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那点事
繁体版

第三章过程

    三国时代,英雄豪杰们大多有个官职、爵位的代称。比如刘备因豫州牧一职被人叫作“刘豫州”,孙坚因破虏将军一职被称为“孙破虏”,吕布在演义中则人称“吕温侯”,即封地为温县之侯。

    鲜为人知的是“温侯”一爵最初其实是董卓给王允的,董卓被诛之后,王允特别把这个爵位给了吕布以示亲近。只是当时如日中天的温侯吕布没有想到,自己还没风光几天就要开始流浪于关东。

    被袁绍追杀的吕布,在告别张邈之后终于再次入河内与张杨会合,而吕布与兖州的缘分才刚刚开始。不了解张邈、张杨、曹操、袁绍此时微妙的关系,是无法理解接下来所在发生的一切的。

    吕布能够从容地从兖州过境,除了张邈与袁绍不和以外,张杨与曹操交好也是重要原因。换句话说,吕布入境兖州之时就算曹操在,同样不会杀了吕布。张杨与曹操的交情并不是在讨董期间结下的,而是在双方各自据河内、兖州成为一方诸侯后形成的。

    袁绍在界桥之战前,原巨鹿太守见公孙瓒兵锋太盛,本来是准备攻陷的。袁绍听到这个消息后任命在冀州为官的济阴人董昭为巨鹿太守,稳定住了形势。当时袁绍很是欣赏董昭,还调任他去同样发生叛乱的魏郡稳定局面。然而这份信任并没有持续太久。济阴地属兖州,董昭虽然在冀州为官,他的弟弟董访却在张邈的军中任职。袁绍多疑是出了名的,由这层关系对董昭产生了怀疑,后者因此而离开冀州,想看看到长安有什么机会。

    乱世最不缺的就是机会,刚刚进入河内董昭就被张杨留下了。不久之后,被陈宫等人推上兖州牧位置的曹操,准备派遣使者前往长安觐见汉献帝。不管被凉州军阀控制的帝国中央会不会批准这个任命,程序总还是要走的,这件事情本身倒没什么可疑的。可疑之处在于曹操先派使者去问张杨,希望从河内借道而过。

    兖州州治所在的东郡的确与河内相接,问题是从东郡前往长安,完全可以先走陈留入洛阳再走崤函通道。就算是张杨的势力能够由黄河之北的河内郡,延伸到洛阳所在的河南尹,真要做这件事也完全可以由冀州入并州,然后由河东入关中。总之,仅仅是派遣一个使者的话,谈不上要跟张杨借道。

    曹操派遣使者的真正原因,是试探张杨对自己的态度。北边的冀州袁绍是自己的盟友,东边进驻青州的公孙瓒和南边接管豫州的袁术,算是自己对手,西边的张杨到底态度如何,对自己能不能顺利接管兖州就显得很重要了,尤其后者还是从董卓那里得到的河内。

    收到曹操试探信号的张杨,原本并不想卖这个面子,董昭改变了他的想法。按董昭的说法,袁曹现在虽然是一家但肯定不会长久,曹操虽然现在弱一点,却是天下真正的英雄,应该借这个机会结交,不光要帮他联系朝廷,还要主动上表举荐促成此事。万一曹操真被正式任命为兖州牧,那他可就永远欠你一个人情了。

    张杨最后完全接受了董昭的意见,并和曹操互派使者问候。这件事情在地缘政治上所造成的影响,是张杨虽然没有明确战队袁绍、曹操联盟,但后来曹操无论是征讨青州黄巾、袁术还是陶谦,都不用担心来自河内的变数。反过来,此前在张杨那了解过这层关系的吕布,亦大可以放心借道兖州入境河内。

    然而政治场上永远是这样,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吕布的到来,打乱了兖州、河内刚刚形成的平衡关系。公元194年四月,在曹操第二次征讨徐州时,留守兖州的这些将领,却主动把寄居河内的吕布请了过来夺了兖州。

    换句话说,曹操没有想到,自己还没拿下徐州,却把自己的大本营给丢了。更让曹操和世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中间起主导作用的恰恰是此前联络济北相鲍信,把曹操推上兖州之主位置的陈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