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峰奇情
繁体版

第三百五十三章(三百六十一)

    一路上,武昌府的百姓观者如堵。

    百姓们看到楚王被绑在马上,知道他的死期到了。

    他们平日里虽然深恨楚王横征暴敛,酷剥他们,但此际见他被张黄虎抓住,这副惨相,不由得担忧起自己的命运,反倒对他有些同情。

    及至见到后面牛车上拉着的尸体,一些百姓更是吓得面如土色。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汉江边,百姓们也都跟随前行来到江边停下围观。

    此时并非端午,张黄虎却命人在江边设祭,祭奠屈原。他下了马,亲自面对汉江宣读祭文,祭文宣读毕,他带领一众将官酹酒江中,并把几腔楚王府厨房里宰杀好还没有来得及做菜的猪羊作为祭品沉入江中。

    做完这些,张黄虎转过身来,宣布送楚王去见屈大夫。

    两个兵士上前将已经麻木不仁的楚王搀扶到江边,赞礼官大声唱念道“送楚王!”

    两个兵士猛地把楚王推进江里,江水湍急,立刻就将他冲的往下游飘去,众人只见他在水中载浮载沉了一阵子,便沉到水底不见了。

    兵士们又把牛车中拉的尸体都扔进了江中。

    仪式结束后,张黄虎对着武昌府的百姓们发表了一通演讲,讲了这次仪式的意义,褒扬了屈大夫的忠心和孤愤,并将自己的所作所为与屈原相比,宣称自己佩服屈原对楚国的忠心,但不赞成像屈原那样无谓的死掉,真正的忠心应该是像他这样起而拯救楚国,拯救天下。

    讲到最后,他宣布自己为大西王,改武昌府为京都,更名为天授府,凡归降大西朝廷的百姓各安生理,大西官兵对归降的百姓秋毫无犯,并保境安民。

    张黄虎还宣布武昌府的流民和生计无着落的贫民,大西朝廷将予以赈济,并宣布不日将开科取士。

    武昌府的百姓们虽对此将信将疑,但还是循惯例鼓掌欢呼了起来,尤其是一些儒生秀才,听说要开科取士,有官做,都跃跃欲试起来。

    张黄虎对这样的效果十分满意,便打道回府,回到了楚王府,此时的楚王府自然也要改成大西王宫了。

    其后,张黄虎设立了六部五府,在京都天授府设五城兵马司,在归降的各州县设官置员。派归降的官员和手下的官员担任。

    并在大西王宫前竖起两面大旗,上写“天与人归,招贤纳士”,又在天授府九门各竖立两面大旗,上面写的是“天下安静,威震八方”。

    因为大西政权正当草创之时,各级州县官员缺乏,张黄虎很快便开科取士,殿试中取了三十人做进士,又取了四十八个人做廪膳生,全都授予官职,进士安排到各州县做正堂官,廪膳生做州府的佐贰。

    张黄虎得了楚王和武昌府诸乡绅富户的银两钱财,不免觉得有些财大气粗,便发银两赈济武昌府和各州县的饥民,收买人心。又发布政令,要求凡武昌府十五岁至二十岁的男子都要参军。这些男子都是武昌府各家各户的丁男,如今都参加了张黄虎的军队,等于做了张黄虎的人质,而且也算是和张黄虎同流合污了,也只好与他休戚与共了。

    张黄虎此时在武昌府正可谓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热闹的紧。

    而另一边,在张黄虎大举进攻武昌府的同时,李吾克已经率军攻克了汉阳府,尚美璋也被他赶得跑到了九江府,这正是尚美璋之前所谓守土有责不肯援救武昌府的借口之一,虽说是借口,但也部分是实情。

    汉阳府离武昌府不过一江之隔,李吾克实力在张黄虎之上,从汉阳府攻入武昌府实在如探囊取物一般。

    只不过,正当他要攻取武昌府的时候,军中出了事情,之前投靠他的“曹操”罗汝才和另一支队伍祝大虎、廉生功有反叛之心,他闻报之后,紧急回到襄阳,处理了三人,处理完三人之后,其原先所部军队军心不稳,他只好留在襄阳主事,便无暇攻取武昌府,武昌府便让张黄虎轻轻巧巧取走了。

    此时,他在襄阳闻报张黄虎在武昌府建立大西政权,招兵买马,派员设官,不免心中恼恨,便写了一封信给他。

    李吾克自之前的群雄首领闯王高逢吉死后,便也自号闯王,他本是高逢吉的义子,此时便以高逢吉的继任者自居,而其后他也确实势大,群雄纷纷投靠,他更加自认为是群雄之长了,因此在给张黄虎的信中,用的是上司对属下的口吻。

    信中说,张黄虎本是无赖罪囚,因缘巧合,受闯王高逢吉知遇之恩得列诸将之列,当思报答恩情,此际占领武昌府,不应当不待命令便自立为大西王。不过念在张黄虎替自己守住了武昌府,功过相抵,不予追究,让他继续守住武昌府,去其僭号,以待日后议封。

    张黄虎得了这封信十分愤怒,但他心里知道自己不是李吾克的对手,只好忍气吞声,客客气气的接待来使。并派了信使,带着楚王府的金珠宝贝去献给李吾克。不想李吾克竟将他的信使扣留了。张黄虎得到消息后大发雷霆。

    不过,他既然深知自己不是李吾克的对手,所以除了发火外也无可奈何。但他自然不甘心替他守武昌府,便有了别的心思。

    其时,他的谋士吴一龟和徐其湮已经被官兵杀死,他便找来新任命的兵部尚书仇武河、天授府知府仇合武、汉阳府知府杨开云和章之有——他此时已升任总兵前军都督,张大汉——他此时是中军先锋——来商议此事。

    众人的意见和他心里想的都一样,那就是此时还不宜和李吾克公开翻脸,一是自己的实力的确不是李吾克的对手,二是官兵此时还在虎视眈眈,附近有尚美璋,朝廷又派出了大都督胡递院,武昌府周边地区的豪绅手里也有许多民团乡兵,这些是他们和李吾克的共同敌人,一旦他们和李吾克相争只会便宜了官兵。

    既然不宜和李吾克公开翻脸,那又能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