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手执明
繁体版

第五十二章 风雨欲来

    秦毅和唐泉二人听的门外来报,唐泉正了正靠在床上的身子,轻咳一声,出声道:“好,知道了,先让二少爷迎在中堂,我待会便过去...”

    门外人领了一声是,便提着脚步退了下去。

    秦毅此时出声问了一句:“小婿此处倒是没什么干系,只是赵大人不免之后还得问上几句,那小婿做何解释?...”秦毅这句话看似问的明知故问,实则他也是在试探唐泉此意何为,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能让唐泉要将此事一己之力压下来。

    唐泉哪能不知道秦毅这话里是项庄舞剑,直直的说道:“现下,亲家和赵大人都过来了,倒是也与你说不得那么详尽了。日后的话,倒是可以再细细的聊,但不是在现下。”唐泉一句话便将秦毅的好奇心先行打了回去。

    接着,唐泉整了整衣衫,秦毅将唐泉从床上扶起下了地。

    在唐泉打整衣襟期间,又想起什么了似的,转头对着秦毅一板一眼的说道:“秦毅啊,你爹他今年不容易啊。眼看着大暑大旱,再加上个蝗祸,近几年来在陕地不曾绝断、保不齐今年也是这般。”

    唐泉略有深意的看了秦毅一眼。继续说道:“这算是你爹他份属之职,几年来,如履薄冰、兢兢业业的勉强维继至今。你现在也长了年岁,成了家室。该帮他分忧的地方,要尽早的顶上啊...”

    前前后后,唐泉对秦毅的印象已然发生了些许改观。一些该说不该说的,现在也算是说了个半打半,至于这女婿能不能靠的住,刚好也让他经些事来练练。

    秦毅自是听出了话里的勉励和少许的关心之意,当下也重重的点点头,回到:“岳丈大人说的是,小婿听进去了。”

    又过片刻,唐泉已经收拾妥当。只见唐泉开口朝门外唤了一声:“来人...”门外不多时便迎进来了两个下人和两个丫鬟。

    出门前,唐泉又回过身来,想了想对着秦毅说道:“老夫这身子,一时还拿不住案牍的事务。估计还得修养个几日,这几日里,便让襄然回来住上个几日。多时没见她了,你们也刚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回来省亲个几日。这事,我先来与秦家说一声。你该忙还是忙你的,每天抽个空当,到我这老头子这来坐上一会,聊聊天就好...”唐泉说完,留了半耳的余音,便被下人掺着出去了。

    秦毅闻言,也不做声色,只利索的回了句“小婿听岳父大人的...”

    唐泉刚出门,便有另一个门子进来,对着秦毅行了一礼,语气显得亲切。说道:“姑爷,老爷已经吩咐将小姐之前住的院子打整出来了。姑爷与小姐便在那边下榻...”闻言,秦毅便明白了这岳丈是打从一开始就想让自己留在这住几天,应该是今日的事情还没有全部聊完。

    秦云的份事,陕地的天灾,赵奎之前的为难,商帮的态度,到今日唐泉的提醒。

    无一而绕得开个粮字,这陕地的粮食问题,难道终将在这个多事之年爆发开来吗?那,留给秦云和秦家的时间还有多少?

    秦毅没有在这时乱了心绪,看了眼面前站着的,面目亲切的小厮。当即便领了意,对着那小厮回了一礼,随即便被领着往后堂去了。

    ————

    另一边,陕商平日里惯来重要集会的地方——钟府的主院里。

    现下,商会的七家主家们已经赶到,眼下正在钟府的中堂里齐聚议事。而拥属的各县的小掌柜们也都受邀进到了府内,正在主院的花园中团团聚着。或站或坐,或三两一簇的进行交谈。

    除了闲叙外,更多的便是抱怨抱怨最近几年陕地的天象,接年的大旱蝗祸,致了陕地近几年来的物价随着粮价沉浮变动,钱银的比价每每难测,宝钞例贯的兑值也是日渐下行。大掌柜们还好,像他们这种小掌柜,着实的是常叹生意的难做。

    外间感慨未曾不是没有道理,眼下钱银的兑比都不算是什么大事了,今年眼看着要入农时,但气候却似去年一般,想来今年也要大旱。便是没有大旱,连着来了两年的蝗灾,今年也说不准会不会来。只是,这再来一年的话,今年的生意便真真是没得做了。到时候,普通人家能不能吃到饭食都是问题了,还遑论做什么生意。

    钟家的中堂里,一张梨花木大方桌前,周围正坐满了人。

    主座上,端坐一位老者,正是陕商商帮的现今大掌柜——钟隆诚。其旁边的陪座上,坐着一少女,正是他的孙女,之前数次出现在秦府里的钟溪。

    下面的客座上,分别依着长幼的次序,给陕地商会的七个主家的掌柜们排了座。

    左手边的几人,便是上次在秦府上与秦云和钟溪的商议中,略带不满和疑虑的几个大掌柜。他们几人也是现在在商帮中和钟家足以抗礼的几家。

    首座是在衡州和辰州以纸业起家的吕封顺,吕掌柜。接着便是在蜀州茶马起家的刘易刘掌柜,还有在豫北靠着皮货生意发家的涂文栓涂掌柜。

    右手边的几位,则是和钟家来往深近的几个掌柜。下首座是靠着在闽北倒卖丝绸布匹发家的洪声洪掌柜,临其而下座的是在湖州贩卖茶叶的张柯寿张掌柜,以及被钟隆诚一手带起来的外家徒弟,靠着在楚州做着皮货和丝绸布匹生意发家的张小风。

    两边座,刚好将方桌分了干净。同时也将现下陕商商帮里的两个派系分的清楚。商帮内的事情,此间先按下不表。

    这次的大会,可属陕商商帮一年之中最重要的会议之一。

    商帮内的大小会议,开多少次,什么时候开,什么人来与会,讨论什么事情,这些都是不定的变数。

    但,唯独一年两次的大会,会在固定时间的时间开启。

    对于这些现在坐在堂内桌前的七家而言,内称“二会”,对于外面那些各县的小掌柜们而言,外称“首尾会”。

    顾名思义,一个在年初开,一个在年尾开。

    而今天,聚集了各路陕地掌柜而来的,便是这年初的“首会”。

    首会一般会先将去年各行业的掌柜们所遇到的问题拿出来说,讨论并商讨解决之策。之后再由各家掌柜对去年自己所在地的各行业的情况做个大概总结。然后便是讨论今年商帮的运转事宜,以及,最重要的。由钟家牵头带领的“食盐开中”的商队及粮队的安排和部署。

    钟家因着秦家的关系,着实是为商帮的各个大掌柜们,在这件事情上拿到了诸多实益。是以,钟家的少掌柜虽因事因病去世后,这陕商商帮的位子还是由了钟老掌柜继续座回。

    众人方才已经将去年的事情话毕,现下在座的众人,都等着钟老爷子发话,给去年的种种大小事情做个总结、拍板定论。

    眼下,桌上主座上的钟隆诚,却没那么急着发言。反而是抬眼望了望钟溪,对着她点头示意了一下。

    钟溪接收到了来自爷爷的信号,此时便从袖中抽出一个小本子来,递了上去。

    钟隆诚接过了那个本子,并没有急着打开看。而是清了清嗓子,目光环视了屋内的众人几番后,开口声若洪钟的说道:“诸位掌柜们,今日诸位聚在这里,方才各家里掌柜的都说过了。这其中,环着咱们商帮的大大小小的问题,老夫也都听进去了。”

    顿了一顿,又接着说道:“按着惯例,现在该把去年的事情收拢一遍,敲个定论。再说今年的事情,但,今年咱们就破破旧,先把去年的事情搁着,最后再说。人常说,话里有话,先得捡重要的说。那我就先把这重要的事先说了。”

    语毕,钟老爷子从手中将那小册子打开,从左手边传了下去,给这几个掌柜的们挨个看。

    左边首座的吕封顺起身,恭敬的接过了从钟隆诚手里递来的小册子。翻开第一页,赫然的一个“粮”字映入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