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迷案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皇帝驾崩,韦皇后秘不发丧(三)

    自家老爹是什么性子,苏菱比谁都清楚,闻言也只是点头:“对了,为什么今夜回来得这般晚?”

    平时都是苏和先到家,苏菱是担心父亲苏和操劳过度,毕竟他已年过五旬。

    苏和道:“是陛下最近经常失眠,让我去看看,给陛下开了安眠的药,才回来的!”

    “陛下日理万机,偏偏还出现这么多的糟心事,作为臣子,本该分忧,但如今女儿也是半点策略都没有,唉!”苏菱叹息一声。

    李显是二次为帝,曾经被贬为庐陵王。那时候武则天认为,李显什么都没做,什么都做不了,不配为一国之君。

    二次登基的李显,在人们的眼中,也算不得明君,但还好也不是昏君。

    “养足了精神,才有力气做事,睡吧!”苏和说道。

    苏菱乖巧的答应一声,才回去自己的闺房,她查案子,是为了真相,为了给死者一个交代,忠君爱国,是臣子的本分。

    大唐天威,震慑八方,令诸国来朝,大唐的百姓,都已省委唐人而骄傲自豪。大唐的威仪,有很多体现的方式,皇宫便是其中之一。

    大明宫从太宗时期开始建造,高宗时开始使用,到如今政务等等,皆是在这里处理。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三大殿巍峨如山岳一般。

    李显的寝宫,最近就在紫宸殿上。因为最近他经常失眠,不要说其他的嫔妃,就是韦皇后那里,他也没有去。

    早晨,太阳从东边升起,红彤彤的一个大圆球慢慢的向中天移动,渐渐的有了温度,树上的雀鸟叽叽喳喳的叫着,为这寂静的早晨,平添了几分热闹。

    韦皇后是后宫之主,一国皇后,又得李显恩宠,这紫宸殿她随时可以过来。

    要见天子,自然是得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韦皇后虽然已是中年,但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尤物,风韵多姿,有一种别样的成熟美。

    年轻的女子或许占了年龄上的优势,但是这种独有的成熟风韵,却是她们没有的。相比起来,韦皇后更为迷人。

    “陛下,早朝时间到了!”韦皇后来到前面,守在宫门外的太监有些焦急,平时这个时候,李显早就起来了,毕竟是一国之君,还有早朝啊。

    但今日这太监在门外恭候多时,李显还是没有出来,他只是狗一般低贱的奴才,是不敢叫醒李显的。

    好在韦皇后来了,这太监总算是松了口气,可是韦皇后叫了几声,李显也没有回应,当下她看向那太监,问道:“怎么回事?”

    这太监是贴身伺候李显的,闻言便道:“回娘娘的话,最近几日,陛下难以入眠,便请了苏太医过来,吃过岁太医开的药之后,便睡下了,到现在也还没起来!陛下一般都起得很早的,是不是······”

    韦皇后微微蹙眉,而后又露出温和的笑容:“陛下,臣妾进来了啊!”

    吱呀响声传开,韦皇后走进屋子去,又叫了几声:“陛下,陛下······”

    依旧没人回答,韦皇后继续走向李显的龙床,李显还躺在穿上,远远看去,极为安详,但是走近一看,便见得李显嘴唇发紫,双眼泛黑。伸手往鼻孔之处,却是已经没有了呼吸。

    这般境况,只把韦皇后给下了一大跳,她又叫了几声:“陛下,陛下······”

    李显睡得很死,没有答应她,韦皇后伸出手去,接近李显的鼻孔,才发现李显竟然已经没气了。

    韦皇后呼吸急促起来,她叫道:“来人!”

    声音传出,外面的伺候李显的那个贴身太监进来。韦皇后本是想说,让其去宣政殿通报诸位大臣,李显驾崩了。

    只是话到嘴边,韦皇后却是迅速反应过来:“去把安乐公主和驸马找过来!”

    这太监有些疑惑,但韦皇后的命令,他没有单子违抗。

    武延秀有驸马府,平时里他和安乐公主都不住在皇宫,因昨日看诸国献舞,才留在皇宫。不多时,便随随那太监来到紫宸殿。

    见得李显的样子,武延秀和安乐公主皆是呆住,一边上的太监,更是手足无措,没来由一阵恐惧。

    “母后,父皇他······”安乐公主眼圈泛红,泪水打转。

    韦皇后深深的吸口气,道:“皇上他已经驾崩了,在这皇宫里面,本宫最信任的就是你们两个,现在你们有什么看法?”

    “父皇他已经没了,便立刻通知大臣们发丧,确定一切事宜,然后就是新君立定之事!”安乐公主说道。

    武延秀却是道:“不行,今日之局面,对咱们最好的,便是暂且不发丧,同时调动兵马,守住长安,然后再召集群臣商议,待储君立下,在发丧不迟!”

    李显死得突然,没有立下储君的圣旨,武延秀这话,是在提醒韦皇后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将一切大权掌控在手上。

    韦皇后向来就是有野心的人,城府心机极深,听得武延秀的话,美目中闪烁着凌厉光芒,接着淡淡一笑:“不错,就该如此,延秀你去通知群臣,宗楚客是自己人,他是宰相,群臣之首,你明白吗?”

    武延秀淡淡一笑:“儿臣明白!”

    韦皇后点了点头,接着又看向安乐公主,道:“裹儿你去召集府上的兵马,通知韦捷、韦播、韦灌、韦睿、韦锜、高显他们,兵马一部分驻扎皇宫,一部分则是在长安城。这主要是防范谯王李重福,以及各路刺史的兵马!”

    裹儿是安乐公主的名,敢这般称呼的人只有她的父母。

    点到的这些人,全都是韦家的兵马,要么是长安令,要么是宫中卫尉,亦或是千牛中郎将,全都是掌控兵权的,这些人马加在一起,有五万之多。

    这些年来,韦皇后韬光养晦,不断扶持韦家势力,她本来就有做第二个武则天的野心,要是李显知晓自家皇后的想法,不知道会不会气得活过来。

    武延秀和安乐公主一同点头,出了寝宫,便各自分头行事。

    李显的贴身太监此时最是尴尬,他战战兢兢的,生怕韦皇后杀人灭口,这种大事,实在不是他这种小鱼小虾能够涉及的。

    韦皇后向来知道如何收买人心,杀人不是目的,她看了这太监一眼,道:“本宫没记错的话,你叫王宝山,是吧?”

    “劳烦皇后娘娘下询,奴才就是王宝山!”太监的身子颤抖得很是厉害,他不知道自己的小命能不能够保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