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世界的顶级二代生活
繁体版

第46章 西子湖上

    既然说了要邀请那蔡若轩泛舟云湖,苏子春自然不会食言。

    竖日一早,他便来到了云川云湖。

    而潘文阳也是不情不愿的去王府邀请的蔡若轩,随后便赶紧躲回了江家。

    说到江家,苏子春虽然下榻江府,但对于江明浩却不管不问,这让江明浩一时间越发摸不着头脑。

    云湖边上,苏子春负手而立,远处一辆车辇缓缓驶来。

    蔡若轩悠然下车,其今日穿着一身端庄绣裘,给人一种大气雍容之感,捂得严严实实。

    但因为身材本就傲人,所以哪怕是那绣裘,也被撑得鼓鼓的,凸显出了其极有韵味的身材。

    苏子春这边,唯有添香在身旁,就连薛柳都在那江府不曾出门。

    至于暗中锦衣卫有几人,那苏子春便不知道了。

    如今见蔡若轩来了,苏子春眼前一亮,心神摇曳。

    看着蔡若轩,总有一种善良的小姨子的感觉。

    一般年轻男子,总喜欢那少女之感,但殊不知,人妇韵味,才别有一番风味。

    “婶婶好。”苏子春坏坏的笑道。

    蔡若轩倒也不曾回避苏子春的目光,端庄见礼,“见过太子殿下。”

    作为风月之地出身的蔡若轩,心思又怎会浅显。

    在那等地方,钩心斗角可是比起皇室后宫都丝毫不差,但蔡若轩给人的感觉,却总是那般人畜无害,只能说明这女人功法早已炉火纯青。

    当然,侍候人的功法是否有那么高,那就不知道了。

    二人开始登船,添香同样跟上,然后为苏子春二人斟茶。

    两大美人在旁,云湖之上,雾气朦胧,给人一种人间仙境之感。

    甚至,若是船到了云湖正中,你便是在船上做些什么,岸边之人隔着雾气都不一定看得到。

    苏子春轻抿了一口茶水,回味无穷,但醉翁之意,却不在茶上。

    “这西子湖之茶,当真别有一番风味。”苏子春笑道。

    云湖,因位于云川城西,所以当地人又将其称作西湖。至于西子湖这个名字,则是因为儒家的一位圣人,曾游历此湖,有感而发作下诗句,才得来的。

    说起那位儒家圣人,其实还与大乾苏家有些渊源,只不过那并非正统一脉,属于旁支。

    入了儒家之后,竟是让其混出了一些名堂,不过到底是旁支,对于京城这边的苏家,有些牵扯,但不多就是了。

    不过皇室家族,所谓正统,如今的苏明成,是否是最初的大乾开国苏家一脉,都不好说,毕竟皇家的经,可是最难念的。

    蔡若轩闻言,巧笑嫣然,媚态之下,却又不落俗套,“太子殿下这茶,乃是去年陈茶了,今年的新茶,可还未到采摘时节。”

    苏子春哑然一笑,“是吗?这我倒是不知,不过听闻这西子茶,据说曾受佛法熏陶,最初的那株茶树,甚至还得到成精了。”

    “一些传说罢了,关于这西子湖的传说,那还少吗?”蔡若轩娇声道。

    苏子春放下茶杯,看向湖面,低吟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不得不说,我苏家那位前辈,也是一位风雅之人啊。”

    蔡若轩笑道:“太子殿下无须妄自菲薄,殿下也不差的。”

    “嗯,婶婶同样也不差,淡妆浓抹总相宜。”苏子春转头重新看向蔡若轩,轻笑道。

    蔡若轩脸色微红,如同酒后微醺一般,像是那刚成熟的蜜桃,让人一时间欲罢不能。

    苏子春略微失神,这女人,还真是厉害啊。

    但随后蔡若轩却是轻叹一声,幽幽道:“西湖比西子,说到底,都是可怜人罢了。”

    “古语总说红颜祸水,但又有几人知道,前人还说过红颜薄命?”

    苏子春神色一滞,没有接话。

    诗句之中的西子,自然也是一个传言中的美人,不过其所在年代,那就要追寻到数千年前了。

    那时候,大乾还未一统天下,世间各国林立,九天之上神庭高悬,神灵俯瞰人间。

    那时候,是天下百姓最苦的时候。

    而那西子,因为长相出众,容貌极美,便被那吴国皇帝看中,收为妃子,从此君王不早朝。

    甚至直到大乾打过来,吴国覆灭了,那位西子才与吴国一同葬身。

    后世不少年,那西子都被冠以祸国殃民的名号,直到近千年来,才有所好转。

    毕竟一国之事,又岂是一普通女子能够影响的?

    若真是如此,那天下如此多的修士还修什么行,那些所谓的狐狸魅子,就更不用混了。

    只不过蔡若轩将自己与那西子作比较,说自己命途与西子相似,使得苏子春有些失神。

    因为这个世界,似乎与自己前世所在的那颗星球,有太多相似之处了。

    这到底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有的深意?

    苏子春不愿多想,也不敢多想,顶多就是看看书,以免日后做文抄公时,起了冲突。

    有些东西,太过深思对自己没什么好处,他可不是那种为了满足好奇心,便去作死的人。

    “婶婶今日雅性不错啊,之前侄儿可从未听说过,婶婶与谁诗歌相和过。”苏子春回过神来,笑言一句。

    蔡若轩轻声道:“如今那些读书人,哪还懂这些?否则诗坛这数百年来,也不至于唯有殿下的几首诗了。”

    “婶婶谬赞了。”苏子春一脸惶恐的样子,但眼神之中,却挂着夸张的得意之色。

    “是殿下小看了那几首诗的影响,如今那些读书人,嘴上说着风高亮节,两袖清风,不过是没那机会罢了,真若是得势,怕是比谁都坏,而一些总想着一鸣惊人,一剑惊龙的穷酸秀才,实则连杀只鸡都不敢。”蔡若轩轻声道。

    说完,其又捂了下嘴,“唉,我与殿下说这些作甚,打扰了殿下雅致了。”

    苏子春摇摇头,“你说的有道理,但我老师说过,其实读书人,才是最杀人不眨眼的。”

    “动动笔杆子,却比那神兵利器还要锋利,杀人不见血。”

    蔡若轩若有所思,随后恍然赞叹,“不愧是国师。”

    苏子春笑了笑,起身走到船外甲板之上,看着远处山色朦胧。

    那边,便是西子湖边有名的两禅寺了。

    据说其鼎盛之时,还曾有佛门十八罗汉中的一位罗汉坐镇,只是如今,却是败落了,不说香客,上面是否还有和尚都是两说。

    一般人只觉得是红尘修行圆满,罗汉离去,而佛门距离大乾又太远,自然慢慢衰落。

    但实则,这其中有多少高位之人的心思,谁又说得清呢?

    苏子春眯起了眼,船靠近了白蛇堤,他转身看向蔡若轩道:“婶婶信佛吗?”

    “不可不信,也不可尽信。”蔡若轩回答模棱两可。

    苏子春笑道:“那咱们上两禅寺看看吧。”

    蔡若轩似乎迟疑了一瞬,点了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