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迷案
繁体版

第一百零六章 山河在握,盛唐主大显锋芒(三)

    李旦和太平公主之间,兄妹之情还是有的,是以李旦也的确有过让太平公主继位的想法。

    当然,有这些想法,一切都是因为他觉得太子李隆基架空了他的权力,说白了就是或多或少的有几分报复的想法。

    对于一个天子来说,这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天子也是人啊。

    可李隆基现在这几句话,却是给与了李旦提醒,绝对不能让太平公主继位,因为这其中,会有很多不可掌控的变化。

    太平公主姓李不假,但是太平公主始终是女儿身,她的后代,也不会是李家的人。

    李旦深深的吸口气,他坐起身来,笑道:“请教固然是可以的,但你是太子,是储君,是未来的天子,一切事务,当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主张!”

    听得这话,李隆基便明白,他难点提醒,李旦是听心里的,这些,显然就是他想要的。

    “父皇教训的是!”李隆基答应一声,神态恭敬。

    李旦咳嗽几声,道:“最近父皇身体不好,便由你来监国,一切政事,你皆可自作主张,遇到不懂的,实在没法子下决定的,便来找父皇!”

    “一切但听父皇的安排!”李隆基再次心里,与李旦说了一会话,这才离开。

    这一切,远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监国,这个身份,令他与大大唐天子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李旦年纪大了,越加的看中亲情,这一点,李隆基是看得出来的,事实上,争权夺利的同时,他也在尽自己做儿子的本分。

    “也许有的事情,并不需要刻意的去做什么谋划,自然而然的,尽自己的本分便好!”李隆基心里面想到。

    算尽天下,但终究还是会有遗漏的时候,亲情,在皇家虽然是奢侈的,但却不是不可以有。

    他李隆基,不仅仅要做大唐天子,也要做一个真正的孝子。

    李隆基监国,处理朝堂大小事务,这是对太平公主来说,无疑是猛烈的冲击。

    “可恶,真是可恶,皇兄怎么可以做这样的决定?”太平公主砸了不少东西,她始终是女人,比起武则天,也差得很远,是以也容易愤怒一些。

    当然,这天下,自古以来,就只有一个武则天。

    “母亲息怒,太子是储君,如今皇上身子有恙,他监国也是情理之中的啊!”薛崇简说道。

    太平公主冷冷的看了薛崇简一眼:“你懂什么?”

    薛崇简低着头,不敢再说一句话。他知道自家母亲的野心,但而且也有一争的实力,但是他却不希望太平公主继续如此下去。

    李隆基的雄才大略,足智多谋,薛崇简从来没有见过能与其相比的,继续下去,他真的怕自家母亲走上不归路。

    “母亲,收手吧,朝堂之上,多是尔虞我诈,我们,难道不能过一点寻常人该有的生活吗?”

    薛崇简曾经参与唐隆政变,是大功臣。但就像是他这样的大功臣,却是救不了自己想救的人,从那时候起,他算是彻底看清楚一切。

    皇家,只有利益权力,其他的,没有人会去在乎。

    “寻常人?你说的是那些为一日三餐奔波,连吃好都很难做到的人?我做不到,你也做不到,因为,我们本来就不是寻常人。争一把,是天堂,而退一步,就是地狱!”

    太平公主神色严肃,威严尽显,她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去做寻常人?事实上,正如她所说的,她们从出生开始,就没法子是寻常人的。

    薛崇简暗暗叹息,对太平公主的,他是真的一点法子都没有。

    李隆基做孝子,彻底让李旦站在了自己这边,监国更是让他尝到了做天子的滋味。

    接着,他的动作更紧了。

    白日里处理政事,晚上连东宫都不回,直接陪在李旦身边。

    李旦身子虽然渐渐恢复过来,但是他发现,其实相比于做皇帝,他更喜欢过这种父慈子孝的生活,加上他年纪的确是大了,是以已经有了传位的想法。

    “三郎,最近你处理政事还顺利吗?”李旦问道。

    李隆基答道:“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是不习惯,但在大臣们的辅助之下,渐渐的上了正轨,也是这时候,才知晓曾经父皇是多么辛苦!”

    “作为皇上,这些都是我们的职责,没什么辛苦或是不辛苦的!”李旦淡然一笑。

    “父皇说的是!”李隆基答应一声。

    “父皇终究是老了,这大唐的江山,需要你担起来,父皇已经决定,退位做太上皇,将皇位传给你!”李旦说道。

    李隆基的心里面,别提多激动兴奋了,但是他却是露出几分惊恐之色:“父皇,万万不可,您正当壮年,如今身体又恢复得差不多了,这大唐江山,不能没有您!”

    这话李旦听了倒是极为高兴,他轻笑一声:“父皇知道自己老了,好了,明日里早朝,朕会向文武大臣宣布此事!”

    “父皇······”李隆基还没有说出来,便被李旦打断:“好了,此事就这般定了!”

    第二日早朝,李旦宣布传位李隆基,满朝文武,各自战队的人,各自神情都不一样。

    太平公主的人,此时多的,是惊恐之色,但也没谁敢多言。

    李旦是天子,传位于谁,他当然可以做主。再者,李隆基的雄才大略,满朝文武尽知,又没什么过失,作为太子,本就是储君,皇位的继承者。

    太平公主此时很想说点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个时候,太平公主才算是领教到李隆基的厉害。这传位来得实在突然,根本就来不应对。

    一定要沉得住气,太平公主警告自己,就算是李隆基登基了,她也还有机会,毕竟这朝堂之上,半壁江山都是她的。

    就这般,李隆基成功登基,坐上龙椅,成为大唐天子,而李旦,便做了太上皇。

    在登基之初,朝堂上的官员任免,李隆基并没有做多少改动,尤其是跟着他的人,就算是职位有所变动,但也没有提升。

    李隆基登基,得益最大的,却是太平公主的党羽,窦怀贞。

    这个一直和李隆基作对的人,太平公主的忠实走狗,竟然成了群臣之首,成为了宰相之一,这让寻常之辈,实在是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