来回应声,就在土窑附近查看起来。他心中的担忧也渐渐加重,按理说,这六个人,不可能一个不见,难道出什么事了吗?

    “二娃,怎么回事?他们人呢?”吴涯远远地只看到辛辰一人,心中不由咯噔了一下,一丝不妙涌上心头。

    辛辰面色凝重地对着吴涯招招手,示意他过来。然后指着溪流边泥地上,一片乱七八糟的痕迹说:“出事了,你看这些痕迹,有膝盖和肘部留下的,好像他们在这里打过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