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珠户人家
繁体版

第一百五十四章 制作与销售

    这些商户既然能够来这里拜见知州,心里多是有些成算的,家底也不差,很有几个与知州本来就有交情。

    “门子大哥,我们来也不是闹着玩儿的,都是有要事与知州大人商议,一个小玉器坊能有什么民生相关的事项不成?倒先让他们进去,实在没道理!”

    “就是,门房大哥,我们这一向可没亏待您和您的兄弟吧?”

    这门房头儿皱了眉头,摆摆手,指着自己身边几个看门人:

    “诸位老爷,别为难我们这几个下人,诸位都知晓的,该见谁不该见谁,师爷拿进去的帖子才最要紧。”

    “正是,各位大老爷,就别跟我们过不去了……”

    软话说不通,这些在外头都很有排面的商户们渐渐烦躁起来,本来么,盛夏时节,谁愿意一直窝在小门房里头等人?

    当下就有一个商人开口道:

    “我们过来,是为了与知州大人商议中元节庙会怎么个做法,你们这般推三阻四,是何道理?!如今离中元节的时日可不远了!”

    朱启贵听到此处,眼睛一亮,和刘宇福对了一下眼神,笑着搭话道:

    “这位仁兄如何称呼,还未见教。”

    刘宇福立刻跟上:

    “来来来,这位是何掌柜,家中主营布匹衣料,还有成衣店,俱在闹市区,生意都很不错。何掌柜,这位是朱老板,朱家银楼的东家。”

    “幸会幸会,有空约,好好会会!”

    何掌柜此时没有心情契阔闲聊,略微点头,就又要转向门房去理论。

    朱启贵凑到何掌柜身边,有意无意地拦下他:

    “何掌柜方才说到中元节,想来此次中元节的主事人便是您了?”

    “谈何主事,不过石会长如今一心含饴弄孙,才将这么桩差事交到我手里,推不掉啊。”

    何掌柜一脸苦笑,然而苦笑中有自得之意。

    朱启贵瞧得分明,笑得越发真挚起来:

    “如此甚好,其实我们今日过来,也是想拜见知州大人,商议中元节一事的,只因我们朱家银楼的师父近日得了一个新鲜花样,有意想做个献宝赏宝的事儿,若是能放在中元节,那再合适不过了,可巧就遇见您,还真是缘分呐!”

    朱启贵相貌堂堂,此番又是有意结交,自然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何掌柜听明白了此意,不由细细打量了一番朱启贵,心下颇有好感,点头道:

    “如此说来,果然是难得的缘分,但兄台有所不知,我们津南城……”

    “津南城办此类大型集会,总还要知州大人点头才行,此事我们自然明白,这不,我老刘为何要带着朱老板来拜见知州大人呢?”

    刘宇福眯着小眼跟何掌柜解释着。

    有了熟人在旁边背书,何掌柜和朱启贵的谈话热络程度立刻直线上升,正当聊得入港,就看门房外闪过一道人影,却是那位许先生去而复返,身姿笔挺地从内院走了出来。

    朱启贵瞧在眼中,将此人的面容牢牢记在心里,暗暗发狠:

    “哼!待会儿见了知州,必要狠狠地给他们套上小鞋!不弄死这个小娘皮,我也不姓朱了!”

    …………

    方沁湄并不知道自己的麻烦正在酝酿之中,她现在大概归置好了方家玉器坊的对内和对外,又立刻开始安排雇佣来的工匠快速制作自己设计的实用型小玉器。

    柳一刀是招牌,更是一位艺术家,且身子骨又成了这样,指望他总是不成的。方嫂子倒是已经将链瓶制作到接近收尾的程度,可越是如此,越不能掉以轻心,很多关窍位置,需徐徐图之。

    好在方沁湄设计的许多小玉器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便是普通的玉匠也可上手,于是她号令一下,不过一天功夫,整整十套的玉质美容用具都提交了上来。

    里面包括常见的玉刮板、玉滚槌、小玉锤、玉把件等物,形成了一个小套装。

    方沁湄瞧了,十分满意,她自是与这个时空的其他玉匠不同,早已做了一份“使用说明书”出来,吩咐送出去,寻了那位在街市上写字的先生来,多份抄写,也是对对方当初一言维护的回馈。

    另外,她也不怎么打算让其他人辨认自己“诡异”的字体。

    方沁湄又跟着吩咐将这些物品做了锦盒收纳,并在锦盒上按前生的习惯,标记上“方记玉器”的字样,生生地将一些品阶不高的玉器包装成十分趁手的礼物。

    至于销售,鉴于目前玉器坊并未正式开业,方沁湄便令丫鬟们找来了这津南城中的货郎,让他们拿货试卖。

    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些货郎也有大头儿,并不是每个货郎可以自己随意售卖的,少不得委派许先生进行安排。

    许先生瞧见方沁湄鼓捣出这样的用品来,也是啧啧称奇,这些物件儿并非精巧复杂,甚至有些小物件儿也零星瞧见过,可这样组合在一起,就是头一份儿了。

    他跟过来,原想着主要是协助方沁湄大张旗鼓地做一番声势,玉器之类的哪怕购买填补满博古架也就是了,并不指望女人们撑起来的玉器坊真能有什么收益。但如今瞧起来,方沁湄倒真是有些做生意的天赋,颇有些捡了宝的感觉。

    待和货郎的大头儿沟通完毕,谈好了销售分成比例,许先生静下来,便将最近的情形细细地写了一封信给裴玉明送走。

    这些实用小玉器的销售情况意外良好,信还未送到漠北,货郎们便已经赶过来结账,并再次拿货了。

    方家玉器坊的第一份商品,静悄悄地在津南城殷实人家中流转开来。

    …………

    裴玉明瞧着许先生给自己写的信,长眉飞起又落下:

    “瞧不出来,这方小湄还真是挺能鼓捣东西的!”

    一旁,他的亲兵却用带着鼻音的声音喝道:

    “世子爷,别动!”

    裴玉明此刻半伏在桌案上,一道长长的伤口划过他的腰部,是几乎将他撕扯成两半的凶险伤口,亲兵正满面紧张地瞧着军医给他处理裹伤。

    裴玉明额头汗水涔涔,却仍微微一笑:

    “不打紧,多少伤都受了,你们世子爷挂不了!”

    沈嬷嬷也在一旁,眼中满含怒气和心疼,她显然是忍了又忍,终于还是开口道:

    “世子爷,如今这样层出不穷的暗算,我们要忍到什么时候?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老奴冒昧,想求世子爷一件事!”

    “何事?”

    沈嬷嬷缓缓地吐出两字:

    “王妃……”

    “不可!”

    裴玉明嗖地立起身来,才止住的血立刻又喷了一股出来,吓得军医大喝一声:

    “快趴好!不要命了?!”

    沈嬷嬷更是又担心又害怕,眼泪夺眶而出:

    “王妃若知道少爷为她自苦如此,必不得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