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梦
繁体版

番外二

    澧兰在一旁看着不忍,刚想上去劝解,皇甫曼卿苦笑着说,“看来陛下已经决定了。”

    澧兰有几分不信,“皇后娘娘,就算陛下再怎么心狠,也不致如此,想来皇后娘娘是会错了陛下的意,且再等等吧。”

    皇甫曼卿想了想,“澧兰,随我去一趟储秀宫吧。”

    “皇后娘娘又要去拜访连妃娘娘吗?”澧兰会意地说。

    储秀宫位于内宫的西南方,原本是先帝的李妃所居之处,后来李妃薨逝,此处就一直闲置下来,去年宇文翽举办了选秀大典后,选了不少官宦之女进宫,后宫登时充实不少,于是后宫各宫殿有不少开始重新启用,而连君章则被宇文翽下旨迁进了这储秀宫。

    皇甫曼卿来到储秀宫时,连君章正在院子里弯着腰给菊花浇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连君章爱上了菊花,储秀宫也遍植各色菊花,白菊有雪海、白鸥逐波、玉牡丹、胭脂点雪、残雪惊鸿、汉白吐玉;黄菊有凤凰报羽、玉堂金马、佛见笑、赤金牡丹、点绛唇、莺羽黄、金虹长荷;红菊有金红交辉、墨牡丹、朱砂红霜、红芍药、红云细雨、胭脂香;紫菊有百鸟朝凤、紫宸殿、墨荷、状元紫、紫霞满天、双飞燕;更难得的是还有几株绿菊,绿水秋波、绿云、滴翠、绿牡丹,不少都是连君章费劲心力四处搜寻而来。

    深秋时节,万物凋零,凄凉肃杀,只有这悠然园里,姹紫嫣红的菊花绚烂多姿地绽放着,宛如一盏盏五彩斑斓缤纷夺目的玉碗,晶莹欲滴,玲珑剔透。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连妹妹这院子,我看不如就起名为悠然苑吧。”

    连君章这才看到皇甫曼卿,忙丢下水瓢跪下行礼,满院子的黄门和侍女也急忙下跪。

    连君章把皇甫曼卿迎入储秀宫正殿,奉茶已毕,连君章低眉顺眼地说,“皇后娘娘怎得有空到我这里来了?”

    自打连家失势后,连君章就一直在宫中夹着尾巴做人,她在得势时不知天高地厚,得罪了不少人,失势后在她身上踩一脚的人自然不在少数。

    好在皇甫曼卿的性子柔,不是个爱记仇的人,虽然连君章当年也多次让她下不来台,可她从没有对连君章下过狠手,反而在自己失势后处处维护她,若不是她,只怕自己和馆陶都难以在这冷酷的皇宫中生存下来。

    也正因为如此,连君章对皇甫曼卿极是感激,在她面前更是俯首低眉,唯命是从。

    “娘亲!”一个清脆的声音在殿外响了起来,跟着咯咯咯的笑声传了进来,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咚咚咚地跑进了殿里。

    连君章沉下脸训斥道,“都这么大了,还是这般没规矩,皇后娘娘面前也可这等乱跑?”

    馆陶公主吓了一跳,急忙屈膝给皇甫曼卿行礼,皇甫曼卿没有生气,反而和气地招呼皇甫曼卿来到她身边。

    馆陶公主瞧了连君章一眼,见娘亲对她微微点头,这才依言走到了皇甫曼卿的身边,软软地称呼了一声皇后娘娘。

    皇甫曼卿感觉自己的心瞬间化了,掏出帕子给馆陶公主轻轻拭汗,由衷地说,“还是女儿好啊,能时时陪在娘亲身边,不用整日上学念书习武,害得母子俩见一面都难。”

    连君章知道她是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宇文曜,她虽不喜打探宫中的情形,却也能从储秀宫的黄门侍女口中得知一些这宫里的事,自然知道皇帝极其宠爱宇文曜,也在他身上寄予了厚望,不出意外,他一定会被立为太子。

    “皇后娘娘何必如此伤感,大皇子虽不能像馆陶这般日日夜夜陪在我身边,可他备受陛下疼爱,小小年纪就找了天下学问最好的人来调教他,假以时日,一定会有大成就,皇后娘娘有福的日子在后头呢,不必为眼前的暂时分离而揪心。”连君章陪笑着说。

    三年前,大周命燕国交出逃亡到燕国的临沅王兄妹,不知是燕国不忿大周居高临下的凌人气势,还是确实不知临沅王兄妹的下落,硬是没有理睬。

    可这一下就留下了话柄,被大周以此为借口,率兵攻入了燕国,燕国举全国之力抵抗,可宇文翽慧眼识珠,任命只有二十几岁的伏夔担任大元帅,不到一年的时间,燕国便被大周打得分崩离析,连高阙也成为了大周的囊中之物,燕国皇帝林有道带着几名亲信逃往草原,可却被乌弋单于郅都抓住,送给了大周军。

    从此这原本一分为二的天下终于又合为一体,疆土恢复了皇甫氏在位时的模样。

    大周这边朝臣的大肆封赏自然不必说,伏夔那是头一份,不过三十岁的年纪就几乎位列三公,成了数百年来头一个不到而立之年便坐上了高位的人。

    至于燕国那边,也有不少人投诚后得到了官位,虽然不比在燕国时风光,可故国已灭,能有此出路实属幸运,当然也没人敢计较。

    原本连君章以为,凭着皇后在皇帝面前如此得宠,皇甫家无论如何也能得个不小的封荫,即使不能出庙堂为官,那封侯拜爵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皇甫氏在燕国过得憋屈那是满天下都知道的事,否则皇甫曼卿也不会被人当作礼物送来了大周。

    可连君章万万没想到,皇甫曼卿居然上书皇帝,请求皇帝不要封她父亲官职爵位,赐给些土地钱财,能让一家人丰足过一世便可。

    原本朝臣都在盯着这件事,都怕皇帝爱屋及乌会大肆重赏皇甫氏,许多谏臣都准备好了折子,一旦皇帝下这个命令,劝谏的折子就会雪片似的飞进宇文翙的承乾殿。

    可连君章突然来了这样一道奏折,令众臣也是措手不及,大有一记重拳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

    “有福的日子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