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越成天道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 禹潜列国传(六)

    禹潜此时一身戎装,奔走在城墙之上,眼神中的疲惫已经显露无疑,但是禹潜的身形却依旧迅猛有力。

    这场大战太熬人了,楚国的军队已经围城将近一个月了,整整五万军队的大包围,连一只信鸽都飞不出去。

    禹潜现在还在环视城墙,他必须要在晚上之前检查好所有地方的防备,以防楚军借夜色偷袭进攻城墙。

    “将军,你快去歇一歇吧,你都劳累了一天了。”

    一位守城的将士不忍说道,这已经是今天他第三次看到禹潜了,这一个月来都是如此,禹潜不分昼夜的在城墙防线与城内生活区之前奔走。

    这段时间里根本就没见他怎么休息过,手底下的将士们都看不下去了,但是禹潜不放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家的进攻将会更加的丧心病狂,他是一刻都不敢松懈,璃广那边还没有传来消息,而联军那边也与五万楚军陷入了苦战之中。

    此时距离易国兵变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了,而这十年之中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当初易国兵变,三方势力齐登场,而就在最后时刻,楚国出面公然支持十王子易云,顷刻间便派来了一万兵马,而这让易国的多方势力直接陷入了被动之中。

    但是禹潜却有了一个奇妙的办法,而这个办法的阴损程度也是没有辱没了“鬼谷出则诸侯惧,鬼谷安则天下息”的威名。

    当时楚军出兵易国到了一个河谷地带,而禹潜则偷偷带人将河谷上方的河道最薄弱处挖出了一条小溪,而且在这其中还不断的砍伐树木。

    等楚军走之后,这种行为直接变得明目张胆,万人同时开工,凿谷挖渠,同时,禹潜还让人朝各国方向放出了消息,神之遗物降临易国。

    神使降世这可是才过去了五十年而已,谁敢那神明的名号开玩笑啊,一时间各各势力或多或少的派遣队伍进入易国,这也让易国的局势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但是,这对于楚国来说,顶多算得上是麻烦,依旧不影响全局的发展,但是很快楚国王室就不那么想了。

    那一天,山洪爆发了,连续七天的降雨,让之前禹潜带人挖掘的那个地方爆发了山洪,整个河谷都被冲开了。

    而最令人惊奇的是,按理说洪水应该冲向易国的方向,但是洪水这次所去的流向竟然是楚国。

    毫无防备的楚国被洪水淹过了整整两座城,数万人在这场洪水之中丧命,而这其中最令天下震惊的是大洪水过后,一座小铁山镇在了易国的方向上,而铁山上面则刻着一行字——苍天灭楚。

    这座铁山的出现,让整个天下都为之大震,在楚国如日中天的时候,竟然出现了如此大不详,这也让楚国上下开始动摇。

    楚国是被段时间内征服捏合在一起的国家,如果说这其中内部没有矛盾的话,禹潜是一点儿都不信的,但是对于这种建立在强大武力上的国家,这点儿矛盾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如若想将这些矛盾变成摧毁整个国家的力量,就需要率先勾起这些国家反抗的意识,而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更强大的武力。

    什么力量比楚国的大军更有威慑力呢,神明?不不不,人类这种生物总是在弱小时隐忍,在强大时傲慢。

    强大的楚国面对神明的威胁确实有能力镇压住,但是人类真正所畏惧的其实是未知,与其让神明直接降下神罚,还不如让神明降下恐惧,笼罩整个国度,相信我,用不了多久,这个国家自己就会崩溃。

    而现在的楚国就是如此,苍天灭楚,四个字简短有力,苍天灭楚,苍天怎么灭楚,谁都不知道,说是神明的指示,但是上次神明派发指示的时候可是有神使的,而这次呢?

    楚国为此也宣发各国,说是敌国的阴谋,并且还为此杀了一批“密谋者”。

    但是在楚国派军队处理这座铁山的时候,一道道天雷劈在铁山之上,而在铁山周围的人则无一躲过雷劫。

    一时间,铁山周围遍地楚国将士的尸骸。

    这个时候,舆论被彻底的引爆了,就算这个时代的消息在不发达,有禹潜这样的好心人为楚国散播,也足够了。

    这个时候,苍天灭楚已经不仅仅是口号了,已经变成了一种事实,而这也彻底勾起了楚国内部势力的反抗,原本楚国打算横扫诸国的策越也被彻底废弃。

    在这件事情之中,如果说始作俑者是谁,天底下没有人知道,如果真的有知道的,那就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易淑,因为她是唯一一个亲眼见证这个疯狂计划诞生的人。

    而这个计划的实施者,就是禹潜。

    禹潜最开始的计算是挖通河道淹死那一万楚军,然后在其中放置一块儿铁匾,已达到阻缓楚国脚步的目的。

    但是谁让另一位的想法更加疯狂呢。

    由于禹潜严重低估了挖掘河道的难度,致使楚军都走了都没有办法挖开,只能挖出一条窄窄的小溪,真让禹潜准备放弃这个计划,而且这个时候的天气也不像是有雨的天气。

    但是如果说别人向天祈祷意义不大,那么禹潜向天祈祷那就是百试百灵了,跟回自己家一样,连续七天的大雨下的禹潜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在这之后的一天夜里,暴雨如同地震一样的冲刷,让河谷决堤了,而且决堤规模之大令人难以想象,最令人诧异的是,由于地势原因,洪水朝易国的方向流了一段距离之后便开始朝楚国流去,这样也就造就了这场大洪水。

    而这其中的铁山呢,这个禹潜就不知道了,他确实制作了一块儿铁匾投入到了洪水之中,但是现在应该已经不知道冲哪儿去了,至于这座铁山……额……应该是天意吧,对,就是天意,老天爷的意思。

    之后的事情其实禹潜就有心理准备了,在这一串的打击之下,楚国的威望一落千丈,不仅收缩了对四周国家的打压,国内的反抗也是越演越烈,而这数年的时间里,禹潜也是在东部诸国攻城拔寨,拉起来一支不小的军队。

    整整两万人的队伍,再加上从易国跑来投奔易淑的五千人马,让禹潜真正有了与中州各国逐鹿的资格。

    但是此时的楚国虽然国度大幅缩水,但是却也清理了国内的反抗势力,军队更是得到了扩张,开始向四周伸出他的爪牙,似乎是想要想诸国复仇,这其中最吸引楚国仇恨的就是禹潜所在的东部。

    毕竟鬼谷派的名声已经在中州上流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