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定疆
繁体版

090 王与霸

    由周瑜可以看出,孙坚此人崇尚务实,与喜欢清谈的刘表截然相反。不过孙坚是寒门出身,务实并不奇怪,如果不务实,只靠清谈,他孙坚也走不到这个地步。这么说来,荆州落到孙家的可能性极大。

    庞德公心中有了计较,但并不说破,只是问起了另一个问题。“桓君山在《新论》中有言,三皇以道治,而五帝用德化;三王由仁义,五霸用权智。其说之曰:无制令刑罚,谓之皇;有制令而无刑罚,谓之帝;赏善诛恶,诸侯朝事,谓之王;兴兵众,约盟誓,以信义矫世,谓之霸。周将军,皇帝王霸四道,你如何看待?”

    戏肉来了,周瑜暗想。庞德公此语,大有可推敲之处,言外之意,就是问孙坚拿下荆州后对待荆州世家的态度。

    “庞德公,司马先生,小子就斗胆在二位面前献丑了。”

    此关若过,荆州世家将会有一大半心向孙坚,不要小瞧这个时代这些名士的影响力。

    周瑜振奋精神,开口说道:“三皇五帝之时,距离我等时日太过遥远,暂不可考。小子就说说这王道与霸道吧,孔孟曰王,韩李言霸,王道与霸道之争,无非儒家与法家之争。然春秋战国,周失九鼎,五霸灭而七雄起,函谷破而祖龙出,百家争鸣,唯法家以严刑峻法使秦国得以灭山东诸国,方有始皇泰山封禅。“

    司马徽性喜道教,崇尚清静无为,对法家那一套理论向来不感兴趣,听周瑜如此说,似乎有推崇法家之意,脸色颇有些不悦,打断了周瑜的话语。“这么说,周将军是推崇法家了?”

    周瑜摇了摇头。

    “司马先生,瑜虽喜读兵书,算得上是兵家子弟,理应天生与法家亲近,但法家学说自有其短板,否则泱泱大秦也不会二世而亡了。”

    庞德公赞同的点了点头,秦朝灭亡,却有法家立法太过严酷的原因。

    见庞德公赞同,周瑜谈兴更浓,王道与霸道,也是他一直思索的问题,孙坚集团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执政方针和纲领,这些都离不开儒家和法家,但孰轻孰重,谁上谁下,谁占主导地位却是重中之重。借这个机会,周瑜也想将自己的想法说与这两人听,并通过他们的口告知荆州诸多世家,为以后孙坚在荆州,尤其是荆南的治理做好准备。

    “如今大世,诸侯并起,互相征伐,汉室名存实亡。刘表虽占据荆州,但却以礼乐治之,欲效孔子鲁国故事,恢复周礼。但荆州四战之地,虎狼环伺,刘表行王道虽使荆州百姓安康,但无爪牙之利,如何抵御四方。”

    司马徽似笑非笑。

    “虎狼环伺,可是说的讨逆将军?”

    周瑜对此倒是理直气壮的反驳道。

    “讨逆将军号称‘江东猛虎‘,称之为虎狼也无不可。”

    “好一个牙尖嘴利的小子!”

    庞德公笑骂道。

    “若不为虎狼,难道让讨逆将军学冀州牧文节公,被袁绍吞其部众,占其土地,自身却终日如惶惶之犬,无奈避祸于友人处吗?”

    周瑜反问道。

    庞德公顿时哑口无言,袁绍侵占冀州的做法固为人所不耻,但韩馥开门揖盗也是读书读傻了的典范。

    “两位先生,不为刀俎,便为鱼肉,手中有刀剑,腰杆方能挺得直,自己说的话自然也就有人能听进去。”

    两人都明白了周瑜的意思,没有霸道为支撑的王道,终归是镜中花,水中月,难以实现。

    “那讨逆将军呢,王道或是霸道?”庞德公沉声问道。

    “汉宣帝曾与太子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讨逆将军行事,自当王道霸道并行。有敌人至,则以霸道治之,以刀剑御之;有朋友至,则以王道待之,以酒肉犒之。“

    的确,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法家治国,一统之后仍行霸道之治,黎民不堪忍受折磨,方有大泽乡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以至二世而终。大汉虽与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仍是内行王道,外行霸道,于是内有汉祚延绵近八百余年,外则一汉当五胡,“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响彻云霄。为人君主者,自当王道霸道并行,方可横行天下。

    庞德公沉默不语,没有接周瑜的话。他和司马徽都知道周瑜话里的含义,如果荆州世家拿孙坚当敌人,那孙坚自不会对他们客气,霸道就是为他们准备的,反之,荆州世家心向孙坚的话,那么孙坚有的,自然不会忘了他们。

    庞德公不说话,周瑜自不好逼迫过甚,于是把目光转向了一旁的司马徽。

    颍川现在被打成了一团糟,司马徽来庞德公这里就是为了征求他的意见,为自己在襄阳找一处安身之所。司马徽可不是庞德公,有一颗隐士之心,否则后来也不会建立起水镜山庄,培养出徐庶、庞统、诸葛亮等人杰,自己在幕后当起大佬来了。

    在周瑜看来,在哪里找安身之所不是找,在襄阳可以,难道在长沙就不可以了吗?把司马徽拐到长沙来,即强大了自己,又削弱了刘表,一举两得,岂不美哉。读书人嘛,所求者不外乎立言、立功、立德这三不朽,诱之以利,投其所好便是。

    “司马先生,不知先生可知雒阳东观?“

    司马徽疑惑的看着周瑜,不知周瑜此话何意,毕竟是个士人都知道,东观乃是雒阳太学藏书之处。

    “当日董贼火烧雒阳,讨逆将军奋不顾身,将东观中的大部分藏书都救了出来。”

    周瑜低声说道。

    司马徽听到这话,双眼的瞳孔顿时睁得老大,眼神中透出一股炙热,就连一旁原本老神在在的庞德公也不例外,呼吸变得急促了起来,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大汉朝近半的知识储备都落到了孙坚手中,这由不得他们不动容!

    “周将军的意思是?”

    司马徽看了庞德公一眼,小小心翼翼的问道,他从中闻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味。浪,似乎要起来了。