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那点事
繁体版

第十三章拒绝

    刘虞虽然出身宗室,但血脉上早已经疏远了,全靠人品端正才撑得住。见袁绍使者来到说明来意,刘虞当下吓出一身冷汗,厉声比道:你们这些坏人,现今皇上被董卓欺负,你们不说替皇上讨回公道,却琢磨出这形同于造反谋逆的坏主意,真是太不像话了。

    同时刘虞虽然是汉室宗亲,但不过是关东诸将之一,袁绍才是关东联军盟主。袁绍拥立刘虞后,会主动献上兵权,真正臣服刘虞吗?很难说,依照袁绍的性格九成不会。既然袁绍都不是真心拥戴,曹操、袁术又极力反对,刘虞怎么能够还往火堆里跳呢?

    袁术高度评价汉献帝,认为汉献帝有周成王的资质,虽然现在年纪还小,可是必然成为一代圣君。就算是现在遭受到董卓的挟制,不过是个小小灾难,考验而已。想袁绍等人编造什么汉献帝不是汉灵帝的真正儿子,完全都是胡扯。

    曹操认为,关东诸将之所以能够聚集在一起,就是因为铲除国贼,匡扶朝廷的大义。现在虽然汉献帝年纪小,又被董卓控制,可是汉献帝是名正言顺的汉灵帝的儿子。人家又没有向昌邑王一样荒淫失德,怎么能够说废就废了呢。如果真的那么多,和国贼董卓有什么不同?曹操义愤填膺的说,就算你们所有人都拥立新君,可是我的心中只有汉献帝一人!

    刘虞明白如果自己敢答应,不管是董卓,曹操,袁术,都不会放过自己,刘虞和关东多数将领都不同。面对天下大乱的局势,许多人都想着割据一方。比如说同样是汉室宗亲的刘焉,就找找的为自己找了个益州刺史干着,后来就封闭蜀道,割据一方了。

    但是刘虞去是想造福一方百姓,所以刘虞当场拒绝。

    袁术也坚决反对袁绍的计划。他不愿屈居袁绍之下;不愿意重新建立秩序,维持现状乱中取利等等。总之二袁之间出现了罅隙,一个放弃刘协拥立刘虞;一个表面上坚决拥护刘协,合作出现了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