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兄戚继光
繁体版

第43章:退军【求月票】

    自古两军对垒,凡事能够抢占先机之利,掌握战场主动权的一方必然能在极快的时间里对敌军造成极大的伤害,并且若无意外还能一直将这种压制保持到战争结束。

    是故,《孙子兵法》中兵圣孙武便专有一篇《军争》论军争之法,可见在军争中抢占先机的重要性了。

    正如眼下,马芳率领三千游击营骑兵突袭鞑靼,便起到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

    当然他能够如此,一则是找准了鞑靼士兵攻城半日无果不仅身疲力尽而且因为正值烈日凌空之时,导致鞑靼人因为不耐热使得阵型散乱的良机。

    二来,马芳虽然不知仇鸾与俺答汗私下有不战之约,但却也因此让鞑靼人放松了戒心,认为明军不敢也不会主动进攻他们,这也算歪打正着了。

    既然已经抢得先机,马芳也是战场经验丰富的战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因为被掳的经历,在草原生活过一段时间。

    自然对鞑靼人的战斗习惯颇为了解,诸如此等优势的叠加,便使得这三千大同铁骑如狂风卷落叶般横扫了鞑靼。

    一时之间战场上都是鞑靼人撕心裂肺的惨叫之声。

    处在后方的吉能幼年便随其父征战,自然也非寻常之辈,他对着脱脱怒声质问,又看着对方脚步匆匆的返回汗帐后,便一咬牙骑上马在亲卫的护持下径直向战场而去,准备快速收拢鞑靼士兵,并寻机反击。

    但所谓一步慢步步慢,马芳率领三千大同骑兵来回冲刺几回后,战果已经颇丰了。

    马芳虽然知道如今的形势极好,但他却也不准备恋战,因为他知道,此战他只是寻到了时机打了鞑靼人一个措手不及。

    若待鞑靼人反应过来了,因为兵力上的差距,他落不到好的。

    而且他一直清楚此战的目的,只是斩获足够的鞑靼首级,让赵贞吉能够交差,随之能让他从仇鸾的压制下脱身而走。

    马芳想到此处便拉紧缰绳,让马速减缓,最后看了眼已经血流成河的战场,先是畅快的一笑,随即便鸣金收兵,率先骑马向营地而去,其人身后三千骑兵奔腾如雷紧紧跟随,满载而归。

    另一面吉能好不容易收拢了士兵,让鞑靼骑兵散开准备寻机反冲,便眼睁睁看着之前还气势如虹的大同镇骑兵开始有序的撤离战场。

    吉能虽然心中愤怒,但他见大同骑兵猝然而来又匆匆而返,一时心中生出疑虑,怀疑这是明军故意引敌之策,他若追上去,后面可能会遇到埋伏。

    便正因为吉能的一时迟疑,马芳率领大同骑兵顺利的离开了战场返回了营地。

    吉能看着眼前死伤惨重的战场,耳中听着鞑靼士兵的哀嚎之声,又见脱脱前往汗帐后不说带来援军,连他本人都没有折返,不由一时怒气勃发。

    吉能恨恨的挥动了几下手中的马鞭,随即便一夹马腹直奔汗帐而去。

    ..........

    德胜门外,鞑靼汗帐内。

    吉能怒气冲冲的掀帐而入,见其叔父俺答汗端坐狼皮褥垫上正静静听着脱脱禀告着什么,不由脸上怒气愈盛,嚷道:

    “大同骑兵已经退了,如今还商量什么,我们鞑靼人吃亏后从来都没有忍让的道理,此次我们必须报复回去,不然这些汉人还会小瞧我们。”

    俺答汗见吉能进入汗帐后不仅不对他行礼,反而态度放肆,心中便有些不悦,但又想到此次吉能折损了不少部族勇士,便也暂且压下了心中的不快,只是摆手说道:

    “你暂且坐下吧!”

    “此事还需我好好思量!”

    吉能闻言不由气冲冲坐到属于他的位置,随即拿起案几上的酒壶便扬起脖子狠狠灌了一口酒。

    “砰”的一声,吉能重重的将酒壶置于地上,看着上首的俺答汗道:

    “大汗,我此次领鄂尔多斯万户随你一路南下,不可谓不恭敬吧!”

    “当然这一路上我们所获也颇多,我心中还是很服气你的。”

    “但是,如今我心中有话不可不说。”

    俺答汗闻言先是扫视了一眼帐中神色各异的诸头领,随即才眯眼看着吉能,意味深长道:

    “你是我兄长的长子,素来便是个有注意的,你既然有话要说,难道本汗还能不给你说话的机会吗?”

    吉能闻言脸色一变随即又一咬牙,徐徐说道:

    “我便先说刚才的一战,大汗让士兵轮流攻城,却白白牺牲我族勇士而无成果,关于此事的缘由我已经听脱脱说过。”

    “我虽然怜惜部族勇士的性命,但也认可大汗之举,可英明如大汗,为何会与大同镇的总兵相约不战了?”

    “以至于如今为明朝人所欺骗,使得我鄂尔多斯的部族勇士伤亡惨重。”

    “如今我要按照草原传统,实行报复,大汗却还要思量。”

    “莫非,大汗认为死的是我鄂尔多斯万户的勇士,而非大汗直属的土默特万户,所以便可如此轻视吗?”

    吉能话落,账中一时落针可闻。

    不待俺答汗有所反应,一旁前来与会的辛爱黄台吉便怒而起身,呵斥道:

    “吉能,你安敢在我父汗面前放肆?”

    “如此诛心之语,可见你心中对我父汗不满已久了。”

    “你想做什么?”

    吉能闻言轻蔑的看了辛爱黄台吉一眼,嗤笑道:

    “我当是谁,这不是被人一箭射下马的草原勇士吗?”

    “你莫非忘了,我们草原自有传统,从我们祖父达延汗设六万户开始,作为蒙古右翼的主人,俺答汗自然尊贵,但各个万户的统领依旧享有自主权,更不用说在汗帐中诸头领共议事的惯例了。”

    “便是我父亲执掌蒙古右翼时也是如此,莫非如今叔父为汗后情况变了不成?”

    辛爱黄台吉以前喜欢自夸勇武,待被戚继美射落马后,其人最忌讳别人在他面前提及此事。

    如今见吉能竟然以此事嘲讽于他,不由怒极,但他素来有勇无谋,一时却寻不到言语反驳,只是怒目圆睁的死死盯着吉能。

    一旁的老把都见两个侄儿对上了,不由小心看了眼上首的俺答汗,见其兄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不由叹了口气,起身走向吉能道:

    “吉能,鞑靼勇士都是大汗的勇士,大汗岂会有亲疏之别,大汗之所以没有立刻同意你前往报复明军,乃是因为我们的游骑刚刚来报,已经在昌平发现宣府的援军了。”

    “你当知道宣府总兵赵国忠素来善战,我们在他手下可吃过不少的亏。”

    “如今既然宣府援军已经接近京师了,那如延绥、辽东等其余九边军镇的援军便也不远了。”

    “如今我们是该考虑撤退的时候了。”

    吉能闻言脸色不由一变,随即执拗道:

    “虽然赵国忠善战,但他南下救援,一路奔波,士兵必然疲惫,我们如今的兵力依旧占优,又不必惧他?”

    “先容我挥军报复一场后再撤退不迟。”

    俺答汗见吉能依旧不能释怀,一力寻求报复,不由怒道:

    “赵国忠有名将之姿,他若速速抵达京师我还不惧他,就怕他也考虑到各路援军即将抵达,反而不急着南下,而是封锁了我们的后路,若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很可能会被大明的各路援军围堵的。”

    “我岂能为了让你消气,而置部族勇士于险地?”

    吉能与俺答汗之间本就因为这右翼三万户的归属权彼此忌惮,如今刚发生的一战,又让吉能不由怀疑是否是俺答汗与大同总兵私下合谋的,为的便是削弱他部族的实力。

    不然这几日轮流攻城的队伍都已经换了几批,为何会在今日他鄂尔多斯万户攻城时大同镇骑兵发动了攻击。

    要知道虽然他扬言俺答汗被汉人欺骗了,但他心中知道那个仇鸾贿赂之事若是被挑明了,其人不会有好下场。

    所以在吉能看来仇鸾根本不会主动进攻,打破不战之约,除非此战是仇鸾与俺答汗合谋的,不然无法解释大同骑兵沉寂多日后发动的突然袭击。

    吉能想到此处心中既惊且惧,如今大明援军将抵达,但他已经不放心与俺答汗同路了。

    吉能思虑至此便有了决定,其人面上故作盛怒道:

    “既然大汗不愿为我鄂尔多斯万户的勇士复仇,而是一力北撤,那便容我在此与大汗分道,大汗自北撤,我自去复仇然后自行北返。”

    俺答汗闻言不由眯眼瞧了吉能半晌,随即嗤笑一声道:

    “你既然已经决定了,那我也不勉强你,但是你要知道,既为万户之主,便要为部族负责,望你接下来能够好自为之。”

    吉能见俺答汗没有反对不由心中暗喜,随即赶紧放软态度,行了一礼后便匆匆转身离去了。

    待吉能离开后,俺答汗挥退了其余人,独留下其子辛爱黄台吉说话。

    辛爱黄台吉见众人离开后,这才不解道:

    “父汗为何放任吉能?”

    俺答汗闻言不由叹气道:

    “我也不知仇鸾为何突然破坏盟约,但显然你堂兄是对我有所猜疑了,既然不能同心,那将他拘在身边又有何益?”

    “而且此次我们选择撤退,虽然城外的明军不可能冒险追击,但也需故布疑阵,如今既然吉能愿意留下报复大同镇兵,我们便趁机北撤吧!”

    辛爱黄台吉闻言不由笑着恭维道:

    “还是父汗思虑周全,吉能如今既然被愤怒冲毁了理智执意与我们分道,便让他去应付明军吧!”

    俺答汗闻言不置可否的点了下头,随即叮嘱辛爱黄台吉道:

    “如今我们收获过多,部族战士携带战力品难免延缓了我们北撤的速度,你既然镇守在南边的正阳门,那便最后撤离,权当护卫我们的尾翼,若明军胆敢追来,你便给我迎头痛击。”

    辛爱黄台吉闻言赶紧笑着应是。

    俺答汗见状不由摆手道:“如今形势危急,你便不要在此多待了,速速返回营地,准备撤军事宜。”

    辛爱黄台吉闻言行了一礼便转身出了汗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