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叫镇关西:开局结拜鲁智深
繁体版

第74章答应

    邹润却有不同想法,道:“既然不让剪径,兄弟们也要吃饭,想必是有着更好的来钱之处!”

    邹渊也是道:“每日剪径却也不是办法,哪里来的那么多过路商人让我们抢?稍有动静,那些商人就不从这里过了!”

    然后吐出一根骨头,道:“且先打听看看,走的是哪种路子?若我们能效仿一二,兄弟们也能好过一些!”

    邹润点点头,表示同意。

    两人又碰了一碗酒。

    喝罢,邹润突然赞道:“叔叔,这郑屠是个人物!”

    邹渊抬眼看来,问道:“如何见得?”

    邹润竖起一根手指,道:“王伦何等样人,我们都是听说过的!不管郑屠使了何种法子做了寨主,却还能养着王伦,可见心胸宽阔!”

    邹渊点头!

    邹润竖起第二根手指,道:“梁山建寨时便是一处剪径的好地方,北边大名府,南边应天府,西边又是东京。”

    “郑屠上任,说不剪径就不剪径了,却也没见手下反抗,依旧做着寨主,可见控制得力!”

    邹渊继续点头!

    邹润竖起第三根手指,道:“既然不剪径,那自然得另寻他法,好养活兄弟们。郑屠不动声色,也未见有甚么大的动静,便能养起恁多弟兄,山寨红红火火,可见生财有道!”

    邹渊仍然点头!

    邹润说完三点,便问邹渊道:“你说,这郑屠如何?”

    邹渊啧啧嘴,道:“确实不赖!”

    突然,他似想起了甚么,回过味来,道:“你的意思,投梁山?”

    邹润眉毛一挑,道:“可投得?”

    邹渊大笑:“那是自然!这般人物都投不得,还能投谁?”

    笑罢,又皱眉说道:“只是山寨收人自有规矩,我们已经做了强人,自然不需投名状,可哪里去找个认识梁山的人来?”

    邹润一时无话,投梁山是他给自家叔侄找的一条出路,可梁山也不是那般好投的。

    之前王伦嫉贤妒能、心胸狭小,声名远播,他自然不会找上门去。

    如今换了个能容人的寨主,邹润这才动了心思。

    只是山寨收人往往有两条规矩,清白人家需纳投名状,互不相识的需要介绍人。

    初次上山还得准备觐见礼。

    邹氏叔侄做了强人,自然对这些门道门清。

    投梁山自无不可,就是这中间人该找哪个?

    叔侄两个正在这里发愁,就听见大厅外面传来动静,知道这是拜访的人来了,当即换上一幅笑脸迎了上去。

    出门一看,见着一個大汉跟着喽啰过来,邹渊顿时大笑,道:“我说今日怎的有喜鹊叫,原来是孙新兄弟来了!”

    当即迎了上去,和孙新来了个拥抱。

    邹润也是如此。

    叔侄两个和孙新是熟识的,自然不需那多礼节。

    孙新大笑:“却是好久不见你们,甚是想念,路过这边,上来看看。”

    叔侄两个对视一笑,这话也就听听得了,哪里顺路拜访还带着礼物的,分明是有备而来。

    不过也不介意,孙新有求那是好事。

    孙新哥哥孙立是登州兵马提辖,几次流民作乱,草寇临城,都是孙立出手杀败的,保得登州平安。

    叔侄两个本就有意结交孙新,做了强人之后更是如此。

    当即把孙新迎进大厅里面坐下,笑道:“我们也甚是想念孙新兄弟,快请进。”

    又吩咐喽啰准备酒菜。

    三人在大厅坐着,开始叙话,互相问候几句,又开始扯闲篇,讲了下以前的日子。

    等到酒菜上来,三人坐定。

    酒过三巡。

    邹渊这才说起正事,问道:“孙新兄弟此来为何?可是有事要我们帮忙?”

    孙新给叔侄两个倒了一碗酒,道:“实不相瞒,确实如此。”

    孙新便把郑屠来往登州所为之事说了清楚,特地上山来请叔侄两个帮忙。

    叔侄两个对视一眼,都有些惊喜!

    说曹操,曹操到!

    刚刚还在说着,机会这就来了。

    若能借此结识郑屠,哪里还要甚么中间人,甚至礼物都省了,直接上山便是!

    邹渊拍桌大叫道:“难得见此义气汉子!既然郑屠兄弟帮了孙新兄弟,那我们下山相助一二也是应该!”

    “本地盐帮我们都熟,郑屠兄弟若是看上了,我们帮其拿下便是。”

    邹润也是点头。

    “多谢兄弟!我敬你们!”

    孙新不知就里,见得叔侄两个如此义气,听了他的话便要下山相助,一时之间感动莫名,当即就端起酒碗来敬叔侄两个。

    叔侄两个也端起酒碗喝了。

    邹氏叔侄横行登州,本地盐帮也自熟悉,那他两个为何不去贩私盐?

    只因登州产盐,本地不缺,他们又都是本地人,只在登州活动,卖盐也只能卖与本地。

    可哪里有把特产在本地卖的?

    想要卖与外地,外地盐商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叔侄两个打通不过。

    若是亲自前往外地开辟商路,两个却无这个本事,孤零零过去,还不被人吃干抹净?

    叔侄两个又看不上乡下小贩的贩卖方式,肩挑背扛,往来各个村子,那般辛苦又能赚得几个钱!

    遂只能看着这个行当流口水。

    如今郑屠过来,要他们帮忙,却是正合他们心意。

    一来熟识郑屠,能上梁山正好。

    二来借着郑屠本事,打通外地盐路,若能分一杯羹最好。

    想到此处,叔侄两个更加热情,与孙新推杯换盏起来。

    孙新有求于人,自然来者不拒,没几下功夫就被灌的迷迷糊糊。

    叔侄两个趁机问起郑屠,孙新都道郑屠的好处。

    两个心里越发欣喜。

    不多时,孙新就倒下了,叔侄两个也已经半醺。

    吩咐喽啰把孙新抬去安置,两个又在大厅细细商议起来。

    要如何去做,才能得了郑屠好感,显出他们的本事,也能让叔侄两个在其中捞上一把。

    贩盐可是大利!

    任谁见了都难免心动。

    叔侄两个定计完毕,等第二日孙新醒来,三个梳洗了一下,就带着几个心腹喽啰下山来了。

    行了不知多少里处,远远的就望见孙新家的酒店。

    却见酒店之前甚是热闹,一大群人围在那里叫好,一行人赶将几步,凑到人堆。

    “这里是在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