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定疆
繁体版

100 利与财

    “小姨,是粮食和军械。”

    大帐中的众人扭头看过去,一个扎着双髻,头发略有些发黄,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的小姑娘站在大帐门口。

    孙策脸色难看,朝帐外喊道:“吕子明,魏文长,你两个给我进来!”

    孙策开口,吕蒙和魏延只得垂头丧气的进了大帐。

    “说说吧,这是怎么回事?”孙策越说越怒,一拍案几。“我是怎么交代你们的,中军大帐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这小丫头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你们就是这么给我当值的,嗯?”

    魏延吕蒙被孙策一通训斥,顿时汗出如浆,脸色通红。

    “我……”见魏延开口欲辩,吕蒙赶紧扯了扯魏延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反驳。他在军中的时间可比魏延要长得多,自然知道军中的规矩。

    谁知魏延根本没理吕蒙的暗示,抗声说道:“回将军,是汉升将军让我们放她进来的。”

    “周公瑾。”孙策身为少将军,何时见区区一个侍从还敢顶嘴,把目光看向了周瑜,你教侍从就是这么教的?

    这个铁头娃,整天就会找麻烦。

    “魏文长,下去给我抄三遍《孙子兵法》去,错一个字就给我重抄。”

    “我……”

    “不服,不服那就六遍。”周瑜也是恼了,这小子怎么见谁都要怼两句,整个一惹祸精,不治治他这个臭毛病怎么行。

    见事态有些不对,黄承彦急忙开口。“两位将军息怒,这不是别人,是小女月英。”

    孙策顺坡下驴,说道:“既然黄君开口,那你俩的事稍后再算。现在给我好好当值去,别再乱放人进来了。”

    “是月英不懂事,若非月英,两位也不会受少将军的处罚。”

    黄月英向准备出门当值的吕蒙和魏延行了一个福礼,歉声说道。

    这两个半大少年哪里见过这个,顿时脸都红了,逃也似的出了营帐。

    处理完这两个小子,惹祸的罪魁祸首却还在这里,孙策和周瑜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下手。

    黄承彦看出了两人的窘境,哈哈一笑,让黄月英走到身前,向两人赔了个不是,此事就算掀过去了。

    “是汉升叔叔见到我,才让那两个小哥放我进来的。是月英不懂军中规矩,惹怒了二位将军,与那两位无关。”

    “月英,军中之事不是你该插言的,来,到小姨这边。”

    见到向来与自己亲近的黄月英,蔡姗非常高兴,招呼着黄月英到她的身边来。

    “阿丑,你刚刚说什么?”蔡姗问道。

    “小姨,你再叫我阿丑我就不帮你了。”黄月英被蔡姗一句“阿丑”给气的涨红了脸,小嘴撅的都能挂油瓶了。

    还真是那个黄阿丑?周瑜有些好笑,没想到她的小名真的是黄阿丑。不过以汉代的审美来看,确实不算太好看。汉朝以瘦为美,讲究发黑肤白为美,黄月英是哪一条都不占,不过按后世的审美观念,这黄月英就是妥妥的健康型网红美女了。

    蔡姗笑着安慰了几句,黄月英才转嗔为喜,将刚刚说的话又复述了一遍。

    周瑜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小少女,心中啧啧称奇,能有这份见识的女子在这个时代可不多见。怪不得哪怕黄月英在世人的眼中并不漂亮,就冲她这份见识,诸葛亮也要哭着喊着把她娶进家门。

    蔡姗为人虽贪财了些,但也是一点都透。粮食嘛,孙坚自己都不够用,怎么和蔡家谈,要谈的也只能是军械。

    “小姨,我刚刚算过,临阵不过三发,也就是说一场战争下来,孙坚军的弓弩手每人最多射出三支箭矢。”黄月英附在蔡姗耳边,悄声说道。

    后面的,不用黄月英提醒,蔡姗早已心领神会,一双眼睛滴溜溜转个不停,心中思索着中间应该赚多少才好。

    孙坚的兵将约有两万五千人,如果攻打襄阳城,至少需要六千弓弩手,攻城战不能按遭遇战算,至少每人要射出去一壶箭,按一壶箭十支计算,少了不能再少,孙坚军一天也要消耗近六万支箭。一支箭的价格在三到五钱,利润在一钱左右。当然,弩矢的价格要更高一些,利润也比箭支要高上许多。

    这么粗略算下来,孙坚军攻襄阳一日,单单箭矢一项就有六金左右的利润。再把铠甲兵器算进去的话,利润更高。

    蔡家虽然家有千金,但那是几代蔡家人才积攒起来的,这一天少说六金的进项对于蔡家来说也不可等闲视之。

    “周将军,你的意思是准备把军械这一项交给蔡家来做吗?”蔡姗说这话的时候,两个眼睛都在发着光。

    周瑜笑着摇了摇头。“这个要由讨逆将军来定夺,不过丑话说在前面,你蔡家需要给讨逆将军的部曲提供粮草。”

    “这事我不能做主,需要向阿翁和小弟商量一下才行,不过我名义上是赞同的。”在蔡姗看来,给孙坚大军提供粮草换取蔡家在襄阳的军械制作权,短时间看来是亏了,但往长远来看,这却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走,阿丑,和我去找讨逆将军!”

    想到这里,蔡姗再也按耐不住,拉起黄月英飞奔出了营帐,找孙坚去了,这件事,周瑜只是给他提了一个思路,拍板的却是孙坚。

    “小姨,你在叫我阿丑,我不理你了哦。”

    黄月英不满的娇嗔声隐隐约约的传进了营帐中。

    孙策有些不放心,万一自己父亲一心软,那不就亏了。

    “公瑾,你现在这里陪陪黄君,我去见一下阿翁。”说着,不待周瑜回话,便一阵风似的出了营帐。

    “伯符将军雷厉风行,颇有讨逆将军之风。”黄承彦呷了一口茶水,又望向周瑜。“不过公瑾将军也不差,三言两语,便让蔡家彻底倒向了讨逆将军,不愧是周郎。”

    周瑜收拾好案上的尺牍,让帐外守值的魏延送到后营邓芝处,又端着茶盏,细细品了一口。

    “瑜区区手段,瞒不过黄君慧眼。不过这种合则两利,惠而不费之事,瑜向来来者不拒。”

    两人都心中明白,人心逐利,世家和商人一样,都是逐利而动。对于蔡家,周瑜以利驱之,以威压之,不愁蔡家不乖乖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