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之逍遥小衙内
繁体版

第四百一十二章 伶牙俐齿

    正在后堂小憩的饶季同被“隆隆”的鼓声惊醒,这夏日的午后特别使人犯困,刚吃了点点心,很快就进入梦乡。

    这鼓声响的不是时候,但这是喊冤鼓,身为一府之长,听到这鼓声,务必上堂问审。

    “什么人,大中午的也不让消停?”

    一边让丫鬟给他更换官服,一边唠叨着。

    一名衙役显得有些惊慌的跑了进来,说道“大人,是……是统制府的旺财主管……”

    饶季同仅有的一点困意立即被惊没了,匆忙蹬上官靴,说道“快,快……升堂!”

    敲鼓的是旺财,高槛站在堂外,看着两班衙役纷纷从睡梦中惊醒,有些不知所措的跑来。有人一边揉着眼睛、打着呵欠,嘴中刚要嘟囔几句牢骚,立即被身边的人捂住了嘴,轻声说道“不要命了……那是统制大人家的主管……不对……统制大人也来了……”

    统制大人来府衙击鼓鸣冤,这可是蓟州城的大事。

    路过府衙的百姓立即被吸引了,纷纷驻足观望。统制大人击鼓鸣冤之事,如同一阵急风,很快吹遍蓟州城的大街小巷。

    饶季同直接迎出了府衙大门,见到高槛站在门前,赶紧上前唱喏施礼道“高大人,什么时候回的蓟州,怎么也没人通报一声?”

    旺财见饶季同已经出来,停止敲鼓,肃然站立一旁。

    高槛说道“我刚到蓟州便收到郓州、济州两处州府的公文,指责我蓟州判司薄尉童自在在我军攻打梁山撤军后,将从两处州府所征调的军粮私自倒卖给一山东商贩,牟取私利。此事在两处州府之间以及我蓟州军中形成了极坏的影响,我蓟州军将士一致要求严惩倒卖军粮之人。可饶知府为何却非要等我回来再做判决?”

    饶季同尴尬一笑,侧身摆了一个“请”的手势,说道“高大人息怒,请堂上说话。”

    高槛擢升的消息,饶季同还不清楚,但高槛既然破了梁山,且又去京城复命,擢升是很正常的事。或许高槛已经调离蓟州,此次回来只是为了交接事宜也未必。

    所以饶季同甘愿自降身份,别的不说,高槛上头可是高太尉,自己也惹不起。

    高槛大步进了府堂,饶季同坚持要高槛坐上府衙主座。高槛说道“饶大人才是蓟州一府之长,我只是作为旁听者前来听审,堂上之位,自然只有饶大人坐得。”

    饶季同只得命人搬来一把椅子,给高槛坐下,自己则站在一旁说道“高大人有所不知,这童自在……仗着自己攀上了童太尉这个靠山,以前便为所欲为。崔通判对他也是百般庇护,我……我纵然想拿他,也是有心无力啊……”

    高槛说道“国有国法,这童自在就算是童太尉的儿子,他犯了法,你身为地方父母官,该怎么办还得怎么办!岂能因为他与童太尉有关系而徇私枉法?”

    饶季同连连点头,说道“是是是!这次他倒卖军粮,可不是小事……”

    便在此时,门外传来侯七的声音“童自在带到!”

    高槛示意饶季同升堂,饶季同虽然心中尚在忐忑,但有高槛在座,他的底气又壮了不少。

    随着惊堂木拍响,衙役们吼出一声堂威,童自在被侯七领着两名军士给推了进来。

    他一进大堂,见高槛在座,心中一凛,脚下未免便迟疑了几分。

    他一晃膀子,挣脱两名军士的手抓,上前两步附身施礼说道“高大人回来了,小人未及远迎,请大人恕罪。”

    看他神情,显得浑不在乎。似乎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犯了多大的事。但高槛在他的双眼中看到了一丝慌乱,还有他鬓角的几点汗珠,也说明了他此刻紧张的心情。

    “童自在,你可知罪?”

    随着惊堂木拍响,饶季同威严的声音响起。

    童自在转身来到大堂中间,俯身道“下官不知。”

    饶季同说道“此次蓟州军攻打梁山,命你筹措粮草保证军需。可你却利用职务之便,私卖军粮、牟取私利,还不知罪?”

    童自在说道“请问大人,蓟州军攻打梁山,可曾短缺粮草?”

    饶季同说道“不曾短缺。”

    童自在说道“下官的职责便是保证蓟州军行军打仗过程中粮草充足,不会因粮草短缺而动摇军心。下官在蓟州军未到济州之前,便已经将粮草筹措之事办妥。此次蓟州军大捷,若不是粮草供应充足,岂能胜得如此容易?大人不论功行赏便也罢了,还欲往我头上扣上倒卖军粮的罪名,是何道理?”

    饶季同听完,呵斥道“好一副伶牙俐齿!如今事实俱在、证据确凿,岂能容你狡辩?”

    童自在虽然心中已经胆怯,但嘴上不敢示弱。他自认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军粮供应及时,没有造成军队缺粮的情况。且那购买自己军粮的商贩,本就是自己的同乡,自己多年与他买卖,从未被出卖过,是十分可靠的一个人。自己只要咬死了不承认,饶季同肯定拿不出证据。

    而且自己与童贯那七拐八弯的关系在那里,饶季同多少会有些顾忌。

    只是他却忽略了高槛的存在,他没有想到,高槛既然亲自来到府堂,岂能无的放矢?

    他露出满脸的憋屈,说道“大人,不知是谁嫉恨下官,非要致下官于死地,才想出这么一个罪名往我身上扣。大人明察,可不能冤枉了好人呐……”

    饶季同肃声说道“好人?这个词用在你身上不合适吧?如今济州、郓州梁府都来了公文,对你此次倒卖军粮行为进行指责,请蓟府做出判决。难道这两处州府也是冤枉你的吗?”

    童自在并没有显示出慌乱,而是答道“下官前去两处州府调拨军粮,两处州府府库管制百般刁难,不按照需求拨放粮草。下官与他们起了争执,以高大人名义才让他们心不甘情不愿的按照要求拨放。定是小人坚持原则,得罪了他们,惹得他们秋后算账,诬告下官……”

    高槛再也忍不住,冷笑说道“好一个坚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