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世风情
繁体版

第三十七章 人心

    三元没有法子,在后面跟了杨老太去看望儿媳妇悠然。

    看到悠然因为病痛,又开始动作小心翼翼地拖着因为吃药臃肿了的身子,迟缓而又艰难地收拾着家务的样子。三元叹息了一声出了院门,顶着六月末夏日的热风,去寻找已经去地里上工干活儿了的三个儿子。

    当时还没有农药,农作物有个灾儿呀的病儿呀的,都是人工操作。

    正在棉花地里给棉花捉虫子的辛花,有些累了。站起身来想活动一下已经发酸了的老腰和发麻了的两条腿。在扭头之间,发现了正在地头儿瞭望寻找着的老伴儿三元。还好距离也不算太远,就叫上自己身旁已经高中毕了业的梓辰。两个人来到地头问三元有什么事儿?大热天儿的让您都跑到地里来了。

    三元把事情的经过,简单地对老伴儿诉说了一遍。告诉辛花自己是来找庚辰和梓亭两个儿子,商量商量儿媳悠然要再次入院治疗的事儿。

    梓辰还在上着学时,因为回家过星期,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妹妹俊梅,已经完好如初的出了医院。而大嫂子悠然,反而却是因为妹妹的鲁莽行为,被连带的生了病,入了医院。又从父母的叙述里,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梓辰也就暂且地放弃了对大嫂子悠然的敌意。听说了大嫂的情况,也焦急的随着父母去另一块儿地里,去寻找同样来地里给玉米捉虫子的两个哥哥。

    五个人聚齐了,听了三元说的话,立马结伴儿回了家。

    辛花不停地安慰着,着了急的亲家母杨老太。梓亭也对正在抹眼泪的嫂子悠然,承诺了他梓亭不会放手不管的。随后父子四人一起回到了老家院里,商量事情去了。

    这一段时间里,梓亭经常去看望回了娘家的鸾凤和孩子。鸾凤也从梓亭的叙述里,知道了杨老太一直留在古槐村。

    她说什么也不愿意带着孩子回家去了。

    生性从来就自负而虚荣的鸾凤,又怎么会冒着可能被打骂一顿的风险。去向她一向都看不起的庚辰和悠然两口子,低了头认个错的呢?!

    梓亭对鸾凤的决定,也是无可奈何。

    为了能让老婆鸾凤和两个孩子早日回家来,梓亭的态度是积极的。况且自己从大哥庚辰那里拿的回扣钱,还没有花完呢!

    所以第二天,悠然也就很顺利的又入了县城医院。

    临出发时,悠然再一次无奈地的把旺儿和庸儿,托付给了公公三元和弟妹陈梦羽照顾。

    没有能力自顾的杨老太,也只能上了女儿女婿的马车,顺路去了大女儿杨羽然的家里。当杨羽然知道了自己妹妹病重的,不得不又要再一次的去县城医院治疗时,也是心疼的和杨老太一块儿流着眼泪,目送着悠然两口子驾车远去。

    过去嚣张跋扈的俊梅,从医院回来以后。一开始还是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过错。可是从父母对她的所作所为表现出的失望透顶了的眼神里,就感受到自己好像被父母家人遗弃了似的不舒服!而本来就关系亲近的三嫂子梦羽,突然也对她显出了敬而远之的态度。

    让刚从医院回家来的俊梅,一下子也是适应不过来。

    又因为陈梦羽与杨老太有了接触,杨老太对梦羽又是大加赞赏。而杨老太又曾经为了嫂子悠然怒斥过俊梅。俊梅也把这份“耻辱“记在心里,见梦羽竟然有意疏远自己,也就顺其自然地摆了邪发了脾气的去对待梦羽这个变了心的“外人”。

    急的三元就想找棍子。

    辛花和当时已经高考完毕的梓辰,慌忙地安慰拦下了三元,回头开始教导规劝不理智的俊梅。经过一个多月父母家人颇费周章的不断劝说。俊梅也是不断的反省,终于明白了因为自己的鲁莽行为,对一家人造成了多么大的精神伤害;给家里带来了多么大的经济损失。三元和辛花又硬逼着明知有错,却依然不肯低头的俊梅。向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被她折腾的苦不堪言了的,三儿媳妇梦羽道了歉认了错。

    可是这种“大刀阔斧”的教育方式同样有它的弊端,俊梅陷入了深深地羞愧自责当中。想到自己这么多年的种种荒唐行为,加上一年前,就知道自己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自卑心越来越重的俊梅的,心理逐渐发生了扭曲变化!一向不在乎别人感受的俊梅,这一次却让人意外的抑郁了!整天躲在自己的房间里垂头落泪。三元和辛花不明白女儿为什么会如此,也没有别办法,只有时常让两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共同去硬拉了女儿出来。晒晒太阳,玩耍一会儿的。

    这一天,当大家都在为悠然的第二次入院治疗送别之时。躲在院门后面偷看着的俊梅,心情复杂的也落下了悔恨的泪水。

    当三元带着和他一样垂头丧气的一家人,进了家门以后。走在后面的梦羽母女,发现了蹲在院门后面,正拼命捂了嘴忍住哭声低头抽噎的俊梅。赶紧叫了走在前面的婆母辛花。两个人流着泪把俊梅拉起来,陪她一起走进她独自居住的西屋。

    三元和梓辰看了,心里也是不好受啊!

    悠然在医院里又治疗了十来天,梓亭送母亲辛花去医院替换大哥庚辰时。本来说好了的医院医疗费押金,梓亭却推说自己实在是腾借不来了,而没有带来。因为钱财紧缺,庚辰不得不转回家中,找父亲三元拿个主意。

    三元也是发愁,把家里仅有的六十块钱,拿了五十给于大儿子庚辰急用。

    他自己在家里独自盘算了一天,又费心仔细计算了一下大儿媳悠然,这一段时间可能花掉的医疗费用。

    三元发现,上次悠然入院一个月加上这一次十来天的总共花销,连着吃喝也用不了个二百块钱的。按照自己屋里一年的进项收入,觉得二儿子梓亭应该还有能力支付悠然的医药费,而二儿子此时却说了不负责任的话。

    三元不愿意眼瞅着他们兄弟失和,到了晚上临睡前,盘算好了的三元。就决定第二天清晨,在不影响孩子们上工的前提下,去找儿子梓亭问询个明白。

    原来是有这么一天,因为大嫂入院,大哥庚辰的自行车,一直在梓亭的掌控之下。梓亭也是心血来潮的又一次显摆的,骑了自行车去丈人家,看望自己的老婆孩子。

    家里有鸾凤帮着操持,这个现成的保姆不用白不用。鸾凤精明的父母家人都是上工的上工,忙事情的去忙事情,没有一个肯闲着的。两个孩子也出去玩儿去了,只有鸾凤一个人在家。

    “你说什么?好不容易等杨老太走了,悠然她怎么又入院啦?”

    “那还不是因为我的老婆大人,你的能量太大了,凭她悠然哪里能禁受得住!”

    “嗨!你这是夸我呢,还是骂我呢?”

    “甭管是夸是骂,你什么时候随我回家呀?都想死我了!”

    “看你那没出息的样!现在我可不能回去。要是那杨老太突然杀个回马枪的,我可就要倒了大霉了!什么时候家里平妥了我才回去。”

    “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呀?!”

    “不管等到什么时候,有我娘家给你养着老婆孩子的,还不是大便宜了你个糟糙货?对了,到如今你已经给悠然出了多少医疗费了?”

    “一百大几的,不足二百块钱吧!”

    “什么,已经花了这么多了?”

    “那还不是都怪你?你以为我不心疼呀?不过也没事儿,就算是把本来就属于他们的钱,又还给了他们吧!”

    “嗯,应该还没有超出那个傻老大的工分钱,应该还有大几十的呢!你可是要算着些帐,千万别把自己的钱财也倒贴了回去,给了别人了。”

    “你不是说要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这事儿摆平了吗?怎么现在又变了挂了?”

    ”家里的傻老大傻,你也傻呀!也不知道应该保留着些行个事儿?还真想自己全包了他们的医药费呀?你知道月子病有多难治吗?可能这一辈子都好不了的了。我们难道还要管她一辈子的呀?真是的!你也不知道想想,哪有你这样过日子的?“

    ”对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

    梓亭从丈人家回来的第二天,一大清早的就骑着大哥的自行车,把母亲送到医院,又把大哥庚辰接了回来。依照老婆鸾凤出的主意,没有把医药费给大嫂带过去。他们两口子打算用克扣了庚辰的,大约有二百五六十块的工分钱,就打发了庚辰和悠然。所以现在梓亭就想着,应该趁早用一些子手段才行。

    没办法,就先拖一拖吧!

    这一天,梓亭刚做好了早饭,父亲三元来了。

    “当初我就告诉了你,为了你们兄弟以后的团结,别把事情做得前功尽弃了。你明明还有能力,为什么就不管你大哥大嫂了呢?如果你真的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到那时我也会帮着你说话,让你大哥大嫂也明白你已经尽力了。我想你大哥大嫂也不会让你为难的!你现在如此行事儿,又让我如何去替你说话?”

    “爹!我真的也是花光了积蓄了,你就去给大哥说个明白。我也没有个聚宝盆的,让大哥也算算清楚。我们是一样过日子的,一样的家里只有一个劳力。我手里能有几个钱的,大哥他还能不清楚?。”

    “你大哥从小没有上过个学的,我也没有教过他打算盘的。他自己如何能算个清楚明白?”

    “我大哥虽然没有上过学,可我大嫂的文化可是比我还高呢!”

    “你明明知道你大嫂完全信赖着咱们一家人,这方面从来没有操过心的。她一个女子天天儿带着几个孩子的,过去那里有心思管这些闲事儿的。他们不清楚可我却是明白的很!我们院里只有你母亲一个主要劳力,却是养了家又供了梓辰一个高中生。我们屋里人多糟耗自然比你们也大,俊梅入了医院又花销了一笔钱。可我们手里还是剩下了一些余钱!你的屋里这几年没有个什么花销开支的,比我们存的钱只能多不会少。你为悠然才出了几个医药费的钱,手里就没有了?你能骗得了你的大哥,你可骗不了我。从小你就沾了你的大哥多少便宜、多少光?到了今天又是你家鸾凤害的你大嫂入了医院。你却不想着多为你大哥分担着些责任,如此的行事儿那我可是不答应。”

    “爹你怎么这么糊涂呢!难道您只是为了大哥大嫂,就要不管不顾的,把我们一屋子弄的也是倾家荡产的,这日子没法过了您才安心吗?”

    “你们现在还远没有到了那个地步呢!我明明白白儿的眼瞅着呢!不等你们真的落魄了,我就会替你们说话的。让你的大哥大嫂没有话说,也不至于伤了你们的兄弟情份。你懂吗?”

    …………

    两父子一个是肉疼的不愿意继续掏钱;一个是想维护了两个儿子之间的兄弟情份。一个只想逃避了责任;一个苦口婆心的耐心规劝。

    挣得也是不可开交。

    昨天庚辰从父亲三元的院里出来,心里那个难受呀!虽然庚辰有时对父母的做法不满意,可是一向只懂得一顺为孝的庚辰。就算自己受了委屈,也一直不愿意对着父母表达出自己的不满情绪来,生怕伤了父母的心。一个有心脏病缠身;一个为了家里奔劳的一刻也不得安生。就算父母有错,庚辰又怎能忍心还去指责抱怨爹娘呢!

    眼瞅着父亲三元把家里仅有的六十块钱,为家里开销只留下了十块,给了自己五十。父亲和俊梅都有病在身,都是不能断药的!庚辰原本不想拿的,可是看到父亲好像是为了赎罪而央求自己的眼神和表情。怕伤了父亲的心,庚辰也只有接了。

    出了老家儿门庚辰心里感到那个不自在呀!

    就连家也没有回的,又去找与自己交情不错的乡亲们借钱。大多乡亲都去上工了,庚辰也只好先去上工,等到了晚上重新再去。

    乡亲们也知道庚辰的难处,可是谁家有谁家的难处。又有那个会像庚辰的父亲三元一样,拿出自己的家底来援助庚辰呢!手里宽裕的多多少少也会给庚辰拿几个钱。等庚辰手里又借了近五十块钱,就想把父亲三元的五十块钱先还给父亲,留作家里急用。庚辰来到老家院门前,发现天太晚了,父亲已经锁了门。

    自己手里又有了几个钱,庚辰也就心里踏实的回家睡觉去了。

    第二天天一亮庚辰起了炕,洗漱了一番,又去找父亲还钱。梦羽正在厨房做早饭,看到大伯哥来了,就打招呼说道:“大哥来啦?你自个也就别做饭了,我多做一些儿,大哥一会儿就在这一块儿吃吧!”

    “你一天天儿的也怪累的!替我们照顾孩子的,我就不麻烦你了。爹在屋里吗?”

    “爹一早出去了,告诉我说他去二哥家里了。大哥有事儿就去二哥家看看。”

    庚辰等了一会儿不见父亲三元回来,就往梓亭家里而来。远远的在院门外庚辰就听到,梓亭好像正在和父亲吵架。

    “……爹您也真是老糊涂了,老说我这几年家里没有开销。您也不看看,我住的这团院子才盖了几年。这团院子花了我多少钱,爹您知道吗?我为了让家里住的宽裕一些,我自己出来盖得房子,您可是没有给我贴一分钱。我为了这个家做的还不够好吗?您为什么就要一门心思的偏向了大哥呢!非要我拿钱……”

    “你还有脸提这盖房子!这盖房子的钱哪儿来的你自个心里还不清楚?自从你在村里当了会计直到现在,年年算计家里的钱,你以为我不知道?已经十五六年了,你说说这十五六年的你拿了家里多少回扣?你娘糊涂、你大哥糊涂,我心里的帐儿可是明明白白。还说你盖房子我还没有贴钱!你从家里扣出来的那么多钱,盖这个破房子能花的了吗?这不都还是我的钱?”

    梓亭听了心里发慌呀!没有想到自己拿家里回扣的事儿,父亲竟然知道。赶紧心虚的抵赖着说道:“哪有这事?爹怎么也像俊梅似的胡说八道呢!”

    三元听了梓亭没有一点儿底气的狡辩,想到自己为了他们兄弟能够团结,苦口婆心的劝说了这么半天儿。梓亭竟然宁顽不灵,只知道耍赖。不由气的马三元控制不住的要上前去动手。

    吓的梓亭连忙告饶:“爹您别生气,是我的错,我再也不敢了。大嫂的医药费我全出了还不行吗?”

    一开始并不相信弟弟梓亭真的会如此行事儿,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存私房钱。觉得其中一定有什么误会!庚辰本来是看父亲要打梓亭,就想上前去拉开父亲的,却听到梓亭竟然自己亲口承认了。

    庚辰傻在了原地。

    梓亭正被父亲三元教训,看到大哥庚辰进来了,就向庚辰求救。

    “大哥快拉开咱爹,家里还有钱,我马上就给你拿。大哥快拉开……”

    三元回头看到庚辰,也住了手。

    庚辰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难受!自己的亲人这是怎么了?这到底都是为了什么?

    庚辰一时还想不明白!

    自己一直以来都是一心为了家里着想,可换来的却是兄弟的背叛。

    他有些忍受不住那种揪心的痛苦感觉,木然的转身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