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狗探案组
繁体版

第二十章 《佚》

    到达真实,是令老C头痛的写法,他准备运用在下一本小说《佚》中,这是《留与候》反馈给他的意见。

    即使做了原型掩盖,《留与候》仍不可避免地对原型人物造成了现实影响。比如S和小b的分手,老C认为自己就是间接正犯。即使每个单元故事独立成章,但a、b、C、D、e、f、G的主要视角始终占据了大半篇幅,S如过客般昙花一现。更糟糕的是,在S和b发生交集之前,瓦当牛郎团的往事实在不堪回首,尤其那句“胡同里没有爱情,只有情爱”的宣言。

    一开始,老C是想按照音名,将七个主角的现实故事分解后再随意谱写,这种排列组合的方式极耗精力,因为想要达到真实,在情节上必须反复推敲以符合逻辑,而直接复刻现实则要轻松很多——即使有时候看上去荒诞不经,但现实永远经得起追问。

    事已至此,老C决定从零开始。

    如何从零开始?老C为此困扰过很长一段时间。他躺在草地上,想象眼前铺满了质子(和电子),有两个质子互相觉得对方不错,决定建立关系,同住在一个小房间里,如此一来,新元素就诞生了。也有六个质子住在一起的,它们给自家的房间取了名,叫碳。有一天,碳遇见了两个氧,它们仨携手走过一段旅程,不久后又分开了,为了纪念这段旅程,于是就有了故事。

    可惜这段故事是从一开始的,并不是从零到一。

    见老C如此苦恼,欧拉从两百年前走来,赠予他一个公式:e^iπ+1=0。0和1的关系建立起来了,这是0和1的故事。

    老C豁然开朗:元素、关系、化合物对应着人物、情节、环境。

    那么《佚》该怎么写?首先,老C希望主要视角摆脱自然属性,创造一个完全人文属性的个体。这个个体陪伴在一个骑马东游的人的行囊里、出现在一个不出阁楼的小女孩的书桌上、游离在一个昏迷病人的脑海中…它不发一言、冷眼旁观,它历经繁华、初心不变。

    它是谁?或许各位已经有了答案。

    大家也无需急着揪它出来,反正它的目的地也是时间之外。

    老C软趴趴地枕在床沿上缓缓构思,可奈何他的笔杆子却又硬了,于是他充满热情地挥洒出800个字符,暗暗感叹道:

    “笔杆很硬C半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