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戚继光
繁体版

第74章:浩然正气【3900大章,求票】

    沈炼捏着严世蕃的耳朵,将满壶的酒水倾倒入严世蕃的口中,看着对方在他手中挣扎而不能脱离之时,他的心中那股自从入门之际便积聚起来的郁气与愤慨便一扫而空,反而生出一股畅快之意来。

    沈炼的目光扫过那位跌倒于地的低阶文官,再度看向严世蕃之时,不由盯着严世蕃训斥道:

    “当你仗势欺人之时,可曾想过也会为人所欺?”

    严世蕃如今被酒水呛得脸色涨红显然是无法给出回答的。

    宴会场中突发如此变故,自然很快惊动了严府中人,严府大管家得了禀告后,脚步匆匆而来之时,看见严世蕃被人所制,心中既惊且怒,不由以手指向沈炼道:

    “来人!”

    “快来人,给我将这个胆大之徒扣押起来,等着小阁老处置。”

    严府的小厮得令便准备上前动手从沈炼手中救下严世蕃来。

    戚继美见状便欲上前阻拦一二,却见之前一直端坐饮酒的陆炳突然厉声呵斥道:

    “我看谁敢?”

    随着此话一出,场中便是一静,以前陆炳也常来严府做客,这些小厮自然有认识他的,见锦衣都督发了怒,不由俱是胆寒,相继止步各自面面相觑。

    严年自然是知道沈炼是陆炳带来的,此时见其人阻拦他拿下沈炼,心中既惧且怒,看着陆炳道:

    “陆都督,小阁老诚心邀请你赴宴,你便是这样登门打我严府脸面的吗?”

    陆炳闻言从坐席上起身走到沈炼与严世蕃身旁不远处,然后阴寒的扫了严年一眼,居高临下道:

    “我如何行事,还轮不到你一个管家置喙。”

    陆炳生得健壮勇猛,身材高大,肤色火红,此时俯视着眼前的严年,寒声出口,不由让对方心中一寒,气势渐衰。

    但严年扫过此间旁观的客人时,也知道他不能坠了严府的气势,便只好意味深长道:

    “都督自然无需与我分说,但我已经遣人去禀告阁老了,若阁老问起来,我希望都督的回答能让阁老满意。”

    陆炳闻言不由轻哼一声,肃然说道“我自会去与严阁老分说,便不劳你操心了。”

    严年闻言心中暗怒但慑于陆炳的威势也只能敢怒不敢言了。

    陆炳却没有再理会严年,反而伸手从沈炼手中将严世蕃拉了过来。

    严世蕃之前便已经有些醉态,如今又被灌了一壶酒,其人便有些神志不清了,被陆炳搀扶时依旧不断的咳嗦着,似乎之前的遭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阴影,使得如今他的口中无酒却依旧仿佛被呛着似的。

    陆炳看着手中的严世蕃不由微微皱眉,随即看向严年道:“小阁老喝醉了,你还不让人服侍他下去醒醒酒。”

    严年见严世蕃终于脱离虎口,这才松了口气,闻言赶紧吩咐已经吓傻呆立在一旁的婢女,让她们上前接过严世蕃然后搀扶着严世蕃向后院而去。

    待严世蕃离去后,宴会场中这才重新嘈杂起来,此次前来赴宴之人可谓大开眼见,此时看着陆炳与沈炼虽然无人敢多言,但依旧不乏窃窃私语之辈。

    沈炼看着一脸阴沉的陆炳,他的心中满是歉意,他知道他不该给陆炳添麻烦,但是他性情刚直急躁如此,见不平事便忍耐不住,便要慷慨激昂一回。

    陆炳瞧着沈炼的神色便也多少猜测到了沈炼的心思,其人不由在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他依稀记得当年得知沈炼三任县令,不仅政绩斐然而且颇有气节,便生出了爱才之心,将其人召入锦衣卫。

    可此时他不由对他之前的决定有所动摇与怀疑,倒不是因为此番沈炼给他惹出的麻烦,毕竟凭借他如今的实力,严嵩父子也得给他这个面子不会明面上报复的。

    而是他忽然觉得,这京师,这官场便如那肮脏的染缸,没有人能入其中而不沾染分毫的。

    他钦佩沈炼的气节,但也忽然意识到,这气节也会让沈炼在京师显得格格不入。

    陆炳见沈炼欲言,不由提前打断道:“沈经历,你喝醉了,这才做出如此荒唐事。”

    陆炳说完也不待沈炼有所回应便对戚继美与陆绎道:

    “沈经历既然喝醉了便不适合再呆在此处了,你们俩搀扶他回陆府去,我一会见过严阁老后,再去寻你们。”

    戚继美与陆绎也知道此番事情不好收场,闻言对视一眼后,赶紧上前搀扶着沈炼,三人便脚步匆匆的离开了宴会场。

    一直旁观的严年,见状本欲阻拦,但见陆炳阴寒的目光盯着他,其人便也只能无奈的收手,只是轻哼了一声,以示不满。

    待戚继美三人离开后,严年这才对陆炳道:“陆都督,此番可不是一句醉酒便能解释清楚的。”

    陆炳闻言压根没有理会严年,只是吩咐道:

    “严管家,引路吧!”

    “我该去见一见严阁老了。”

    严年被陆炳无视不由心中气结,却也发作不得,只好挥袖快步离去。

    宴会之中,高拱待陆炳与严年的身影消失后,这才收回目光,环视周围,见众人都去瞧热闹去了,无人留意他与张居正。

    这才看向一旁的张居正打趣道:

    “严府宴会号称京师一绝,今日的确是让我大开眼见了。”

    张居正闻言也是笑着颔首。

    随即高拱压低声音继续说道:“叔大,你说这陆炳会因为此事与严党决裂吗?”

    张居正闻言不由眯了眯眼,随即失笑道:

    “肃卿兄,我知道你急于倒严,但是严嵩老谋深算,陆炳圆滑世故,虽然此次沈炼与严世蕃交恶,但局势有这两位把控着,便不会轻易失控的。”

    高拱闻言不由自嘲笑道:

    “我也知道此番是我起了侥幸之心,但如今朝政日非,严党不除,我们又如何能革新朝政,中兴大明了?”

    张居正见高拱有些气馁不由宽慰道:

    “严党如今在朝中的势力可谓盘庚错节,要倒严并非易事。”

    “虽然此次宴会风波会就此止住,但依我看来,严世蕃眦睚必报,沈炼刚直不阿,这二人此后定然还会横生波折的。”

    “而到了那时无论哪一方受损,陆炳与严党之间便会产生隔阂,水滴石穿,这裂缝一旦产生便不会轻易弥合,反而会逐渐成为突破口,而待到时机成熟,倒严之日,我们便可借戚继美这个中间人暗中联合陆炳一举铲除严党。”

    高拱闻言不由笑着连连颔首,随即若有所指道:

    “那我们做老师的也该多多帮助学生,让戚继美更快起势才是,我听说陆都督可是有一女待字闺中,若是戚继美能成了陆府的乘龙快婿,那日后我们与陆炳之间的关系也能更近几分了。”

    张居正闻言若有所思道:

    “肃卿兄此法极妙,的确是要多为戚继美寻些立功的机会,毕竟锦衣都督的女儿可不好娶呀!”

    高拱闻言笑着颔首不及。

    .........

    安富坊,陆府,花厅。

    当戚继美三人各自落座后,戚继美便见陆绎一直打量他对面的沈炼。

    戚继美见状很快便明白了此间缘由,因为据他观察,陆绎因为沈炼平日里严肃,是一向对其人敬而远之的。

    可今日沈炼竟然敢在严府当着满堂的客人,捏住严世蕃的耳朵,强行灌对方酒,如此豪放之举,自然引得陆绎这样的少年郎钦佩不已。

    其实何止是陆绎了,便是戚继美如今心中不也激荡不已吗?

    陆绎打量沈炼良久,终究还是没忍住,笑嘻嘻赞叹道:

    “之前我只把沈经历当作文弱书生,今日才发现沈经历你是真的猛,日后我们当多亲近才是。”

    沈炼闻言看着眼前的陆绎一副仰慕的神色不由心中哭笑不得,正准备有所言语,便听得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而来,随即花厅内便响起陆炳不悦的呵斥声:

    “你胡言乱语什么?”

    花厅三人见陆炳一脸阴沉的踱步而入,不由齐齐起身相迎。

    陆绎虽然挨了训斥,但是其人丝毫不以为意,笑着上前问道:

    “父亲,你见过严阁老了,此事结果如何?”

    陆炳闻言却没有立刻作答,反而看向一旁欲言又止的沈炼,叹气道:

    “沈经历勿忧,我知道你性情如此,非是故意而为,不过你放心,此事我已经与严阁老说好了,小阁老虽然酒醒后会愤怒不已,但有严阁老压着,他也不敢太放肆的。”

    沈炼闻言神情愈发复杂,他先是向陆炳郑重行礼作揖,口称“多谢!”

    陆炳见沈炼如此郑重赶紧笑着摆手道“是我将你召入京师这个是非场的,无论如何我都会保证你的安全的。”

    沈炼闻言先是颔首,随即脸色数变,最终眼中精光一闪,似乎有所决定了。

    他肃然看着眼前的陆炳,郑重说道:

    “我知道都督为了替我解决此番麻烦,废了不少心思,或许还交换了一些利益,此事就此止住对各方都好。”

    “但我依旧心不能平。”

    陆炳闻言不由脸色一变,心中便有些责怪沈炼不知进退了。

    沈炼却不以为意继续说道:“我心中不平却非是因为今日的私怨,而是为了心中的圣人之道。”

    陆炳闻言脸色这才稍缓,只是神色复杂的看着沈炼。

    沈炼见状愈发肃然道:

    “都督当知,我自幼苦读圣贤书,也曾想过高中进士,入朝为官后能为百姓多谋福利。”

    “我曾历任溧阳、茌平、清丰三地县令,人人皆夸赞我爱民如子,是个清官是个好官,可我屡任父母官,亲眼所见的乃是我大明百姓活得多么不易!”

    “后来都督召我入京,我心中十分高兴,因为那时我已经明白了,做一任县令是救不了大明朝的百姓的,因为这症结在京师在朝堂中枢。”

    “严嵩父子当权一日,朝政便会败坏一日,经过今日之事,我发现严世蕃敢如此肆意妄为,任意凌辱官员,便是因为如今这满朝诸公慑于严嵩威势竟然无一人敢直言其罪。”

    沈炼说到此处俯身对陆炳行了一礼道:

    “我已决定,正旦大朝时便会上书弹劾严嵩,虽然此乃我个人行为,但都督对我有知遇之恩,事后难免会给你带来麻烦,我不可不先行直言并且表示歉意。”

    陆炳闻言不由长长叹了口气,看着沈炼道:

    “纯甫,何至于此呀!”

    “以往弹劾严嵩的人不死即残,你便不怕死吗?”

    沈炼闻言不由笑道: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文公的《正气歌》不知激励多少后来人,如今奸臣当朝,朝政日非,我等也该有所作为,向后人证明我朝浩然正气依旧长存。”

    “若铲除奸臣真的需要死一人,那便先从我沈炼开始。”

    戚继美闻言不由神情复杂的看着眼前慷慨激昂的沈炼。

    说实在的,他虽然早已经决定融入这个时代,但他想他或许永远不会有这种以身许国的想法,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对此种情怀产生由衷的敬意。

    戚继美有时候在想,中华五千年文明,让人惊叹的不仅仅是那深厚的底蕴,更是历史长河中,那些前赴后继的仁人志士,他们如群星般闪耀于各自的时代,让五千年的历史画卷显得格外的夺目光彩。

    正当戚继美感时伤怀之际,沉默良久的陆炳看着眼前一脸坚定的沈炼终究没有再劝,只是拍了拍对方的肩旁,肃然说道:

    “你既然决定了,便放心去做吧!”

    “无论最后结果如何,你的家人我保证他们都无碍。”

    沈炼闻言仿佛卸下了什么沉重的担子似的,感激的对陆炳拱手道:

    “都督大恩,属下此生难忘!”

    其人说完便转身离开了花厅,独留戚继美三人久久没有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