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被倒追的无奈日常
繁体版

第57章 说明

    “忘了。”

    说完,杨彦就离开了第一考场,站在走廊上眺望。

    对答案的人到处都是,着急的在教室里就开始对答案了,稍微耐心些的会在走廊上对。

    这样的声音很嘈杂,带着无法掩饰的烦躁。

    杨彦从口袋里拿出耳塞戴上,望着楼梯蜿蜒向下。

    忽地,思悦的身影出现在三楼的过道,她正挽着黎雪的手,与她说悄悄话。

    杨彦觉得心安,他就站在那等着她走上来。

    或许是感觉到什么,陈思悦抬头一望,目光正好撞进少年的怀里,心跳漏了一拍。在杨彦的视角里,思悦拍了拍黎雪的肩膀像是和她说了些什么,然后朝自己跑来。

    她站到自己身前,骄傲地说:“我考得还可以哦。”

    “嗯。我想也是。”

    “我这次可以及格的!”

    “知道。”

    陈思悦上前一步,望着他,目光闪动:“我感觉自己能进步三十分哦。”

    “嗯,要不要吃椒麻兔,别人做的不好吃,我做的很好吃。你要吃吗?我还会烤蛋糕,你吃吗?”杨彦看着她,眉眼温柔,嘴角轻轻地弯着,低声说着:“想吃吗?”

    “你还会烤小蛋糕?”

    “对。”

    陈思悦惊喜地看着他,说:“那我吃小蛋糕。”

    “下周一带给你。”

    “好哒!”陈思悦比了个耶,然后继续找黎雪说话。

    杨彦觉得教室吵,就在外面吹风,偶尔看看栏杆上的蚂蚁。他看了有一会儿,认识了两三只蚂蚁,转身靠在栏杆上,背后是高低起伏的山峦。

    在他眼前,是2班教室,往左看是种满茉莉花的平台,往右看就是楼梯。

    楼梯拐角的墙壁上,交错挂着六个人的相片,分别是文科前三名和理科前三名。每个人的照片下,还有一段座右铭,以及他们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

    这个位置很显眼,每个人都能看见。

    高一的时候,杨彦的相片被挂在最上面。在5楼楼梯的拐角,每个路过的同学都会看见他的脸。现在,他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这个位置了。

    他预感,自己很快就会回到这上面。

    七中挂照片的地方有两处,一处就是高三教学楼五楼楼梯墙壁,一处是从教学楼到操场的必经之路上。

    五楼墙壁毕竟空间有限,只有6个人能挂上去。

    教学楼到操场的路可长了,那里足够大,足够宽敞,也足够显眼。

    在那有很长一段公告栏,里面有20张学生的相片,分别是文科前十名和理科前十名,相片下面依旧是座右铭。

    杨彦的照片也在上面,他是理科第六名。

    他看着五楼楼梯墙壁那挂的相片很久,有些惋惜自己的相片没有被挂在上面。

    这时候,他往教室看了一眼,看见闹哄哄的同学,收回目光。

    在月考时期,老师不管纪律,有几个男生拿着饭盒吃饭去了,还有几个女生在讲台上嬉戏打闹。剩下的一些人在对答案。

    尤其是孟雨妍和刘宇,他们把数学考的所有题的答案都对了。

    其他同学围着他俩,找他们一起对答案。

    杨彦看着烦,进去拿了生物选修一,跑到5楼平台躲清净,顺便背书。

    他在平台上来回走动着,从许多茉莉身边路过,单手拿着书默读,就和好多年前一样。再次来到这个地方背书,他的感觉是很奇妙的,就是那种故地重游时遇见曾经的自己的感觉。

    那时候,杨彦满心都想着要证明给翁惜看。

    他和思悦的事不会影响成绩。

    现在不一样了,他没必要证明些什么,也没有闸刀架在头上逼他去学,没有那种非学不可的紧迫感。这时候,学习的心境大为不同。

    杨彦做过纯理论研究,已经学厌了。

    重生后,十二年的信息差,让他没有金钱上的困扰。

    现阶段,他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弥补遗憾。

    在弥补遗憾这方面,他个人的学业成绩的占比其实不大。原来,他也去名校读过,知道是什么感觉,不遗憾。原来,他也在大城市奋斗过,不向往。

    既然如此,那么努力考最顶尖的学府,干嘛?

    他想成为一名高水平的精神卫生行业的从业者,仅此而已。

    [以下内容为个人简介(我是一个很愚钝的人):

    人要很痛苦,真的能很痛苦。

    在这个物质生活已然有了一定保障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国家,死亡是一件非常不自然的事情,除了老死。但是,人还是一样的痛苦,除了肉体上的疾病,还有精神上的折磨。

    精神上的折磨有外界的不可抗力,也有内心空虚无法对抗欲望、痛苦造成的折磨。

    外界的不可抗力几乎是密不通风的,吸引人注意力,能广泛传播的,多是负面情绪和满足欲望。但为了广泛传播,满足欲望的信息商品,大多和负面情绪缠绕在一起,大多是焦虑、恐慌和痛苦。

    自由和欲望让这样的情况无可避免。

    青少年时期,自身产生的欲望往往是由外界引导的。举例:频繁的排名可以刺激学生对高分的渴望。

    外界给予的欲望往往是出于善意的,读书考高分的确是一条清晰的成功路径。但是,这条路走下去能收获的果实往往没有吹嘘的那样美好。

    我记得原来为了多考一分,拒绝和朋友一起吃饭,然后一个人很长一段时间。

    最后,这样的行为的确是让我收获了足够耀眼的成绩,但那又怎样呢?

    大部分人做不到如此勤奋,这样的勤奋非我所愿。

    同时,我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勤奋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的命运。但就如我刚才所言,这条路上走下去能收获的果实没有想象的那般美好。

    最直接的表征是,如果在这条路上付出了过多的心血,若是有一天发觉前方只是一个足够裹腹的面包,和原来渴求的满汉全席可差太多了,心理落差该如何处理。

    这样的心理落差几乎是必然的。

    不必说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再努力也不过那样了。

    十万人才出一个的天才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我希望读我这本书的青少年们,学累了可以歇一歇,人生特别长不要一次就跑得筋疲力尽。至于那些年岁较大的读者,正如我刚才所说的,我是个愚钝的人。

    我是个愚钝的人,也是狭隘的,但对于某些特定情景,我想我的观点是重要的。

    至少,曾经的我希望有个人,能对我如此说。

    这本书写到现在,它不会有成绩,但就是因为它没成绩,才好。如果,你觉得这书还行,偶尔点开看看就好,晚上不要熬夜看小说,熬太晚不好。

    如果,你觉得这书还行,就看一看。除此之外,我别无他求。

    从我接下来要写的内容来看,它不火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这不是说我要写什么惊天动地,违背审核要求的东西,仅是因为想实现11岁的我一个愿望,实现14岁的我一个愿望,实现17岁的我一个愿望,实现20岁的我一个愿望。

    等有一天,彻底没人看了,我就把愿望写出来。

    原来还是觉得万一看的人多嘛,有点顾忌,现在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