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那点事
繁体版

第五章后院!

    从初平三年至兴平二年(192年—195年),中原局势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长安,司徒王允和中郎将吕布等密谋杀死了董卓,使万民额手称庆。但王允不能妥善处理董卓的部属,引起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举兵叛乱。结果王允被杀,吕布东逃。后来,李傕、郭汜发生火并,互相屠杀,而汉献帝作为一尊偶像,被这些军阀争来抢去。在兖州,曹操异军突起。原兖州刺史刘岱死后,兖州地方势力推举曹操接任,他采取武装镇压和诱降的两手,迫使三十万青州黄巾军投降。他又与袁绍合作,连破袁术,把袁术挤到淮南。在他东征徐州刺史陶谦时,地方势力的代表张邈、陈宫背叛他,迎吕布入兖州。曹操经过艰苦的斗争,才重新夺回了兖州。在幽州,公孙瓒又派兵到龙凑攻打袁绍,结果再次被袁绍打败,之后就退守幽州,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初平四年(193年),太仆赵岐奉命劝和,袁、公孙双方宣告休战。三月,袁绍南下薄落津。这时,魏郡发生兵变,造反的兵士和黑山军会合后,占领了邺城。当时袁绍部队正在全军开庆功宴,听到这个消息,袁绍的部下们特别是家属在邺城的,要么脸色大变,要么放声大哭,唯独袁绍容貌自若,不改平时的风度。

    整个邺中有十多支黑山军的部队。但黑山军中有一个叛徒陶升,他入邺城后把袁绍和州内官吏家属保护起来,并把他们送往斥丘。袁绍进屯斥丘,任陶升为建义中郎将。

    袁绍与公孙瓒一战,取得了胜利。袁绍在北线的战事刚刚结束,还在开庆功宴,结果后院就起火了。一直在太行山上看风景的黑山军,听说袁绍与公孙瓒正在死磕,打得很热闹。袁绍把主力都调到前方去了,后方空虚,感觉是个机会,于是也下山来凑热闹。

    黑山军为啥躲在山上呢?不是他们想看风景,其实,是被人家赶上山的,赶他们的就是袁绍的好兄弟曹操。那这会儿,为啥又敢下山了呢?因为曹操走了,去了兖州。曹操为啥去兖州呢?之前公孙瓒狂虐黄巾军的那场战斗,青州黄巾被公孙瓒的部队碾压式狂虐,被俘杀十万之众。

    本来想北上去冀州混饭吃的青州黄巾,见北方人实在不好惹,只好掉头南下去兖州,到哪里还不是混饭吃。为啥不回青州呢?唉,家里早就没有余粮了。要是有饭吃,谁还出来。

    兖州刺史刘岱听说青州黄巾来“串门”,急忙点齐兵马,准备出门“迎接”,济北相鲍信劝他,如今士无战心,军无斗志,百姓惊恐,难以为用。黄巾虽说是乌合之众,毕竟也近百万。

    六月,袁绍大举进剿黑山、黄巾军,先发兵进入朝歌鹿肠山苍岩谷谷口讨伐于毒,围攻五天,斩杀于毒及其部众一万多人。接着,沿着鹿肠山向北进攻左髭丈八等,将他们全部剿灭。又接连击灭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多支黑山、黄巾部队,屠其屯壁。

    这些黄巾没有辎重,靠沿途抢掠维持生计,不如坚壁清野,等他们抢不到粮食,会不战自溃。但刘岱不听,公孙瓒能击溃黄巾,我也能,结果却啪啪打脸。这群黄巾不是没有辎重,只是被公孙瓒给抢了,亏老本的黄巾才打算来抢刘岱。刘岱也想秀肌肉,但衮州军跟幽州军的实力,从与黄巾的对战中就能看出来,幽州铁骑的战斗力在整个东汉都是名列前茅的。

    被幽州铁骑横扫的青州黄巾却在充州打得兖州军溃不成军,刘岱也死在乱军之中。眼看青州黄巾大有席卷充州之势,鲍信便与充州名士陈宫商议迎曹操入兖州平乱。鲍信与曹操在讨伐董卓时便是亲密战友,陈宫是充州东郡的士族代表,而曹操此时担任的正是东郡太守,对曹操的能力,两人是十分清楚的,目前的形势,也只有曹操能力挽狂澜。

    曹操能当上东郡太守,是因为能帮大哥袁绍打败黑山军,能入主兖州成为州牧,是因为他能打黄巾。群雄逐鹿的时代,地盘都是靠实力打下来的。缺乏实力,即使偶然得到,守不住,也很快会失去。曹操也明白自己是来干啥的,来兖州之后就分兵派将,制定作战方案。曹操打算趁黄巾军刚刚取胜,以诱敌之计,将敌人引入埋伏圈,然后一举围歼。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

    从理论到实战是有差距的,结果是想包围人家,却被人家包围,鲍信殊死战斗将曹操救出来,他自己却死在乱军之中,连尸首都没找到。曹操只能用木头刻成鲍信的形状在军前祭拜。接连几战,曹操都未占到便宜。这从侧面能看出,袁绍在界桥击败风头正盛的公孙瓒的难度有多大。黄巾军能轻松击遗兖州军,能让曹操损兵折将,却被公孙瓒连杀带抢。

    可是,善于凶猛攻击的公孙瓒却被袁绍打得一败涂地,袁绍在接下来的数年能席卷黄河以北占据四州之地,就一点也不意外了,这才是实力的体现。如果青州黄巾不北上,就不会被公孙瓒打败。青州黄巾也就不会被迫南下来充州,充州刺史刘岱也不会死,那曹操也就不会被迎人充州。但也正是因为曹操去了充州,黑山军才敢下山。

    黑山军听说曹操走了,胆子也大了。这帮家伙直接去了邺城,那里是袁绍的大本营,袁绍以及部下们的老婆孩子都在那里。但黑山军不知道激怒袁绍的后果,在黑山军做卧底的一个小弟将袁绍及部下们的家属安全送回来后,袁绍的反击开始了。袁绍率军沿着山谷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先后攻破黑山贼青牛角、左校、李大目、于氏根等部山寨,沿途的黑山军营寨几乎被袁绍铲平。

    之后联手吕布,与张燕、四营屠各、雁门乌桓在常山展开大战,连续打了十几天,虽然张燕军多被杀伤,但袁绍军也很疲惫,于是双方各自退兵。

    东郡太守臧洪因怨恨袁绍不出兵救张超,举东郡之兵与之对抗,袁绍兴兵围城一年,破东郡,劝降臧洪不得,乃杀之。不久,公孙瓒兼并了刘虞,刘虞旧部鲜于辅等招引乌桓。

    攻打公孙瓒,袁绍也派麴义出兵,与鲜于辅等合兵,共集中十万大军,在鲍丘打败了公孙瓒,迫使他退保易京。麴义与公孙瓒相持岁余,军粮耗尽,士卒饥困,率余众数千人退走,公孙瓒趁势追击,将其击破,尽得其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