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戚继光
繁体版

第51章:兄弟【求追读】

    西苑,仁寿宫。

    嘉靖皇帝脸带笑意的看着眼前的戚继美,心中对其愈发的满意了。

    他思忖片刻,徐徐问道:

    “朕听黄伴所奏,你戚家世居蓬莱,乃是得了太祖皇帝的恩典,如此说来,你也算是忠义之后了。”

    戚继美闻言赶紧回禀道:

    “陛下容禀,臣先祖戚祥乃是太祖亲兵后随征云南不幸身陨,幸得太祖爱护,加恩我戚氏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之职。”

    “我戚氏一门受国朝之恩,一日不敢忘报效朝廷,臣此次奋不顾身抗击鞑靼便是为了践行先祖之志。”

    嘉靖皇帝闻言不由笑着赞赏道:

    “你虽年少,但你的志向与忠心朕已尽知了,望你日后也能再接再厉,继续为朝廷效力。”

    戚继美闻言赶紧应是。

    随即嘉靖皇帝收敛笑意,感叹道:

    “说起太祖高皇帝,朕心中便五味杂陈,想及当年,太祖皇帝见元朝腐朽不堪,百姓流离失所,便拔剑而起,最终勘定天下。”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让蒙古蛮夷再次退守草原。”

    “而如今,鞑靼却再一次兵临京师,在朕面前耀武扬威,朕心中实在不能忍。”

    “可太祖身边有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而今朕身边却无此名将,徒呼奈何?”

    戚继美闻言不由心中腹诽“你一个修道天子,不理国政,使得如今大明朝军备废弛,军士难堪一战,如此情况下,便是徐常复生又能如何了?”

    戚继美赶紧收敛心中的思绪,徐徐说道:

    “俺答汗此次虽然逃回了草原,但是鞑靼此次南下也遭受了重创,短时间之内是不可能再次南下的。”

    “如今正是陛下奋发图强,重新整军备武之时,而且武举即将举行,若是日后朝廷能够加以重视,选拔良才,到时陛下身边亦可有徐常之辈侍立于侧。”

    “若如此,定能助陛下剿灭鞑靼,以雪今日之耻。”

    嘉靖皇帝闻言稍振奋道:

    “卿言之有理!”

    “太祖皇帝能得徐常效死,自然是其能赏罚分明,对有功之臣不吝赏赐,朕当效仿之。”

    “你先后两次建功,此次能够击败鞑靼,你出力颇多,如今你官至锦衣千户,朕再让你连升两级,拔擢你为锦衣卫指挥佥事。”

    戚继美闻言不由心中一喜,感觉谢恩。

    嘉靖皇帝见状先是满意颔首,随即沉吟片刻叹了口气,徐徐说道:

    “如今朕虽然有心立刻驱兵向北,征讨鞑靼,可也知道此时时机不成熟。”

    “九边镇军距离京师尚远,朕暂且不论,可京营在朕的眼皮底下却闹出了啼哭不敢出城的丑剧,朕哪里会这样快便忘记了此事?”

    嘉靖皇帝说到此处,不由神情肃然道:

    “朕已经有意重整京营,恢复永乐时的三大营旧制,到时所任将官会从此次有功之臣与接下的武举进士中选拔。”

    “你既建功,接下来也不可松懈,朕会关注你的武举考试,你切不可让朕失望。”

    戚继美闻言不由心中一动,因为他如今虽然是锦衣卫的指挥佥事,但是其实只是领俸禄。

    因为据他从陆绎那里得知,锦衣卫其实有三个实权的位置。

    一个自然是锦衣卫的执掌者,按理说是锦衣卫指挥使,但其实也不尽然,便如陆炳如今便是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只不过他依旧掌锦衣卫事而已。

    其余两个位置自然是南北镇抚司镇抚使。

    只是不巧的是,如今北镇抚司镇抚使乃是成国公朱希忠的胞弟朱希孝,而成国公朱希忠如今简在帝心,是那拨能在无逸殿直庐的显贵之一,所以朱希孝北镇抚司镇抚使的位置是不可轻动的。

    至于南镇抚司镇抚使麦祥身份也不一般,他乃是前司礼监掌印太监麦福的胞弟,而且其人曾在辽东、凉州等处屡有斩杀功,可不完全是依仗其兄的恩荫才坐上南镇抚司镇抚使的位置的。

    所以戚继美其实心中早有考虑是否从锦衣卫脱身另谋它路,毕竟他如今在锦衣卫中短时间内已经难以有所成就了。

    而让他这样一个有志少年仅仅在锦衣卫过着领一份俸禄的闲散日子,他也是不愿意的。

    正好如今他听得嘉靖皇帝要革新京营,他心中自然颇为意动。

    但这一切还得等到武举之后,他才能有所决定取舍了。

    戚继美收敛心中的思绪,赶紧回答道:“臣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嘉靖皇帝闻言这才满意颔首。

    随即其人再次看向陆绎道:“你祖母的身体可还好?”

    陆绎之前听戚继美与嘉靖皇帝的对话,心中十分高兴戚继美能得嘉靖皇帝的看重。

    此时闻得嘉靖皇帝的垂问不由赶紧收敛思绪,丝毫不敢怠慢,忙答道:

    “有劳陛下挂念,我祖母的身体还算硬朗,只是年纪大了,人也怀旧,嘴里总是念叨着陛下。”

    嘉靖皇帝闻言笑道“朕也想乳媪。”

    随即嘉靖皇帝看向侍立在一旁的黄锦说道:

    “黄伴,取一粒仙丹来,一会让绎哥儿带回去给乳媪,她老人家年岁大了,也该进补一下的。”

    黄锦闻言神情微窒,见嘉靖皇帝看着他,便不敢怠慢了,连忙快步走向三清神坛旁,从上面捧起小瓷药罐,然后走向陆绎。

    随即小心翼翼的从药罐里拈出一颗鲜红的丹药递给了陆绎,笑道:

    “陛下是个长情之人,这仙丹练就不易,平日里别人哪有机会得这一粒仙丹,陆千户可要好好谢恩才是。”

    陆绎闻言心中无奈,只好恭敬的接过仙丹,对着嘉靖皇帝俯身道“臣替祖母多谢陛下赐丹。”

    戚继美在一旁趁机快速瞥了眼陆绎,见他接过仙丹时嘴角抽动了一下,心中也是一阵无语。

    要知道,这嘉靖皇帝还真的是好心,因为他深信这仙丹有用,能让他修成长生的。

    嘉靖皇帝见事情已了,便摆手道:“朕已乏了,你们都退下吧!”

    戚继美与陆绎闻言不敢耽搁,赶紧行礼退出了仁寿宫。

    待两人一路出了迎合门,径直向西苑外而去时,眼见周围无人,戚继美这才低声提醒道:

    “陆贤弟,陛下的仙丹自然是好东西,但是你祖母毕竟年岁大了,我听过虚不受补的道理,这仙丹你还是慎重处理的好。”

    陆绎闻言先是感激的看了戚继美一眼,随即失笑道:

    “戚兄的意思,小弟明白,这仙丹乃是陛下对我陆家的恩赐,我回府之后自然要将其恭敬的供奉在祠堂里以示皇恩浩荡。”

    陆绎说完便对着戚继美眨了眨眼,随即两人相视一笑,心中所想皆在不言中。

    “戚兄这是不准备与我回陆府了吗?”

    待两人出了西苑,陆绎见戚继美止住了脚步,不由问道。

    戚继美闻言笑道:

    “我身体已经无碍,只需再修养些时日,便不再去陆府叨扰了。”

    “而且我听说这几日,各路的援军已经陆续抵达京师了。”

    “我兄长乃是登州卫指挥佥事,他也有可能随着山东的勤王之师一同入京,我还是尽快回府的好。”

    陆绎闻言思忖片刻后也笑道“既如此,我便不勉强戚兄与我回陆府了,待得空我再登门拜访。”

    戚继美闻言赶紧笑着称是。

    随即两人便在西苑分别,各自归家了。

    ........

    大时雍坊,戚府。

    当戚继美抵达戚府门前时,正好与李福迎面碰上,他见李福脸有喜色,脚步匆匆,不由打趣道:

    “怎么,你难道猜到了我今日会回府,特意来迎我的不成?”

    李福闻言见是戚继美不由惊喜道:

    “二爷,你终于回来了!”

    “你是不知道,当日那个岑校尉前来府上说你受伤了在陆府修养,让我们不要担心。”

    “可我们怎么能不担心呢?”

    李福说到此处,便有些委屈道:

    “可陆府毕竟是高门大户,我们就是想去看二爷你,也不敢贸然唐突前往,也只好在府中等着了。”

    戚继美见李福如此真情流露,心中不由一暖,随即好奇问道:“你既然不知道我今日会回府,那你此番又是为何如此欣喜?”

    李福闻言赶紧笑着说道:

    “二爷,你还不知道吧!”

    “此次老爷也随着山东勤王之师抵达京师了,明爷特意去寻的老爷,如今他们两人正在府中闲聊了。”

    “我这是准备去酒楼置办一份席面回来招待老爷了。”

    “却不想正好碰见了二爷你回府。”

    戚继美闻得其兄戚继光如今已经在府中了,自然是十分高兴,哪里还有心情与李福再闲扯。

    他先吩咐李福速速去置办酒席,待其人走后,便脚步飞快的进入戚府,径直去寻其兄戚继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