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漏的年代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古泉精品多多

    古钱币是一种铸造品,收藏钱币也是一个非常热门的收藏品种,古钱又称古泉,古钱研究历史悠久。

    叶云爷孙俩吃完中饭,马上开工,对古钱币和古铜具进行分类清理。

    在古代南朝时便有专著《钱谱》,南宋有《泉志》,清代有《古金所见录》、《古泉汇》和《续古泉汇》等。

    近代中国出版《古钱大字典》,其中有涉及收藏钱币内容。涉及收藏钱币一定要选择品相好的钱币。

    创刊于1983年《中国钱币》双月刊杂志,由中国钱币博物馆、中国钱币学会主办,内容以中国钱币为主,涉及古今中外钱币学货币史方面的内容。注重学术性、资料性、知识性既推进我国钱币学、货币史的研究,又为海内外钱币研究者、收藏者提供了丰富知识。

    首先,爷孙俩根据对古钱币品相分拣,把里面最好的即“美品”选出来,“美品”一般指的是古钱正背两面轮廓完整、文字清晰,这些流通领域的古钱币,整个硬币只有极轻微的磨损,这类传世的古钱,字口深峻,无粘连,边廓直立,穿口规整,钱体完整,其锈色美,包浆均自然湿润,铜锈给人一种“青莹霞翠”的美感,是古钱收藏界建议收藏的极好品相。经过分拣,还是从古钱币中找到一些好的“美品”出来。

    其次,爷孙俩根据余下的品相分拣,把里面可定为“佳品”的古钱币选出来,“佳品”一般指的是通过长时间的流通使用,古钱正背两面,有较小的裂痕或偏移或极小的缺损,钱文完整、字口间有因铸造或流通产生的磨损,造成的轻微粘连或混沌,钱币的图案轮廓仍清晰可见,这类传世的古钱,字口浅,有粘连,钱体完美,包浆光润,穿口规整,钱体厚,包浆好,也是建议收藏的佳品相的古钱了。分拣的结果是“佳品”比“美品”的古钱币多得多。

    当然,爷孙俩分拣出来最多的是“上品”古钱了,毕竟大多是农村收上来的,“上品”一般指的是磨损得比较严重,不仅外廓、文字数字都有磨损,就是内部细纹也有大面积的磨损,只有小面积的清晰可见,但这样的古钱币毕竟年代久远了,文字可以识别但字口较深,有粘连连笔,钱形体不完美,包浆光润,穿口规整,钱体略薄,包浆略好保存得这个样子,在古玩市场可以说是建议收藏的最低品相了。

    最后,对于那些生锈,进行除锈措施,叶云爷孙俩决定用开水浸泡法——来还其庐山真面目。

    因为有时古钱会被一层土锈覆盖,影响质地和观感,而土锈实际上中土和铜锈的混合物,属碱性的硬质粘浮物,用开水浸泡方法,对于清除土锈是非常有效的,而且又具有不损坏币包浆这个大优点。

    叶云爷孙俩,先去打往大铁锅中倒入一大桶水,将水烧到八九十度的样子,然后再用木瓢舀索到大木盆装好,再把分拣余下的钱币放入,等到大约五至六分钟后,用竹勺子舀出来。

    将钱币擦清阴干,用小刷子均匀地刷去残锈,至钱纹清晰后,直到不影响到钱币本身质地和观赏性,又找出一批“佳品”古钱币,最后居然发现少量的是银币。

    做完前面的程序,然后统计货币名称,发现能组成很多串五帝钱,其中“大五帝钱”(秦朝铸的半两钱、汉代的五铢钱、唐朝的开元通宝、宋朝的宋元通宝和明朝的永乐通宝)有四串;“小五帝钱”(顺治通宝、康熙通宝、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和嘉庆通宝)有几十串。

    其他大多是清朝通行的古钱,特别是发现了一些古钱珍品:天启重宝、天国通宝、清代镇库祺祥重宝、大清宝福一百铜币、咸丰通宝宝福局背“大清壹百”等等。

    这一次真是赚大了,就只清算古钱币,精品就能卖出个好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