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珠户人家
繁体版

第一百二十一章 有心了,请人吧!

    石会长长孙的百日宴摆得讲究,三日的流水席,专门请人瞧过,都是晴天,所以这宴席就摆在了极为阔大的院落当中。

    虽说只是商户之家,但石会长人脉广阔,自然各路人等都有来到,上至衙役官员,下至贩夫走卒,一一按其来历入席排位,井然不乱。

    只有三进的院子,亭台楼阁一应不缺,占地极广,第三进院内有隔水的戏台与观景的阁楼,官员及富贵人等均在此落座。

    第二进院子也有花可赏,木槿、月季、虞美人正应季,开得纷纷攘攘,与石会长平日有机缘的商会人等多集中在此。

    外头的第一进院子最为热闹,一溜摆开了十几张大圆桌,凡是带了礼物来的,不拘什么人,都可以在此落座喝上几杯茶,吃上一顿饭,酒却是没有的——只怕闹事。

    这会儿石会长亲手抱了自己的孙子,满面红光地摇着扇子,坐在戏台对面的观景阁楼主位上。这楼上的都是石会长极亲近信任之人,不过二三十人罢了。

    凉风习习,戏台那边几缕清音渐渐飘散开来,一派的富贵闲趣,悠闲从容。

    几个积年的老友因笑着对石会长道:

    “如今大郎也成材了,石会长快可清闲了!”

    “正是正是,哎呀,羡煞人也!”

    “石会长可要为长孙多多绸缪啊!”

    石会长打了个哈哈:

    “似我们这等人家,虽是积蓄了些财力,到底根底尚浅,需要从根本上入手,子孙辈若能上进,那是极好,若没有这个福气,便做个富贵闲人,也是使得的。”

    石会长一脸慈祥,瞧着自己怀里的孩子。

    旁人听了,自是一番吹捧。

    这会儿,刘掌柜和门房老姚却也到了,刘掌柜与石会长极是相熟,早迈步上了观景阁,笑声宏亮:

    “老石啊,今日这番热闹,必能在咱们津南城县志上书写一笔啊!”

    “刘兄到了,快快,这边落座!”

    石会长起身,示意刘掌柜在自己身旁落座。

    刘掌柜将自己胖大的身躯塞进椅子里,拿衣袖扇了扇风,就着石会长的手细瞧了一番石会长的孙子,抚掌笑道:

    “这娃儿,一表人才,是个有福的!来来来,我这当干爷爷的见面礼!”

    早有随从送上盖着红布的托盘来,一掀开,里头满满当当金的银的,手笔阔大。

    石会长致谢之余,面容却是平静,似他这般,仅仅送这些黄白之物已是寻常不过的了。

    刘掌柜早知晓他是这等情形,因笑道:

    “老石啊,看来小弟这份礼不过尔尔,哎,兄台莫解释。小弟要说的是另一桩趣事,就在方才进门之时,有个小女子给石会长您送了一份礼物,扬言会长您要是瞧了这份礼物,必能派专人请她入席,小弟动了好奇之念,想瞧瞧到底她送了什么,让她这般有底气!”

    “哦?竟有此事?礼在何处?”

    石会长来了兴趣。

    门房老姚忙上前一步,将那只荷包递送上来。

    石会长将孩子转给一旁伺立的奶娘,拿过荷包捏了捏,笑道:

    “从荷包绣工来看,实在一般……哎?”

    他将荷包打开,取出了其中的玉锁,稍一摩挲,只觉触手生温,是块品质上乘的美玉,再细一瞧玉锁背面的文字,石会长的眼睛不由缓缓眯了起来。

    “这,还真是有心了……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

    子冈玉牌,以浮雕工艺见长,花纹精致繁复,若是雕琢文字则气韵生动,令人见之忘俗。这方小小的白色玉锁,就以浮雕手法将辛弃疾的《鹧鸪天?鸡鸭成群晚不收》雕琢其上。

    辛弃疾《鹧鸪天?鸡鸭成群晚不收》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

    有何不可吾方羡,要底都无饱便休。

    新柳树,旧沙洲。去年溪打那边流。

    自言此地生儿女,不嫁金家即聘周。

    词中所展示的是一派轻松悠闲的田园风光,尤其对儿孙辈的描写,深入浅出,勾勒出一幅其乐融融的场景,仿佛全无前途之忧,一切清淡天然,净是天伦之乐。

    对于一个有心想要退隐的商会会长来说,没有这幅场景更能打动他的了。

    石会长默默地摩挲着这方玉锁,蓦地一笑:

    “若论手艺,也不过如此,未见得如何出奇。难为的是选这首词的人,又选定了在这样的场合送上来,才真算是应了景儿了!不错,很不错!”

    门房老姚自打呈上玉锁,便一直垂手不语,听到自家主人如此称赞,不由暗暗叫苦。若是方才方沁湄只是将玉锁交给自己,倒还有可转圜的空间,可那小姑娘精滑似鬼,偏又找了个刘掌柜做见证,这份赌约,老姚知道,自己是输定了。

    果然,就听头顶石会长笑道:

    “这荷包里还有张纸条……哦!方家玉器坊,有趣,有趣!我老石在津南城多年,倒是头次听说,大概是新开的?哎,老姚,送礼的人呢?快请进来给我们瞧瞧吧!”

    老姚忙不迭地应声撤步:

    “哎哎,小的这就去请,这就去请!”

    “好!快去快回!”

    石会长挥手屏退老姚,又将玉锁送给身旁的众位好友细细把玩:

    “雕琢虽是匠气了些,这笔字却是有几分风骨的……”

    …………

    老姚快步回到门前,一看方沁湄不在,不由急了,瞪着眼睛问旁边的家丁:

    “哎,人呢?!”

    “什么人?”

    家丁莫名其妙。

    “就那个,来给石会长送礼的小姑娘,要八抬大轿的那个!”

    家丁恍然大悟:

    “哦,她说她家去了,等你拿轿子抬她呢!”

    “哎哟,这位小姑奶奶真是得理不饶人!”

    门房老姚往自己额头上拍了一记,无可奈何道:

    “走,请人去吧!”

    …………

    方沁湄回到家中,就见裴师母已经打扮妥当,端端正正地坐在堂上,拄拐等着。

    “师婆好,小湄回来啦。”

    “好,事情如何?”

    “妥当的,师婆放心。”

    方嫂子听到开门的动静,系着围裙从工房内出来,略紧张地道:

    “怎么,小湄,事情办成了?”

    “放心吧娘亲,待会儿就等他们的八抬大轿了!”

    方沁湄笑嘻嘻道。

    方嫂子翻了个白眼,嗔怪道:

    “什么八抬大轿不八抬大轿的,可别挂嘴边了,咱们平头百姓的,当新娘了才能坐八抬大轿呢!要不然可是违制!”

    “真的呀?”

    方沁湄正和方嫂子说笑着,就听有敲门声响起:

    “打听一下,这里可是方家玉器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