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的年代
繁体版

第二十九章 定下院子

    过了一会儿。

    徐老太太回来了,身边跟着一个老太太。

    徐老太太说:“孙大妹子,这个是孙老太。”

    叶云母亲连忙站起来,说道:“原来是本家,孙老太,你好,你好。”

    叶云也站着说:“孙奶奶好。”

    孙老太连忙说:“坐、坐下谈。”

    “你们好,听徐老太说,你们想卖掉房子?”

    “是的,只要价格合适,我们就买。”

    “我那房子与徐老太的一个样子,而且前面院子还大一些。”

    “听说你们买下来,做生意,我那个院子的临益水古街一进院子,解放前开了个布庄店。做生意还是蛮适合的。”

    “院子住久了,难舍呀,要不是老了,只能去儿子家养老,我还不想卖呢?”

    “是呀!故土难离,理解的。但亲情又不舍,所以与儿子住一起,也是必然的。”母亲应和道。

    “那孙大妹子,你想出多少钱呢?”

    “孙老太太,您看要多少钱?”

    “前一段日子,有人出了八百元,我要一千元,没有谈成。”

    1986年,资益地区一般工人工资三十元左右,农村当时正在组织评选千元户、万元户。而且资益地区买卖房子的很少。一千元是巨款了。

    母亲想了想,看了看儿子,叶云明白母亲想问自己的意见。

    于是,叶云说:“孙老奶奶,要不,我们去你家先看一下房子,再定价。”

    “那是的,先去看一下。”

    一行人来到隔壁,从益水古街临街大门,进门后,看到正对门一个“一个字影壁”,影壁上雕着“招财进宝”。

    整个院落为“日”字形的二进院落。

    第二进院子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二进院子东、西、北三面建有房屋,南面为厅堂,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院子里栽种各种花木,有一个古水井。

    进到厅堂(相当于客厅)里面,墙为白粉净砖,地铺垫着灰砖,正对门墙面摆放着一个长条案,两边为木花架,条案和花架上摆着几个大瓷器。条案正中前放一张八仙桌,左右两把太师椅。

    每个房子显得比较古朴,房子里面有少量家具和床外,特别是正房,摆放着一件老式板柜子,板柜门雕刻长条形木框,木框内精雕细琢刻画着缠枝繁花,栩栩如生,颜色呈现深红色,房内家具精致美观,古朴大方庄重。

    叶云与母亲对整个房子看了看,然后与孙老太太商谈,最后,房子与家具谈成900元价格成交,先交100元订金,徐老太太收拾行李,双方约定,明天交来交钱过户,然后一并交房子。

    叶云母子与徐老太太、孙老太太,告别后迅速回家,此时天已黑了。

    叶云母子俩赶回家时,已经到了晚上十一点多了。

    叶亿兆看到叶云母子俩,问为什么这么晚回来,叶云就把发生的事情,包括买房子的事都讲了。

    “这么多钱,买一个院子,是不是贵了点?”父亲说道。

    “不贵的,那房子临街,我们不是正好要找门面吗?那里又大又方便,过去就开个店铺的。”

    “那好吧,只是一下子抽这么多钱,干其他的事就差钱了啊。”

    母亲说道:“明天,我们分头去借点钱,我找我弟弟孙丰收,他还没成家,应该是能借六七百元钱。”

    “亿兆,你找你兄弟姊妹,借个二三百块钱,应该可以吧,等我们的货运到广东,卖了就有钱了,回来就还给他们。”

    最后,叶云问父亲,那粮食加工成大米的事情,联系好了没有,父亲说搞好了,明天就来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