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被李二逼着造反
繁体版

第28章 顺应天命,吴王才是大唐天子?

    李义府大声道:“秦王殿下,咱们现在讨论的是税制改革一事,还请殿下早做决断。”

    “陛下那边,若是殿下能及时解释新法弊端,想来陛下不会怪罪,会收回旨意的。”

    户部侍郎温彦博赶紧站出来,附和道:“殿下,治大国如烹小虾,不可不慎,不可不稳!两税制实行二十五年来,并无重大问题,贸然改革,徒生动荡,微臣以为不妥……”

    “你说不妥就不妥吗,你算老几?”

    一个极为放肆的声音响起。

    却是鄂国公尉迟敬德,看李泰被一众文臣反对,心中不痛快,站出来骂人。

    “你说两税制没有问题,那商州贪腐是怎么来的?”

    尉迟敬德是武将,其实分不清两税制和“税银新政”的优劣,但他坚定地支持李泰,蛮横说道:“陛下都下旨要改革税制,你等文臣还在这叽歪什么?”

    温彦博被尉迟敬德骂的不敢还口。

    李义府的胡子却是要气歪了,嘶声叫道:“你一个粗鄙武夫懂什么……”

    李泰见朝堂要成菜市场,出声喝道:“好了,殿前争吵,成何体统?”

    尉迟敬德当即不再多言,只冷笑瞪了李义府一眼。

    李义府一口气顺不上来,差点背过气。

    “李学士!”

    李泰看着他,丝毫没有关心老头身体的意思,淡声道:“你要本王给一个明确答复。”

    “那么,本王现在便给你、以及满朝大臣一个答复!”

    顿了一下,李泰特意起身,冷眸俯瞰殿下群臣:“大唐税赋必须改革!税银新政先在商州试行,成则在今年推广全国。”

    “这是圣旨定下的!”

    “君无戏言,岂容更改?本王今日在朝会上说税赋改革的事,是知会你等执行,而不是和你等商量的!”

    这番话说完,朝中百官俱都安静下来。

    再无反对声音。

    李泰知道,这样强行压制反对意见,在具体推行“税银新政”时,必然会阻碍重重。

    不过他无所谓。

    有推行“税银新政”的老手宋璟在,还有金吾卫为他效命,不怕税银新政推行不成功!

    “就这样吧,散朝。”

    李泰施威完毕,拂袖就欲离去。

    但将要走下御阶时,他又轻笑一声,转身点名道:“吏部侍郎萧瑀,户部侍郎温彦博。”

    萧瑀、温彦博等文武百官闻言静立,听候秦王训斥。

    “你们都说,治国要以‘稳’为重。”

    “本王在此要特意告诉你们,其他有此想法的大臣也都听好,”李泰神情变得坚毅,“税制改革只是一个开始,今后朝廷会有更多的变革!”

    “本王监国一日,这大唐的天下,便注定要折腾,要求变求新!”

    “‘稳’不了!”

    撂下斩钉截铁的三个字,李泰离开含元殿。

    回到宣政殿,李泰也没歇着。

    无论哪一个朝代,无论是君王还是权臣。

    改革,注定与很多人为敌!

    现在百官靠不住,只能倚重宋璟和金吾卫。

    当即,李泰给宋璟写了一道圣旨。

    授命他全权负责“税银新政”在商州的试行之事。

    至于如何清丈土地,重新绘制土地图册;又如何计亩征银,李泰只提供了一个大概思路。

    具体的还要宋璟去推衍、实践和完善。

    李泰相信,以宋璟的治政之才,税银新政的试行和细节完善,不会出现问题。

    不过,他还是将老李和李义府都提到的“百姓无钱”,以及“以粮兑银,贱商压价”的问题点了出来。

    写在书信之中。

    同时附上建议:在商州各州县设立平准仓,平抑粮价。

    就是地方官府通过储粮、放粮,将粮食的价格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

    保证老百姓能够以正常市价卖粮,兑换银钱交税,不受商人盘剥。

    还有税银融化重铸以便于押解的火耗现象,是一个贪腐口子,李泰也在信中提点宋璟注意。

    一道圣旨,一封书信。

    最后,李泰又让汪直将“责令商州勋贵无偿退还民田”的那道圣旨,也抄录一份,和新旨、书信一同送到商州去。

    接下来,他就坐镇中枢,随时支援宋璟在商州的改革。

    ......

    吴王府。

    待送走众王之后,

    李恪带着几名亲信侍从,在京师附近游玩。

    不知不觉,便走到一个寺庙前。

    寺庙门口有两株枯桃树。

    一名高瘦的黑衣老道士,正站在桃树下,对他而笑。

    李恪奇了。

    他不常在京师,并不认识这个老道士。

    这老道士为何对他发笑?

    李恪纵马上前,问道:“你是哪儿的道士,为何看着我发笑?”

    李恪此时穿的是便服,并不显露身份。

    但多年在北面征战,一身气势是相当迫人。

    老道士却是丝毫不惊,合掌笑道:“贫道士李淳罡,游历而至京师,在这鸡鸣寺挂单,不期竟遇到贵人。”

    “哦?”

    李恪皱眉:“你知道我的身份?”

    老道士依然是一脸淡淡的微笑,合着手掌:“贫道士通晓天道,已知贵人乃是吴王殿下!”

    李恪闻言一惊,随即冷笑:“怕不是别有居心,提前在这里候着本王吧?”

    通晓天道?

    这鬼话李恪压根不信。

    几名亲信侍卫发现不对,此时也都围了上来。

    哪知老道士竟然实诚地道:“贫道士确实是在这里等候吴王殿下。”

    “不过,是天道指引贫道士前来,要送吴王一样礼物。”

    “送本王礼物?”李恪被勾起兴致,“是什么?”

    “一顶白帽子。”

    老道士淡笑着说道。

    白帽子?

    这是咒人的话!

    谁能想到这个道士竟然如此平静地骂人!

    “大胆!”

    “刁道士!”

    左右侍卫已经拔出钢刀,要拿下老道士。

    “慢着!”

    李恪轻喝一声,叫住侍卫。

    白帽子?

    送本王白帽子?

    “王”上加“白”,那是……

    李恪想通的一瞬间,浑身激灵,冷汗瞬间打湿后背。

    这老道士的意思,要辅佐自己当皇帝?

    李恪双眼放出精光,抬头再看老道士,发现对方的笑容高深莫测。

    “李淳罡道长,可愿随本王回府一叙?”

    “固所愿也!”

    ……

    一日一夜后。

    吴王李恪的车驾离开京师,一路急行往北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