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03之创业大亨
繁体版

第一章:重生2003

    淮北第二纺织厂。

    身着着明亮二纺卫衣的江华,站在淮海路的大街边角,一脸复杂的最后看了淮北第二纺织厂一眼。

    这个寄托了他前二十年点点滴滴的大楼,如今,就要走到终点,在炸药的爆破下,分崩离析。

    江华默默看着,眼含泪花。

    2003年,昨天自己才发现自己居然穿越回到了十八年前,这个国家商业格局,发生重大转变的时代。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曾经荣誉一时的淮北纺织二厂,一年不如一年,计划经济的衰退,改革开放的深入,到了最后,随着2003年国有资产变化,成了压弯了淮北第二纺织厂的最后一根稻草。

    淮北第二纺织厂即将私有化,所有的荣誉即将成为历史。

    当时的年代,处于一个极为罕见的时期,以往的铁饭碗被砸的粉碎,曾经无比荣耀的工人地位大大降低……在当时的淮北,特别是结婚的时候,如果说你是二纺的工人,那女方都会再三踌躇,甚至根本不见。

    华国的国有资产改组,令许多国有企业倒闭,或者正通往倒闭的路上……工人们,日日夜夜,处在了一个无知,迷惑,还有昏沉的状态。

    江华的父亲是纺织厂的老工人,也曾经当过兵,学过出纳,所以在淮北还算吃得开,毕竟那个年代,华国虽然还是人情社会,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壁垒不是那么分明。

    江华的父亲,只是一个退休的二纺职工,无权无势,掏尽腰包,买了几条当时极为昂贵的中华烟和茅台酒,送礼,才换来江华这样一个车间出纳的职位。

    朝九晚五……生活非常轻松,也不用上一线,算是一个妥妥的铁饭碗了。

    当时的江华,不到二十岁,凭借着父亲的关系,在这里,基本上是游手好闲,混吃混喝。

    明日里,都把工作扔给了自己的师傅。

    但是,好景不长。

    三年……仅仅三年,二纺的效益极具下降……而最后终于还是倒在了历史的洪流中。

    此时的江华不仅仅是在缅怀,或者后悔,后悔自己父亲当初的选择,令如今的家庭一贫如洗。

    江华几乎在一夜之间长大。

    强烈的家庭负担和老迈的父母,令江华几乎难以呼吸。

    “华子,走了,这是我们领取失业金的时候,进去吧……这恐怕是我们最后一次进入二纺大门了。”

    突然,一道声音响起,江华默默停步,转身回头一看,自己跟了三年的师傅,刘建平正骑着一脸七成新的自行车,远远的,朝着自己招手。

    那个年代,由于国家政策和产能的提升,像二纺这样的国有企业,工资低的吓人,一个人每个月只有三四百块钱的工资,而这么有限的工资,只能勉强养家糊口,平日里也是自行车来往,至于买一辆代步车?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江华连忙跑了几步,搀扶住了年迈的师傅,随后非常自然的接过自行车。

    刘建平有些吃惊,平日里这小子眼头可没这么活啊,别说给自己推车了,就是自己的车,都让别的人推。

    这小子,今天开窍了?

    ……

    江华停好了自行车,随后走进了,淡淡的,却破旧不堪的鎏金色大门。

    这鎏金色大门是二纺的回忆,在建国时期,这里曾经名噪一时,就连京都的棉布,也有拿到二纺处理的。

    当时,这鎏金色大门,是当时二纺的门面,据说剪彩的时候,甚至有大领导前来。

    鎏金色大门内,是一条泥泞的小道,道路上,排起了长龙,在最前面的,就是二纺的厂长。

    此时,他提着一个塑料袋,里面厚厚一沓钱币,趾高气昂的在工人面前走过,连正眼都没有看众人一眼。

    “师傅,这厂长拿的买断金,足足有好几十万了吧。”

    江华咋舌。

    “哪能和人家比啊,人家可是国企领导,这次不仅仅能拿到买断金,过几天,说不定就风风光光上岗了。”

    “我们,能拿一万元,就算是阿弥陀佛了。”

    江华叹了口气。

    这00年代的国企私有化,就是一潭泥潭,很多糊涂账根本算不清楚,那个年代的风帆。正处于衔接段,计划经济还残留,市场经济不成体系。

    经常有一些行业漏洞出现,有心人,自然可以顺势钻入,甚至会一夜暴富。

    但不管怎么说,那个年代的一万元,也的确是不小的数字了。

    领导领完买断金后,在职工复杂的目光下,都纷纷开着车离开了,过了大约三五十分钟,职工领取买断金才开始。

    江华超前看去,却发现,此时的桌子上,那原本成沓的老头票,已经少了大半。

    突然,前面的队伍,出现在骚动。

    好像还有谩骂的声音。

    “老刘……刘建平……”

    随着几声喊声。

    一个年老的职工小跑了几步,走了过来,却是拿着手中的墙壁,因为常年在一线辛苦,而青筋暴露的手,却在不断颤抖。

    “老刘,你快去看看吧,前面的钱不对,这些狗日的居然扣我们的活命钱……小李已经和他们吵起来了。”

    “还有这种事……这混账玩意。”

    刘建平是老出纳,是场子的老人,算账算是一流,为人也仗义,听到这句话,却是主动走了过去。

    刘建平和江华走到了前面,却是发现一片闹闹哄哄的声音中,有一个男孩正在和带着金丝眼镜的会计,争论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