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采石残卷
繁体版

第四十四章 身中蛇毒(三)

    过了许久,姜子牙方感觉到足踏在实地,他那一颗悬在嗓子眼的心,此刻才放了下来。

    不过未得牛头允许,他上不敢私自睁开双眼。

    “到了!姜丞相,此处可以睁开眼睛了!”

    良久,方才听到牛头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姜子牙闻言,急忙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此刻早已远离了那一片汪洋大海,此刻正站在一处鬼火幽幽的空灵之地。

    他放眼四看,但见眼前一座巍峨宫殿矗立在面前,那宫殿门前正上方悬挂着一块偌大的牌匾,上面赫然刻着“鬼判殿”三个大字。

    “为何如此快就到了?期间我们走了多久?”姜子牙不可思议问道。

    “回姜丞相,我们走了足足一个时辰了!”牛头恭敬回道。

    “姜丞相,秦广王殿下就在里面等着你,你一直往前走便是而来,小神此刻就不陪姜丞相进去了!”

    言毕,只见那两位一直护送这姜子牙的鬼差,口念咒语,随后将身子一隐,便不见了踪影。

    姜子牙闻言,因心中藏事,此刻尚无心情好好观赏眼前那巍峨宫阙,便急匆匆地正欲往里面走。

    岂料,正在他迈开脚步,向着鬼判殿正殿前行之时,但听得“噗”的一声闷响,一个血淋淋的人头竟然滚动了姜子牙脚边。

    饶是姜子牙战场上厮杀多年,在那血可漂橹,尸体堆积如山的战场上,见过的人头堆起来亦有百丈之高。

    只是此刻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狱中,猝不及防之间见了如此一个血淋淋的人头,心中亦是被吓了一跳。

    “小神失职了,惊了姜丞相尊驾,还请姜丞相莫要怪罪!”

    一个鬼差见姜子牙此刻受了惊吓,急忙连滚带爬跑了过来,一边用尸袋收厝起方才滚落在地上的人头,一边战战兢兢地跪倒在地向姜子牙磕头认罪。

    姜子牙见他此刻也是无心之过,也就不为难他,让他将地上的血液擦拭干净之后,继续去忙自己的差事。

    此刻秦广王蒋正在那正殿上埋头批阅奏章,待听得殿门前一阵喧嚣,不禁心下烦躁。

    只听得他向着殿门处叱喝了一声:“门外到底因何事如此喧哗?如此喧哗吵到了本王批阅奏章,尔等可知罪?”

    “回禀秦广王!据小的方才打听了一下,貌似那牛头马面,将姜丞相恭请来了!”正前方一名正在当值的判官小心提醒道。

    “什么?姜丞相来了?我等还不赶紧下殿前去迎接!若是慢了,被姜丞相怪罪下来,岂是你我能担待得起的?”

    秦广王闻言,惊得从宝座上跌落下来。

    但见他急忙端正了衣冠,带着殿内当值的左右判官,和一众鬼差,慌慌张张地小跑着向殿门走去,迎接姜子牙。

    姜子牙挂帅伐纣之时,掌管着千军万马,麾下不少大罗金仙归他统领差遣,连那李靖一家子、二郎神杨戬等诸神,俱是听他号令。

    只不过彼时他尚在人间,以周天子重臣元帅之职号令众神仙,他自然不会觉得有何不妥之处。

    而今他自己亦是敌不过那天道,阳寿已尽,三魂七魄被那牛头马面带到了阴间。

    此刻他仅以那一抹三钱重之魂魄,见这地狱中的主政官员,带着那一众大小鬼差官吏出殿迎接自己,登时吓得亦是不知所措,只顾目瞪口呆地看向秦广王等人。

    此刻的姜子牙尚不知道,他在生前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以那丞相之身份统领天下人,兼管天上地下大大小小众神仙。

    待自己死了之后,他已无须再管人间之事,只需手持这打神鞭,专管那些天上地下大大小小的神仙。

    “姜子牙再次,诸神退位!”这绝非小儿戏言。连那昊天上帝,遇到了姜子牙,见了他手中那根打神鞭,一样要恭恭敬敬地尊称他一声姜丞相。

    这打神鞭就和凡尘之中的尚方宝剑一般,上斩昏君,下斩佞臣,报江山永固,社稷永续。

    “小神秦广王蒋子文,不知姜丞相尊驾已到,有失迎迓,还望姜丞相莫要怪罪!”

    秦广王出了鬼判殿,于那殿门之中见了姜子牙后,急忙率领一殿地狱差使,在那鬼判殿宫殿门前,跪迎姜子牙。

    姜子牙见此阵势,一时间不知该作何反应,只是呆在原地不知所措。

    许久之后他才反应过来,原来封神之时自己虽不曾封的一神半仙的,但自己的神位是遇大则自动大一级。

    “秦广王殿下,快快带着众差使起身吧!”姜子牙见了,急忙上前扶起了秦广王。

    秦广王闻言,这才领着众差使站了起来。接着便急忙在前面引路,请姜子牙到正殿之内叙话。

    进了正殿之后,秦广王不敢再往那宝座上坐过去,他和一旁的当值判官,不断劝说着姜子牙前去就坐。

    在鬼判殿一众主政的大小官员劝说之下,姜子牙方肯坐到了那宝座上面。

    秦广王待他坐稳之后,急忙领着一众大小差使,于正殿之下,向着姜子牙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稽首礼之后,便静候在一旁,等着姜子牙问话。

    姜子牙又是过了许久,才明白诸神退位的真正含义。

    “秦广王殿下,此番可是你派的那两名鬼差前去欢喜谷,将老朽请到你这鬼判殿来的?”姜子牙端坐在那宝座之上,看向秦广王问道。

    秦广王不敢有所隐瞒,急忙将他阳寿已尽一事,备说于姜子牙听。

    姜子牙闻言,心中虽不感意外,但还是忍不住吩咐秦广王将那生死簿呈递与他,他要亲自一阅。

    秦广王不敢有所怠慢,忙从判官手中拿过了生死簿,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呈递上去。

    姜子牙接过秦广王手中的生死簿,翻到了记录自己阳寿的那一页,细看之下,果见上面赫然写着“姜子牙阳寿一百三十九年整,殁于周康王六年。”

    他看到这句话之后,沉吟良久。

    秦广王见姜子牙此刻只是低头沉默不语,似是心事重重,壮着胆问道:“小神见姜丞相此刻心事重重,不知姜丞相所虑何事?”

    姜子牙见那满殿文武,摇了摇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秦广王见状,心下会意,急忙遣散了殿中众神。

    待殿中众神离开了鬼判殿之后,姜子牙方一脸困惑说道:“秦广王殿下,此刻老朽是奉了太上老君之命,留在这凡间捉拿九尾妖狐。”

    言至此处,他又看了一眼那生死簿,道:“只是眼下这九尾妖狐尚未捉到,岂料老朽却是阳寿已尽,每念至此,老朽又岂能不忧心忡忡?”

    秦广王闻言,道:“姜丞相,此番小神派那两名鬼差,前去欢喜谷将你老人家请到这鬼判殿来,正是为了此事。”

    “只是,这生死簿上明明白白写着姜丞相阳寿如此,实乃天道如此,小神亦是无能为力啊!”

    “报!”

    正当两人为此事愁眉苦脸,一筹莫展之时,一鬼差从殿门外神色匆匆地跑了进来。

    秦广王见那鬼差神色匆匆,道:“到底是何事?令你如此神色匆匆?本王不是多次教导尔等,遇事不可慌张,需要淡定从容吗?”

    那鬼差来到秦广王跟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道:“回禀秦广王殿下,殿外此刻来了一名道童,说是老君身旁的炼丹童子。今日受了老君之命,有要事前来鬼判殿觐见秦广王殿下和姜丞相。”

    “既然是太上老君派到此处的童子,何不让他进来?你这家伙真是好生不知道事情之轻重缓急!”秦广王训斥道。

    那鬼差急忙道:“回秦广王殿下,属下愧对秦广王殿下多年栽培!只不过属下见秦广王殿下此时正与姜丞相相商要事,属下不敢擅作主张,将那道童放进来,就将他拦在殿外了!”

    “那道童见属下不肯放他进来,一怒之下,便在殿外打伤了我们好几个负责殿外巡逻的弟兄!卑职见此,只有前来向秦广王殿下禀告了!”

    秦广王闻言,脸色一沉,随后看向姜子牙,看他如何发落。

    姜子牙见秦广王看向自己,笑道:“既然此事乃鬼判殿之事,老朽亦是不便多做干涉。只是既然是太上老君师伯派遣来传话之人,老朽认为不妨先让他进来再说。”

    秦广王闻言,思索片刻,道:“那小神只好依姜丞相之言,先将那道童宣进殿内,看看他究竟所为何事,竟然胆敢在殿外出手伤人。”

    随即,他看向那鬼差,道:“那道童此刻何在?还不快快将他请进来?”

    鬼差得令,不敢再有所耽误,急忙转身走出大殿,去将那伤人的道童带了进来。

    那炼丹童子见了姜子牙和秦广王,急忙跪倒在地,向两人行了稽首礼。

    “见过姜师兄!见过秦广王殿下!”

    “师弟莫要多礼!适才闻言师弟出手伤了这鬼判殿的鬼差,可有此事?”姜子牙问道。

    “回姜师兄,却有此事!”炼丹童子不敢有所隐瞒,向姜子牙备说了事情经过。

    “姜师兄,师尊今日算出师兄必遭此厄,特意命师弟持了两物件前来,分别交给姜师兄和秦广王殿下。”

    “因此事紧急,师弟生怕耽搁了正事,遂急匆匆地欲要往这正殿中走。叵耐这些鬼差硬是要拦着,既不前来禀告,亦不放行。师弟情急之下,只好硬闯,一时失手,便伤了几个鬼差!”

    言毕,他再次向姜子牙和秦广王稽首,道:“请姜师兄和秦广王殿下责罚!”

    姜子牙和秦广王二人闻言,面面相觑,随后听得姜子牙道:“若是为了紧要事,此事亦是情有可原了,下次莫要再犯!”

    炼丹童子闻言,连声道谢。

    姜子牙道:“师弟说有两物件要分别交给老朽与秦广王殿玺,究竟是何物?快快呈递上来!”

    炼丹童子得令,急忙从身上拿出一物,恭恭敬敬地向着姜子牙递了过去。

    姜子牙接过拿东西打开一看,心下大惊,不禁脱口而出道:“这不是打神鞭又是何物?打神鞭不是在姜府正堂处供奉着吗?缘何会在你手上?”

    炼丹童子回答道:“回姜师兄,这打神鞭原本就是供奉在那姜府正堂之上,只是师尊算的姜师兄阳寿已尽,不便再次亲自回那姜府取回打神鞭。”

    “于是,师尊特命师弟前往姜府取来此物,交给姜师兄。临行前,师尊不断嘱咐师弟说‘你将那打神鞭送到你姜师兄手上之时,务必要告诉你姜师兄,往后人在鞭在,人鞭不可分离!’”

    炼丹童子言毕,看向姜子牙,见他一脸不解,接着道:“师弟闻师尊所言,亦是甚为不解,师尊只是说‘你只需让你姜师兄照办,日后他定然会明白为师今日所为!’”

    “姜师兄,师弟不明其中深意,不知师兄可是知道了?”

    姜子牙闻言,仔细思索了一阵,随后摇了摇头,道:“师兄暂时不解,不过既然师伯如此交代,必有他老人家的道理,我们照办便是。”

    “你说还有一物要交给秦广王殿下,你那一物呢?那一物如今何在?”

    炼丹童子见他问起,急忙从怀里拿出了一个拳头般大小的珠子,只见那珠子通体雪白,散发出淡淡的光芒。

    “这又是何物?”秦广王问道。

    炼丹童子双手捧着此物,恭恭敬敬地呈递给秦广王。

    待秦广王接过了此物之后,他才缓缓说道:“回姜师兄!回秦广王殿下!此珠乃师尊亲自交给我的九阴摄魂珠!”

    “九阴摄魂珠?”姜子牙和秦广王闻之,异口同声说道。

    “正是!师尊交给我此物之时,曾说道‘这颗九阴摄魂珠为师曾将它放置在姜府,共放了七七四十九年之久,没想到此珠子如今派上大用场了!’”

    “此珠曾放在姜府?缘何我对此事是一点都不知道?”姜子牙狐疑地看向炼丹童子。

    炼丹童子早料到他会有如此一问,答道:“师尊如此对我说‘当年你师兄东征西讨,四处率领义军征伐无道,为师深恐你姜师兄遭遇不测,遂将此珠放在他居所。此珠在那七七四十九年之中,早已吸收了不少你姜师兄之灵气,里面孕育出了你姜师兄的一个小分身。’”

    “小分身?什么是小分身?”姜子牙问道。

    “当时师弟也是不解,师尊解释说‘这小分身具有三魂七魄,与你姜师兄本尊无异,你且拿着这颗珠子交与蒋子文,他自然会知道该珠子的妙用!’”炼丹童子说罢,看向秦广王。

    秦广王闻言,想了想,不禁笑道:“我懂了!老君的意思正是让小神用这个小分身,代替姜丞相行天道!”

    炼丹童子不解,问道:“哦?怎么个替代法?”

    “这生死簿上不是明明白白写着姜丞相阳寿已尽吗?可这生死簿上并没有写明到底是本尊还是分身。如今这颗九阴摄魂珠里面有一道灵魂,初具三魂七魄,与姜丞相真身无异。”秦广王答道。

    “你的意思是,师尊欲用这分身代姜师兄行天道?那么姜师兄本尊真身就可以继续在凡世间追查九尾妖狐下落了?”炼丹童子恍然大悟道。

    “正是如此!不过此乃天机,老君只说与我们三人知晓,我们应当紧守天机,切不可泄露出去了!”秦广王正色道。

    “那个自然,我自然会严守此天机!”炼丹童子凛然说道。

    “姜师兄!秦广王殿下!若是无其它吩咐,师弟得赶紧回去向师尊复命了!”

    “去吧!”姜子牙说道。

    炼丹童子辞别了二人,离开了鬼判殿,返回八景宫复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