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超市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 团队初成

    当陆远把手里最后一份礼品递给刚结束面试的女收银员时颇感惊讶。

    这不是前两天晚上,自己去银座空着手出来时遇到的那个小姑娘么,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尴尬。

    幸好人家没认出自己。

    等过来面试的人都心满意足的出门后,杜锦峰三人拿着登记簿过来跟陆远汇报情况。

    上面记载了她们的出生年月、联系电话、学历水平以及目前的工作岗位等等。

    “这次那个叫谭晶的女孩可是帮了我们大忙”。

    杜锦峰站到陆远身边介绍看中的员工,用笔给他指示位列名单第一行的“谭晶”,高兴地表扬她在新东家的招聘会中作出的巨大贡献。

    这群刚下班就赶过来的年轻售货员大多数都是靠谭晶拉拢过来的。

    至于她有没有与同事瓜分陆远之前应承的奖金,那都是旁枝末节,能把这些超市里的熟练工带过来就是本事。

    “刚才她没提咱们当初答应下的奖金,我跟她说办理完入职就给她”。

    “你不说我就忘了,这是应该的。以后再有这种事你们记得提醒我,不能失信于人”。

    身家上亿的陆老板这几天忙着谈恋爱、干事业,连利息都算不上的小钱还真没放在心上。

    虽然心里想着要及时补充专业的财会人员以及秘书助理,但是没有直接说出来。

    “王容这助理工作干得不合格”。

    转头就无赖的把这份过失推到王容身上,搞得大家哭笑不得。

    跟着这位直来直去的年轻老板相处还是挺舒服的,上下级之间没有深重的防备心,比上一份工作带给自己的精神压力要小很多。

    公司初创,大家都抱着做一份事业的决心,自己催着自己干活,干劲满满,而不是为了应付老板的任务。

    “对对对,是我的错。明天专门做助理的人就来了,省的陆老板贵人多忘事”。

    王容无奈举手投降,没把刚才的话放在心上,明白陆远只是开玩笑。

    可是她话尾提到的助理候选人引起大家注意,陆远更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她,明确表示出愿听其详的意思。

    王容迎着众人的目光解释道:

    “之前跟着我的两个实习生,今年这不刚毕业嘛,就想过来拼一把”。

    “两个人都是琴岛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这倒不是重点。”

    “主要是我觉得两个人都挺细心的,有悟性,适合做行政工作”。

    欣闻有新鲜血液加入,大家都觉得不错。

    虽然他们上学期间学到的东西与工作时的事务关联不大,但是有这个琴岛大学毕业证背书,至少可以保证智商在线,值得培养,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能稳定下来不?别在咱们这赚两年钱就考公务员去了”。

    张铁结合切身体会提出一个问题。

    这年头在北方,特别是鲁省。

    堂堂一本毕业生选择去一家民营企业可是要面临很大压力的,不仅来自家长的,还有同龄人。

    杜锦峰对此也深有感触,早年进利群的时候耳边一直不缺冷嘲热讽,这种情况直到他在利群坐到高管的位置才好一些。

    要是让他们知道自己从利群离职来到这座鲁西北的小县城重新开始的话,肯定少不了说些风凉话。

    “先不用考虑这些问题,能来就是好事,如果留不住人才那是我们的工作失误”。

    陆远怕拍手劝大家不必焦虑,如果真有这样的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

    要紧的是练好内功,给大家营造一个舒适体面的工作环境,营造出合理的晋升空间。

    “栽下梧桐树,到时自有凤凰来”。

    现在评价一个人是不是人才,是不是成功者,主要取决于他创造的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商战的利器面前,一切矫情掩饰的东西都会被打得体无完肤。

    “在目前的社会,一个人只要有雄心壮志,检验他最好的舞台就是商战,就是市场经济的海洋,最后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一遛。”

    张铁把这句话奉为圭臬,引为至宝。

    这样的人不会满足于普通人眼中安稳有保障的公家单位,大多数会选择到商海中博浪惊涛,直面风险。

    陆远继续看手里的登记簿,大多数应聘者后面都画着“对号”。

    看来三位面试官对这次招聘会的质量还是比较满意的,陆远也没有什么异议。

    相反的是,他对落选的面试者比较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三人都不看好。

    “年龄上问题不大,都是当打之年”。

    “主要是文化水平以及性格”。

    老杜解释说有好几位面试者虽然挺年轻,但是因为中途辍学只有初中甚至小学学历,没有培养价值。

    要不就是没有诚意,单纯是听到消息来领奖品的,三人听她说的几句话就能判断出性格是否符合公司要求。

    张铁也在一旁说:

    “虽然仓促了一些但是咱们的面试标准卡得比较严格,在银座超市混日子的、没有真本事通过不了这场面试”。

    大家都不想让这样的人在自家超市浑水摸鱼。

    陆远点点头表示明白,翻到最后看到那个收银员小姑娘,原来叫田甜。

    她的名字后面也是画着“对号”,看来老杜他们对这个收银员还是比较满意的

    “老杜,我看了一遍怎么发现名单上光收银员就占了一半?”

    陆远抬起头请教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

    “上午我手里的名片基本都交给银座收银员了”。

    原来超市经营中“排队难”和“失窃”这两大难题都和收银台有很大的关系。

    收银台的工作是顾客接触的第一线,担负着传递超市的服务信息如打折、特价等。

    同时能通过条码阅读器掌握消费者购买偏好、数量、消费金额等重要信息,进而了解超市各种商品的销售情况,以便及时做出调整。

    在超市中,恐怕没有哪一类人员比收银员接触的消费者更多。

    在顾客眼中,作为超市中与消费者最“亲密接触”的收银员的形象及其一言一行都至关重要。

    与顾客接触多,其碰到的各种问题也会多,对收银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收银员的工作很辛苦,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做到让顾客满意甚至喜爱可不容易。”

    收银员在超市中尽管很重要,但是因为并不需要掌握太多高超技能,故薪水也较低。

    同时她们通常面临脑力与技能等多方面的工作压力。

    老杜是个厚道人,一方面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告诉她们的薪资待遇与承受的压力不相匹配,另一方面说万象超市给收银员配备座椅,收银工作不会像现在一样劳累。

    还没等他说出工资会涨10%,一众技能娴熟的收银员当场就表示会过来面试。

    陆远见老杜如此生猛,心里生发出一个念头。

    “过两天银座的收银处不会瘫痪了吧哈哈”。

    “这些人基本能搭起超市骨架了,剩下一些不重要的岗位可以慢慢填充”。

    陆远听完这句话顿感轻松,总算是看到早日开业的苗头了。

    王容接着说起接下来几天的工作。

    一是由张铁负责对员工的培训;二是由老杜负责商品入库上架。

    她自己则担起后勤保障的责任。

    陆远看向跟着他忙活了一晚上也没怎么说话的春晓,应该给人家安排一个名分。

    “名不正则言不顺”,没有具体职务不利于他之后的工作开展。

    “春晓,你就跟着张店长学习学习,暂时担任店长助理”。

    “陆总您别寒颤我,我刚才可是听人说过春晓的故事,做不到他那个程度”。

    张铁乍一听工作安排还不太好意思,这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嘛。

    春晓倒是腼腆一笑答应下来。

    “就这样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早定下来大家早点回去休息,明早八点再见昂”。

    临走前陆远叮嘱老杜记得联系琴岛的朋友,琢磨琢磨怎么把王容跟她的团队挖过来。

    王容这个海龟是有点真本事在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