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镜花之缘
繁体版

十 奇怪 锦衣卫莫名其妙地撤了兵

    菊花岛上,上官父女的小屋建在了江畔,小屋正对江面。

    冬日,宽阔的扬子江江面清清朗朗、一览无遗。

    上官青云在院中练完剑术,他擦擦头上的汗,望向江面。他见到江中有三条大船,大船后面紧跟着五支小而快的兰舟,它们快速向这边驶来。转眼间,大船后面的五支兰舟追过大船,一箭风快就冲向了岸边。

    “玉箫,你快出来看看!快点,快点!”上官青云喊了一嗓子。

    上官玉箫刚刚和孟婆婆分手从梦中醒来,听到爹爹的喊叫,她披衣手提长剑跑出屋来:“爹爹,什么事?!”

    “你看!”上官青云指向江面。

    也就是须臾间,五支兰舟靠上岸边,还不待船停稳,从兰舟上跳下三十多条大汉。

    上官青云看到为首之人惊愣了一下,他转身就走。

    “三师弟莫走,快快迎敌,锦衣卫随后就到!”

    说话间,三条大船靠上岸来,呼啦啦从船上跳下五六十个锦衣卫。

    旋即,先上岸的三十多条大汉冲上前去与锦衣卫战在了一处。

    兰舟上跳下来的人不是被人,正是樊高义、赤眼金雕王大正、翻天鹞子单大鹏和太白门的众位好汉。

    双方刚一交手,太白门的弟兄以三十余人对五六十人的锦衣卫,一时间,双方势均力敌战成了平手。

    锦衣卫都是武林高手,可太白门的弟兄个个也是武功高强,尤其是樊高义、上官青云、王大正、单大鹏更是高手中之高手。

    这高手过招,何来的大战个几十回合上百回合,他们杀人只在那一招一式之间。

    樊高义和上官青云师出同门,只见他二人两柄长剑寒光闪闪、上下翻飞、左挑右砍,剑尖抖出点点梅花,那是招招夺命剑剑伤人。

    赤眼金雕王大正长得人高马大,性情生猛暴烈,他手使一根狼牙棒,这狼牙棒足有四十余斤,棒上露着根根钢牙。但见王大正一声暴喝杀入敌群,他手上的狼牙棒呼呼生风似车轮旋转,随着他“嗨嗨”的暴喝声,敌阵中被他用狼牙棒砸了个万点桃花开。

    翻天鹞子单大鹏身材矮小消瘦,但他身手异常敏捷,他手使一对峨眉刺在敌阵中辗转腾挪、左格右挡、似龙蛇般在敌阵中游走。单大鹏手中的一对峨眉刺左刺挑眼右刺穿喉,在他游走之处,处处传来嚎叫声。

    也就是顿饭工夫,锦衣卫败下阵来,丢下三十具尸体,他们跳上一条大船逃离了菊花岛。

    这一仗,太白门也伤了七八个兄弟。

    樊高义看着上官青云笑道:“师弟宝刀不老,佩服,佩服!”

    上官青云也笑道:“师兄功夫更胜从前,师弟我好生羡慕!”

    樊高义和上官青云拥抱在了一起。

    上官玉箫走了过来,冷冷说道:“什么师兄、师弟,关云青和关潇雨已经死了,我们是上官青云、上官玉箫!”

    樊高义好不尴尬:“侄女,我知梦斗……”

    “我不是你的侄女,你也别跟我提那个人!”

    “那好,别的事,以后咱慢慢说。你们父子赶快随我离开菊花岛!”

    上官青云:“去哪?”

    樊高义:“雁荡山大龙湫。”

    上官青云:“大龙湫?”

    樊高义:“哦,太白门已重建,弟兄们都在大龙湫等着你这副寨主和玉箫头领回去。”

    上官玉箫:“谁稀罕什么副寨主和什么头领之位!”

    樊高义着急了:“师弟啊,东厂的杀手不会放过你们,你们快快随我回到雁荡山!”

    上官玉箫将身体转向了一边。

    上官青云对女儿赔着笑脸说道:“玉箫啊,那个人说得似乎有些道理。你看……”

    上官玉箫回过身来:“想要我们跟你走,须要答应我们三个条件。”

    樊高义:“姑娘请讲。”

    “一,从今而后,我们不再是以前的关云青、关潇雨,我们只是你们新结识的上官青云、上官玉箫。”

    樊高义:“使得,使得!”

    “这二,到了雁荡山大龙湫,我们不入山寨,只在山寨附近另择一处安身,平日我们上官家和你们樊家不相往来。”

    “这……好好,这也使得!”

    “三,我们听调不听宣。”

    “何谓听调不听宣?”

    “山寨有事,你们可以告知我们,我们想帮则帮,不帮,你们也不能对我们发号施令。”

    “使得,使得!我的小祖宗,只要你们父女能跟我回太白门,别说是三个条件,就是三百个,老夫也都答应!快快上船!”

    待上官父女和众位英雄上得船来,五支兰舟向上游疾驶而去。

    五天前,樊高义和赤眼金雕王大正带着弟兄们离开山寨,今天一早,他们赶到金陵远郊的扬子江畔,并在这里与翻天鹞子单大鹏汇合,于是,樊高义带着弟兄们驾着兰舟驶往菊花岛。正行之间,见三条大船载着五六十锦衣卫在前急行,樊高义命五支兰舟追过大船率先登上菊花岛。好在樊高义等人来得及时,他们杀败锦衣卫,救下了上官父女。

    也就在樊高义和玉金刚何亦飞两支人马离开山寨第二天的清晨,黑白无常带着一百多锦衣卫抵达了大龙湫,半个时辰后,三驾马车在三百多锦衣卫的簇拥下载着三尊红衣大炮和百枚弹丸也抵达了大龙湫。

    正当锦衣卫架设好红衣大炮将要点燃弹丸之时,忽然,天上响起了一声冬雷,随之,雨加雪瓢泼而下。这雨加雪伴着狂风来势凶猛,不一会,竟将红衣大炮弹丸的药捻浸透。这红衣大炮的弹丸一废,红衣大炮就成了一个铁疙瘩,真的是拿着嫌沉扔了可惜。

    雨雪中,看着红衣大炮被天公所废,城墙上太白门的众英雄发出了欢呼声。

    凡是都有个凑巧,也或许是师祖李白在天有灵,他庇护了太白门的后辈逃过了此劫。

    这红衣大炮是外洋比利时国进献给大明永乐皇帝朱棣的贡品,当时的大明王朝仅有这三尊。

    红衣大炮在外洋叫做海岸炮,当此炮来到大明皇宫,朱棣见到此炮穿着红色的炮衣,他顺嘴说了句:“红衣大炮。”皇帝开了金口赐了名,这外洋的海岸炮在大明就叫做了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的威力不可小觑,一发弹丸就可轰塌一面城墙。若不是天公庇佑,刚刚重建的太白门,它的命运可想而知。

    刚才的雨加雪来得突然,走得也突然。当雨加血戛然而止之后,锦衣卫即刻向大龙湫山寨发起了攻击。只见四百多锦衣卫手握长刀、抬着云梯、呼喊着冲到城墙下,他们架起云梯向城墙上爬去。

    城墙上,樊梦斗擂响了战鼓。这战鼓“咚咚”作响、一声高过一声,这鼓声似千军万马在呼啸,又如决堤洪水之咆哮。伴着“咚咚”的战鼓声,一百多太白门众英雄抖擞精神,人人奋勇当先,个个大展身手,他们是越战越勇,直杀得锦衣卫纷纷坠下城墙。锦衣卫被太白门的神勇震慑,在嚎叫声中败下阵来。

    太白门和锦衣卫这开局的第一仗,太白门旗开得胜。这一仗,太白门虽有死伤,但城池固若金汤。

    擒贼先擒王,这些天,樊梦斗一直在查找黑白无常的踪迹,但黑白无常惧怕樊梦斗的三步绝杀和太白剑,他们不敢与樊梦斗正面交锋,他们始终躲藏在幕后从不敢露面。

    大龙湫的战事一直持续到第八天。

    这八天,不论白昼,在大龙湫山寨的城墙处太白门与锦衣卫数番争斗、拼死厮杀,城墙边、城墙上已是血迹斑斑,城墙下更是陈尸一片。

    说来奇怪,正当太白门和锦衣卫杀得难解难分之际,锦衣卫却莫名其妙地突然撤了兵。

    待樊高义带着上官青云、上官玉箫和一众人等回到大龙湫,大龙湫山寨已是罢战休兵兵戎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