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珠户人家
繁体版

第六章 巧匠的后人

    朱家银楼跟前,不知不觉已经聚起了三四十人,大概在这农耕社会里,大家的闲暇时间还真是很多。

    听到方沁湄将金簪的配色说得丝丝入扣的,旁观者里就有人露出了惊奇的表情来,看着方沁湄的神色有点变化:

    “瞧不出这姑娘倒懂配色啊!”

    “哎呀,她要是不说还不觉得,这一说,分明是后面这样的配搭好看多了呀!”

    这些人当中,有个穿着还算体面的中年男子很是认真地向方沁湄多瞧了几眼,又转头去向身旁的人低声问了几句关于她的情况。

    方沁湄微笑着,没有遗漏在自己谈到配色问题的时候,朱掌柜眼中瞬间掠过的那一抹阴冷。

    听着方沁湄说出方才这一番话,方嫂子显然有些惊喜交集,她似有深意地看了一眼朱掌柜,笑着道:

    “所以说嘛,村妇上次便说过了,我方家的女儿,不会无缘无故损坏别人家的财物的,若是损坏了,也一定有她的道理!”

    感情自己的母亲还是个超级护短的亲娘啊……已经很久不曾被这样呵护过的方沁湄听得一怔,吃惊中带着感动。

    合着你们还有理了,弄坏了我们的东西那是为了我们好咯?这话听在朱掌柜耳朵里那可就大不一样了——他的鼻子气得明显地歪向了一边。

    方嫂子很满意自己话语起到的作用,笑吟吟地冲周围人打了招呼,昂首挺胸地拉起自己女儿的手便向回家的路走去,那神情,那步态,活像是打赢了一场仗得胜归来。

    朱掌柜注视着母女俩的背影,眼中阴霾渐重。

    他摸了摸胡须,低语道:

    “这不过是个开头罢了,你该晓得,我可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师嫂!”

    …………

    方沁湄没有听见朱掌柜的话,但这并不妨碍她已经将对方列入黑名单。看起来,要多了解一点这位朱掌柜的情况,他肯定和自己这具身主的父亲有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方嫂子大概是没想到今天这事情解决得如此顺利,眉梢眼角都带着畅快的笑意,拉着方沁湄来到了一个包子铺前,指着那热气腾腾的雪白包子道:

    “乖女儿,早上才吃那么一点点,怕是饿坏了吧?来,买个包子充充饥?”

    方沁湄注意到方嫂子紧紧地捏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小荷包,心下了然:这小荷包里大概剩不了几文钱了,当下便宽慰地冲方嫂子笑了笑,摇头道:

    “娘亲,孩儿不饿。”

    方嫂子的动作忽然顿住,她认真地拉着方沁湄的手,仔仔细细端详了一番自己的女儿,眼中难掩震惊和怀疑。

    方沁湄心中一震,知道大概是自己和原先这位身主的性格相去甚远,引起了方嫂子的怀疑。但,无论如何,自己总还是借用了原来这位方小湄姑娘的的身体,五官,眉眼都是原封不动的,没有人能看出破绽来——即使是生身母亲。

    想明白这一节,方沁湄坦然一笑,拉住了方嫂子的手轻轻晃动道:

    “娘亲怎么这般看我?倒好像女儿成了陌生人一样!”

    方家嫂子认认真真地看了好一阵子方沁湄,才终于释然地吐了口气,有些怅然地说道:

    “为娘只是觉得,我家小湄好像是突然懂事了!”

    方沁湄发挥这具身主的天然萝莉卖萌优势,甜笑着:

    “娘亲呀,女儿再不懂事,也被那朱家银楼打醒了……以后,女儿再不会让娘亲受累了!对了,娘亲啊,那朱家银楼的人,女儿怎么瞧着特别不喜欢咱们似的,女儿想得可对?”

    方嫂子一开始还有些恍恍惚惚的,一听到朱家银楼,眼神立刻恢复了锐利,毫不迟疑地点头道:

    “正是!日后等女儿再大一点,为娘的自然会告诉你是怎么回事。”

    方沁湄点点头,忽然指着包子铺笑道:

    “说了这会子话,女儿忽然觉得真有些饿了,娘亲,咱们买一个包子来尝尝吧!”

    她哪里是自己要吃,而是这一会功夫,居然清楚地听到了方嫂子肚子里传出来的肠鸣声。那包子铺的小伙计瞧着这母女俩站在包子铺前光说话不掏钱,早就有些不舒服了,一听到才准备买一个,当下那脸色就有些不好看,拉长了声音道:

    “哦,两个人,一个包子是吧?”

    他这儿刚说完,就听“啪”的一声,却是包子铺的掌柜出来拍了他一巴掌,温颜微笑地将两个热腾腾的包子递到了方嫂子手里:

    “哎呀,方家嫂子,你来这里吃东西只管说一声就是了,什么买不买的,乡里乡亲,多不好意思!”

    方嫂子哪里肯依,当下要给钱,那掌柜的却是态度极其坚决,到底将包子送到了方沁湄手中,复又关切地笑道:

    “小湄姑娘,一样米养百样人,方家大哥为人这样厚道,你们日后定有好福报的,以后啊,离那朱家银楼远些,自然不会惹祸上身!”

    咦?自己的父亲看起来难得的人缘好啊!方沁湄目光闪烁,不忘向包子铺掌柜道谢。

    听到有人提起丈夫,方嫂子早已转过头去,快速地用蓝围裙擦去了掉下来的泪珠,当下振作精神笑道:

    “谢谢乡亲们这般惦记我们!”

    看着方家母女走远,包子铺掌柜的朝自己的小伙计瞪了一眼,斥道:

    “人都有落难的时候,不许对她们有这样的眉高眼低,听明白了吗?”

    伙计缩了头走过一边,不敢吱声。这时铺子里坐着吃包子的一个男子起身结账,向包子铺掌柜的一边告辞,一边问道:

    “掌柜的,在下听说,这城里有一群京都里出来的能工巧匠,专擅各类玉石雕刻、首饰打造、书画书法……个个的技艺精湛,可有此事么?”

    这男子四旬左右的年纪,面白微须,穿着淡青色长衫,头发梳得十分光洁,颇有几分体面,却正是目睹方沁湄在朱家银楼前谈配色的那位男子。

    掌柜的“啊”了一声,点头道:

    “楚先生您真是问对人了,瞧见方才在小老儿店里买包子的那对母女了吗?她们便是那些能工巧匠的后人。”

    这位楚先生闻言恍然大悟,点头沉吟道:

    “原来如此,怪道一个小女子,也对配色一道颇有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